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理故事---大道理[5则]之一

 老农看天下 2012-09-06

蒲松龄驳权贵

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虽然一生穷困潦倒,但他却是刚直不阿,满腔正气。

  一天,蒲松龄身着布衣应邀去一个有钱人家赴宴。在席上,一个穿绸裹缎的矮胖商人阴阳怪气地问:“久闻蒲先生文才出众,怎么总也不见先生金榜题名呢?”

  蒲松龄微微一笑,说:“对功名我已心灰意冷,最近我已经弃笔从商了。

  另一个满身绫缎的瘦高的官吏故意装出很吃惊的样子说:“经商可是挺赚钱的。可蒲先生为何衣着平平,是不是血本无归呀?”

  蒲松龄叹了口气说:“唉!大人您说得不错,真是未卜先知呀,我最近跑了趟登州,碰上从南洋进来的一批象牙,许多都是用绫缎包裹,也有极少数用粗布包的,我原来以为绫缎包的会名贵一些,所以就多要了些,只要了少许粗布包的。可谁料带回家一看,咳!绫缎包的竟全部是狗骨头,粗布包的倒是真正的象牙。”

  权贵们听后心照不宣,一个个毕恭毕敬,默默无言。

  大道理:

  蒲松龄面对权贵们的讽嘲,巧用比喻,将自己比喻成象牙,而那些权贵自然就成了狗骨头。
空瓶喝酒
 
从前有位财主十分贪婪:每次吩咐别人办事时都想在别人身上占些便宜。

  有一天,财主派一名长工去买酒,可是又不给长工买酒的钱,长工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便问道:“老爷,没有钱怎么能买到酒呢?”

  财主怒色道:“花钱买酒谁不会呢?要是你能不用钱就买回酒,那才是有本事呢!”

  财主这分明是要长工自掏腰包买酒给他喝。

  这位长工机智过人,他知道如何反击,于是他一言不发地拿着酒瓶出去了。

  时间不大,长工拿着空瓶回来,他走到财主身边说:“老爷,酒买回来了,你慢慢喝吧!”

  财主拿过酒瓶一看,里面空空如也,顿时大发雷霆:“岂有此理,你是怎么给我办事的?酒瓶空空,叫我喝什么?当心我扣你一半的工钱!”

  那位长工不慌不忙慢悠悠地说道:“老爷,酒瓶里有酒谁都会喝,你要是能够在空瓶里喝出酒来,那才是真有本事呢!”

  财主气得直翻白眼,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大道理:

  财主不给长工钱就让他去买酒,而长工以牙还牙把空酒瓶给财主喝,让财主也无话可说。
体面下台
 
韩国动乱时期的人事任用大都是出于政治考虑。因此,原本对国防一无所知的李超鹏担任了韩国的国防长官,结果,他上任后,处理诸多问题时犹豫不决,很不得力,总统李承晚下决心拿掉他。

  这时,李起鹏的妻子出面了。李承晚见李超鹏的妻子朴马丽亚眼中满是怨恨的目光,急忙对她说:“我看你丈夫健康情况比较差。要知道,人,最重要的不是身体吗?因此我是有意让他休息休息的。”李承晚巧妙地用健康原因掩饰了诸多不便说出口的话。

  可是,朴马丽亚并未被说服,反唇相讥道:“我觉得他还没到不能工作的程度。”李承晚微笑着说:“其实,他真的一个劳苦功高的国防长官。我任用他使国家得到了不少好处。你也知道,许多大事件都是由他出面才得以圆满解决的。可是,即使他非常能干,如果我抓住他不放,让他疲于奔命,那他的健康又会怎么样呢?肯定会积劳成疾的,你说是不是?”

  朴马丽亚面对一再强调李起鹏是体面下台的李承晚,再也无话可说了。

  大道理:

  李承晚以关心李起鹏的健康为由,让他下台,纵使朴马丽亚心里不高兴,可又有什么说的呢。
神鹿之死
日本的奈良有座春日神社。由于神社将鹿奉为神明,因此这个神社养着许多鹿,而这些鹿正是造成当地居民惶惶不可终日的原因。假如鹿不幸死在谁家的门口,神社就会给那家处以乱石击打的可怕刑罚,根本没有任何辩白的机会。村里的人每天提心吊胆,生怕该死的鹿有一天会死在自家门口,招来横祸。

  一天,一户卖豆腐的人误以为进屋偷吃豆渣的鹿是邻家的狗,一棒将其打死。自然卖豆腐的夫妻注定要被神社告到衙门,恐怕是死罪难逃了。当时奈良的地方官叫板仓,他与卖豆腐的夫妻私交很深,知道他们是老实厚道的人,一心想帮他们一把。

  终于到了审判的日子。板仓端坐在台上,指着鹿的尸体,一口咬定那是一条“狗”,神社的官吏急忙道:“老爷,请您仔细看一看,这分明是神鹿啊!”

  “是吗?是鹿得有犄角吧?”

  “啊,这虽然是公鹿却没有角,因为公鹿的角过了交配期都是要被切断的。”

  “是吗?那我问你,你们春日神社有多少耕地,年产量大约有多少?”

  “啊,一年大约可收三千石吧。”

  “那么,这尸体更是千真万确的狗了。年收三千石的神社难道会缺了吃的吗,以致神鹿跑农家来偷吃豆渣?”

  听了这话,神社的官吏不禁面如土色,不知所措。但他也不好就此败下阵来。

  “可是,这卖豆腐的杀死的分明是神鹿啊,一定要判以重刑的。”

  板仓尖锐地反唇相讥道:“那好,我问你,那三千石的收获中一定包括鹿的饲料吧?那么,你能给我写出三千石的明细吗?”

  神舍的官吏被说的哑口无言了。

  大道理:

  板仓抓住神舍官吏的弱点,然后进行攻击,由于神舍官吏有所顾及,投鼠忌器,因此原本应该稳操胜券的他却失败了。
把机会让给别人
 
曾经有一位美国妇人这样对林肯说:“总统先生,你必须给我一张授衔令,委托我儿子为上校。先生,我提出这一要求,并不是在求你开恩,而是我有权利这样去做,我是当之无愧的。先生,我祖父在列克星敦打过仗;我父亲在新奥尔良打过仗;我叔叔是布拉斯堡战役中惟一没有逃跑的士兵;我丈夫战死在蒙特雷。”

  林肯有些为难,他想了想,对妇人诚恳地说:“夫人,我想,你们一家为报效国家已经做得够多了,现在是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别人的时候了。”

  大道理:

  面对这一位一家人都劳苦功高,但又恃功要官的人,如果严正拒绝实在有些不近人情;而若答应她,又不符合制度,林肯最终还是凭着巧合圆满地解决了难题。既拒绝了对方,又避免伤和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