配色: 字号:
课题研1
2012-09-04 | 阅:  转:  |  分享 
  
课题研究:小学音乐互动——生成教学研究(第2轮)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工作有学习、预设、反思、探究,才会有更多精彩的生成。如何提高教学与研究的实效性,使之成为我们教师学习、探讨、互动交流的理想阵地?在这里,我校体、音、美教研组在原来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在网络博客上推出“每周一话题”网络特色教研话题。希望通过这个栏目,激发教师探究的主动性,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畅所欲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专题研讨次数:第4轮

探讨话题:小学音乐互动——生成教学研究

时间:2008年10月22—11月20日

参与成员:音乐组全体教师,欢迎校内外老师踊跃发言!

主持人:李晓伟

网络研讨顾问:陈瑞清



研究背景、意义

(一)背景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而音乐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音乐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为此,我们提出了“互动——生成”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的设想。



(二)意义

1、音乐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音乐课堂教学,从而使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如果只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过程教学,课堂好像一部经过编排、有着固定剧情的戏剧,教学活动失去了生命活动所应有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学生所能感受的只是知识的结论,对教学过程和内容却失去了应有的好奇心,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情况自然就会产生。

2、音乐课堂学习是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需要。人是“非特定化”的,因此学生作为一个人,他的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他不是按照预定的模式展开的,而是一个不断创生的过程。推进素质教育为时已久,教学中要体现师生平等已成共识,但现实中平等还处于浅层状态,往往只停留于表面的互相尊重,真正意义上的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还停留在教师的理念当中,把课堂中的“互动——生成”作为教学的资源还不尽人意。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为了创设一个有助于生命充分生长的情景,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生长的过程。



本期研讨主要针对老师们如何根据确立课题-“小学音乐中的互动-生成”的子课题研究情况展开所取得的经验深入阶段性的研讨,欢迎老师们踊跃发言。

献花(0)
+1
(本文系一丘图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