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故宫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333号。
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地址在元集庆城外东北郊,明洪武十年(1377)建成。建文、永乐年曾增修。清咸丰三年(1853)毁于太平天国兵火。
初称“吴王新宫”, 后又称“皇城”。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 故新宫建筑规模有限, 只有中路的外朝和内廷建筑, 东西两侧空地均未兴建宫室。新宫东西宽790米,南北长750米,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干寝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前朝后寝形制。原宫城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
洪武元年 (1368年),朱元璋即位称帝,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并于次年在凤阳兴建中都城。由于人力物力全被集中于中都城池和宫殿的兴建,因此南京宫殿的扩建工作再度终止。此后数年间只对已有宫殿进行了必要的维修。洪武八年 (1375年)朱元璋放弃营建中都的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此次修建,增设了午门左右两阙,在奉天门左右增加了东西角门,并增建文华殿,武英殿等建筑。洪武二十五年 (1392年),再次增建,在皇城外增设宫墙,以新墙之内为皇城,原皇城改称宫城。在宫城前建造了端门,承天门,金水桥,形成“T”字型广场,向南直抵1373年建造的洪武门。广场东侧为五部 (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门外),西侧为五军都督府。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京师,烧毁了奉天殿等宫殿,建文帝失踪。朱棣即位后仍居于南京皇宫中,但同时下令以北平为行在,准备迁都。永乐十八年 (1420年),北京宫殿建成,次年朱棣迁都北京,此后南京宫殿不再使用,但仍作为留都宫殿,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明故宫作为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皇宫,长达54年之久。迁都后,南京明故宫渐趋冷落。此后数百年间,风吹雨打,自然损坏严重。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夏六月天降雷雨,谨身、华盖等殿被雷电击中起火。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五月,“南京大风拔太庙树,摧大祀殿及皇城各门兽吻”。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秋七月,暴风雨,江溢,郊社陵寝宫阙城垣皆坏”。到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的弟弟朱由崧逃往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延时,此时的明故宫内大多殿宇已经坍毁无存,南京太庙也早已被焚毁,以致朱崧只能在南京“即皇帝位于武英殿”了,因为金銮宝殿已荡然无存。朱由崧在位期间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兴建了奉天门,慈禧殿等建筑。
清灭南明后,改南京为江宁,将明皇城改为八旗驻防城,设置将军及都统二衙门于明故宫中。还从太平门至通济门加筑城墙予以隔离,明故宫建筑遭到很大破坏。康熙年间,曾取明故宫石料雕件修建普陀山庙宇。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 没有使用明故宫作为宫殿基址,而是在城中另择新址营建新宫,此间拆取明故宫大量石料和砖瓦。至太平天国灭亡时,明故宫的宫殿和宫墙已基本无存。
1911年,新旧时代更替的混乱时期,英国人法雷斯还从明故宫遗址中拆走七块石刻和三对石狮,运往下关扬子饭店进行装饰。中华民国时期,曾计划以明故宫地区为中央行政区,但由于财力和战争的原因,该计划没有全部实现,只是在明故宫遗址范围内修建了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资料陈列馆。1929年修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安葬中山陵,新建了中山东路和逸仙桥,明故宫遗址被从中分为南北两部分。至民国后期, 明故宫已成为一处小型机场。
1949年南京刚解放时,南京城由华东军区的部队实行军管,由于明故宫一带遗存很多,为了保护它们不受破坏,军方特地将今中山东路北侧以明故宫广场为中心的60万平方米范围划归华东军区作教练场之用。这个范围内不许兴修建筑物。同时,还把这里的350个石柱础全部埋入明故宫北侧中轴线及其两侧。1956年,明故宫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一直没有很好地加以保护。1991年明故宫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2000年省大剧院改址另建,公园复建后为南京市首批免费公园重新对外开放。2005年和2006年的环境综合整治,拆除原有的与遗址公园不相适宜的游乐设施和31间经营用房。在原占用的陆地上严格按照遗址公园的风格建成绿地,旨在为游人提供怀古的空间,为市民提供环境优美的休闲场所,建成后的公园管理服务用房比过去减少600平方米,只占总面积的4.7%,而绿化面积达35600多平方米,占总面积的70%。
现明故宫遗址尚存午门、东华门、西安门(西华门)三处墩台,内外金水桥,太庙和社稷坛柱础,奉天门须弥座和柱础,花园假山下的石券洞等,地下埋有大批石柱础等建筑构件。午门五券洞门保存完好,紫禁城奉天殿前内五龙桥及皇城前护城河上的外五龙桥尚存,石雕精美。
2006年5月25日,明故宫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