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二十四孝

 指间飞歌 2012-09-04
历史上的二十四孝
日期:2012-09-03 14:33:00   作者: 来源:海南日报
  
    

怎一个孝字了得:史上二十四孝及其他

  近日,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出台,其中包含常回家看看、教父母学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等内容。与传统的二十四孝相比,此次出炉的新版本与时俱进贴近现实,既充满着鲜活的时代元素,又不乏温暖的人文关怀与公民情怀,问世伊始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在华夏文明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些先人的身影中,我们找到了做人的标杆和准则,明白了所谓的“孝”并非单纯的愚孝,而是要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乐于付出,在献出爱心的同时也收获快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

  隐居孝子编撰《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在我国知名度颇高,该书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由元代作家郭居敬编录而成的,记述了从远古到宋代24位孝子的故事,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所以又有《二十四孝图》之称。这本小册子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就像鲁迅后来在文章中所说:“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事迹。”因为这个缘故,《二十四孝》又被当成当时儿童的启蒙教材,成为宣传孝道的大众读本。

  《二十四孝》作者郭居敬,字义祖,福建延平尤溪人,终生居于乡下,以教书为生。郭氏性至孝,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据崇祯年间的《尤溪县志》记载:“郭居敬,八都小村人,笃学好吟咏,诗文不尚富丽。性笃孝,事亲左右,承顺得其欢心。既没,哀有过而与礼称。尝摭虞舜而下二十四孝行之概,序而为诗,用训童蒙。时虞集欧、阳玄诸名公,欲荐于朝,敬力辞不就。因喻子弟曰:‘昔周公有戎狄之膺,孔子严夷夏之防。吾既不能挽江河以洗腥膻,奈何受其富贵哉?’终身隐居小村,以处士称。其所居号秀才湾焉。”

  郭居敬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尤溪人,一生隐居乡野,从没外出做过官,故一般史籍对其均无记述,其事迹也鲜为人知。《尤溪县志》上的这段记录,可能是目前关于郭居敬最为详尽的资料了。

  对于《二十四孝》的撰辑者,学界目前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郭居敬之弟郭守正或郭居业所撰,但从当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些说法均缺乏确凿的历史依据。现存史料典籍中,除了嘉靖、崇祯、康熙、乾隆、民国等版本的《尤溪县志》对郭居敬编纂《二十四孝》有详细记载外,明嘉靖年间的《延平府志》亦有相同的记录,这应该是证明郭居敬为《二十四孝》作者的有力证据。

  古代孝子排行榜

  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可谓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孝子排行榜,共有24位孝子入选,他们分别是:

  舜帝(孝感动天)、老莱子(戏彩娱亲)、郯子(鹿乳奉亲)、仲由(百里负米)、曾参(啮指痛心)、闵损(芦衣顺母)、刘恒(亲尝汤药)、蔡顺(拾葚异器)、郭巨(埋儿奉母)、董永(卖身葬父)、丁兰(刻木事亲)、姜诗(涌泉跃鲤)、陆绩(怀橘遗亲)、黄香(扇枕温衾)、江革(行佣供母)、王裒(闻雷泣墓)、孟宗(哭竹生笋)、王祥(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吴猛(恣蚊饱血)、庾黔娄(尝粪忧心)、崔山南(乳姑不怠)、黄庭坚(涤亲溺器)、朱寿昌(弃官寻母)。

  梳理上榜者的事迹,不难发现这些孝子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时间上看,从远古,至周、汉、魏、晋、唐、宋;从身份地位上看,有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书生百姓;从年龄上讲,有老者、成人、幼童;从内容上看,有至贫孝亲的,有危难救亲的,也有显贵孝亲的。人物和故事各有侧重,也各有千秋,其中最具温情的一幕则首推王裒(音póu)闻雷泣墓的故事。

  王裒是三国时期魏国营陵(今山东潍坊境内)人,父亲王仪因正直敢言,被骄横跋扈的晋王司马昭杀害。小王裒在母亲的抚育下逐渐长大,他将全部的爱心和孝心都放到母亲身上,不但亲自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还常陪她说话,逗她开心。母亲病了,他日夜伺候在床前,衣不解带地侍候汤药。母亲生性害怕雷电,每当下雨打雷的时候,他总是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拉着母亲的手,绝不离开半步。后来母亲久病不治,溘然长逝,他悲痛万分,将父母合葬一处,虔诚恭谨地守丧尽孝,每天早晚都到墓前祭奠。他惦记着母亲怕雷的事情,每遇刮风下雨的天气,一听到轰隆隆的雷声,便狂奔到父母的墓地,跪着哭

  诉说:“儿子在此,母亲大人不要害怕!”王裒的故事在山东一带流传很广,当地至今有一村名曰“王裒院”, 村内有一座很大的坟墓,据传就是王裒之墓。

  《二十四孝》故事虽然给予了后人诸多教益和启迪,但毕竟成书于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其中难免会有一些糟粕和不健康的东西,对此我们也要敢于说“不”。譬如书中的“埋儿奉母”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为赡养老母竟将儿子活活埋掉,今天读来仍令人毛骨悚然,后来多亏挖出一坛黄金,孩子这才幸免于难。鲁迅先生对此也是极为不满,他在杂文《二十四孝图》中这样写道:“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曹娥江畔曹娥碑

  可能是受当时社会重男轻女之风的影响,《二十四孝》所歌颂的人物中鲜有女性的身影。其实历史上也不乏令人赞叹的孝女,曹娥就是其中颇为刚烈的一位。

  东汉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五月初五日,曹娥之父曹盱因龙舟竞渡坠于江中,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女儿曹娥绕江啼哭七昼夜,后纵身跳入波中寻找父亲。五天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江边竟然出现了两具尸体,原来是曹娥负着她的父亲浮于江面。乡人惊异,哀其孝女,纷纷出资购买棺木,将父女二人葬于江边。

  八年后,浙江上虞县父母官度尚被曹娥的孝行感动,上报朝廷,旌为孝女,并为其修墓建庙立碑。度尚外甥邯郸淳当时年方十三岁,正随侍在侧,度尚命其撰写碑文。邯郸淳文不加点,挥笔立就,文辞之妙,众皆叹服,这就是以后赫赫有名的《孝女曹娥碑》。后来东汉中郎蔡邕来此,“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蔡邕题辞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观者无从而知,蔡邕辞世后更成了谜团。

  解开这一谜团的是曹操的谋士杨修。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曹操兵出潼关,路过故友蔡邕之女蔡文姬庄上,遂去拜访。曹操见客厅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曹娥碑文图轴,问起缘故,蔡文姬便讲述了父亲摸碑题辞的故事。曹操听后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正当大家面面相觑之时,主簿杨修拱手作答:“此乃辞语谜面,我已猜出其意。”曹操即予制止说:“卿暂勿言,容吾思之。”上马行三里,曹操忽然茅塞顿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此有一段绘声绘色的描写:

  (曹操)笑谓修曰:“卿试言之。”修曰:“此隐语耳。黄绢乃颜色之丝也:色傍加丝,是绝字。幼妇者,少女也:女傍少字,是妙字。外孙乃女之子也:女傍子字,是好字。齑臼乃受五辛之器也:受傍辛字,是辞字。总而言之,是绝妙好辞四字。”操大惊曰:“正合孤意!”众皆叹羡杨修才识之敏。

  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这块汉碑,后来由于江水冲刷,已堕江失落,现存的曹娥碑是北宋知名书家蔡卞(蔡卞乃王安石之婿,与其兄蔡京同为北宋著名书法家)按照原来的碑文重新书写刻勒的。而那条吞没了曹娥父女的不安分河流,也被更名为曹娥江,千百年来,一江碧水载着这位江南女子的孝行流向远方,一刻也未曾停息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