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重点》正元子养生
1.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2. 用金属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依据穴位,施以适当的手法,激发经络之气,达到通经活络、祛邪扶正的治疗目的,称为针法。 3. 用艾绒或配合其他制成的艾柱或艾条,点燃后置于穴位上熏灼,通过温热刺激,以通经活络,回阳救逆,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称为灸法。 4. 针灸的起源,新石器时代,使用砭石。 5. 针灸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成书。 6.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针灸学专著是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成的《针灸甲乙经》。 7.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广泛收集了前代针灸宜家的经验和个人体会,并绘制了“名堂三人图”,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还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 8.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 9.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 10.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衔接规律: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②同名的阴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11.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按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分别分成前、中、后三条区线: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12. 奇经八脉的功能:①任脉:“阴脉之海”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②督脉:“阳脉之海”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③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④冲脉:“十二经脉之海”或“血海”涵蓄十二经气血;⑤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⑥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⑦阴跷脉、阳跷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13. ①十二经脉的络穴:手太阴肺经:列缺;手阳明大肠经:偏历;足阳明胃经:丰隆;足太阴脾经:公孙;手少阴心经:通里;手太阳小肠经:支正;足太阳膀胱经:飞扬;足少阴肾经:大钟;手厥阴心包经:内关;手少阳三焦经:外关;足少阳胆经:光明;足厥阴肝经:蠡沟。 ②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 ③十五络脉的作用: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 14.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 15.十二经起止穴: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止于迎香;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止于厉兑;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止于大包;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少泽,止于听宫;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睛明,止于至阴;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止于中冲;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 16.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同时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临床治疗的刺激点。腧,本写作“输”,或作“俞”,有传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传输之意;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 17. 十二经络巡行线路: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遂人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闹内萦,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前于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人合谷,两骨两筋中间行,循臂人肘上闹外,肩盂前廉柱骨旁,支从缺盆上入颈,斜贯两颊下齿当,会此下人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挟口人中交左右,上挟鼻孔尽迎香。 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起鼻颈,互交旁约足太阳,下至气街中而合,遂下髀关伏兔逢,下循鼻外人上齿,挟口环唇交承浆,膝膑之中循胫外,足跗中指内间疼,颐后大迎颊车游,耳前发际至额颅,支者下膝三寸别,下人中指外间列,支循喉咙人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州,又有支者别跗上,大指之间太阴接,直者下乳挟脐冲,支从胃口腹里通。 足太阴脾经太阴脾起足大趾,循趾内侧白肉际,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上膈通,过核骨后内踝前,上踹循胫膝股里,挟咽连舌散舌下,支者从胃注心宫。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脉起心中,下膈直络小肠呈,下腋循归后廉出,太阴心主之后行,支者挟咽系目系,直从心系上肺腾,下肘循臂抵掌后,锐骨之端小指停。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下膈抵胃属小肠,支从缺盆上颈颊,循手上腕出髁中,上臂骨出肘内侧,至目锐眦入耳中,支者别颊斜上颐,两筋之间归后廉,出肩解而绕肩胛,抵鼻至于目内眦,络颧与足太阳接,交肩之上入缺盆,直络心中循咽嗌。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经膀胱脉,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肾正属膀胱腑,一支贯臀入胭传,支者从巅入耳角,直者从巅入脑间,一支从膊别贯胛,挟肩循髀合胭行,还出下项循肩膊,挟脊抵腰循膂旋,贯踹出踝循京骨,小指外侧接至阴。 足少阴肾经足肾经脉属少阴,斜从小指趋足心,直者从肾贯肝膈,人肺挟舌喉咙循,出于然谷循内踝,入跟上踹胭内寻,支者从肺络心上,注胸交于手厥阴,上股后廉直贯脊,属肾下络膀胱深。 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厥阴经心主标,心包下膈络三焦,太阴少阴中间走,入肘下臂两筋招,起自胸中支出胁,下腋三寸循孺迢,行掌心出中指末,支从小指次指交。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经三焦脉,起于小指次指端,循属三焦支膻中,从缺上项系耳上,两指之间循表腕,出臂两骨行外关,下行耳颊至顺际,支从耳后耳中存,上行贯肘循孺外,上肩交出少阳寰,出走耳前交两颊,至目锐眦胆经论,人缺盆而布膻中,上络心包下膈从。 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脉胆经传,起于两目锐眦边,人髀厌中脉来横,直者缺盆下腋胸,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前,季胁下合髀厌中,下循髀阳膝外廉,至肩却出少阳后,阳明缺盆之外旋,下于外辅骨之前,直抵绝骨出外踝,支者耳后人耳中,出走耳前锐眦逢,循跗人小次趾间,支别跗上人大趾,支别锐眦下大迎,合手少阳抵顺宫,循趾歧骨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下加颊车下颈行,合于缺盆胸中承,足厥阴经于此连,贯膈络肝原属胆,胁里气街毛际萦。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脉所终。起于大趾毛际丛,上人颃颡连目系,出额会督顶巅逢,循足跗上上内踝,出太阴后人胭中,其支复从目系出,下行颊里交环唇,循股入毛绕阴器,上抵小腹挟胃通,支者出肝别贯膈,上注于肺乃交宫,属肝络胆上贯膈,布于胁肋循喉咙。 18.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19. 得气:古称“气至”,今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20. 拔罐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已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21. 走罐法:亦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红润、充血,甚或淤血时,将罐起下。 22. 三棱针法古称“刺络”或“刺血络”,现代称为放血疗法。三棱针古称锋针。 23. 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后来又称“针法”。指使用不用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操作方法。 24. 四海即: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25. 腧穴的主治特点:①近治作用:如睛明、承泣、攒竹、瞳子髎等经穴均能治疗眼疾;②远治作用:如合谷能治疗本经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症;③特殊作用:如内关可治心动过速,又可治疗心动过缓。 26. 十四经穴分经主治规律: 手三阳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 咽喉病、热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 目病、耳病 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27. 五输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28. 十二经原穴:手太阴肺经:太渊;手阳明大肠经:合谷;足阳明胃经:冲阳;足太阴脾经:太白;手少阴心经:神门;手太阳小肠经:腕骨;足太阳膀胱经:京骨;足少阴肾经:太溪;手厥阴心包经:大陵;手少阳三焦经:阳池;足少阳胆经:丘墟;足厥阴肝经:太冲。 29. 郄穴治疗急症和久病 30. ①胃下合穴:足三里。 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主治:a.胃痛、呕吐、噎嗝、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疾病;b.下肢痿痹;c.癫狂等神志病;d.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e.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穴。 功效: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健脾和胃,扶正培元 ②大肠下合穴:上巨虚 定位:犊鼻下6寸,足三里下3寸 主治:a.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痢疾等胃肠病证;b.下肢痿痹 功效:和胃健脾,输经调气 ③小肠下合穴:下巨虚 定位:上巨虚下3寸 主治:a.腹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证;b.下肢痿痹;c.乳痈 ④三焦下合穴:委阳 定位: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主治:a.腹满,小便不利;b.腰脊强痛,腿足挛痛 ⑤膀胱下合穴:委中 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和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a.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b.腹痛、急性吐泻;c.小便不利,遗尿;d.丹毒 功效:清热散风,舒筋通络 ⑥胆下合穴:阳陵泉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a.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b.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c.小儿惊风;d.肩周炎。 功效:舒肝利胆,强健腰膝 31.脏会:章门;腑会:中脘;脉会:太渊;骨会:大杼;筋会:阳陵泉;髓会:悬钟;血会:膈俞;气会:膻中 32. ①通于任脉:列缺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a.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b.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功效:祛风散邪,通条任脉 ②通于冲脉:公孙 定位: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a.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症;b.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c.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功效:健脾和中,清热利湿 ③通于督脉:后溪 定位: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a.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b.耳聋,目赤;c.癫狂病;d.疟疾 功效:通络解瘀,清热截疟 ④通于阳跷脉:申脉 定位: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a.头痛,眩晕;b.癫狂痫证,失眠等神志疾患;c.腰腿酸痛 ⑤通于阴维脉:内关(之内脏病要穴)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间 主治:a.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b.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c.中风;d.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e.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f.肘臂挛痛 功效:宽胸理气,宁心安神,降逆和胃,化痰 ⑥通于阳维脉:外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