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给学生一族的,特别是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身在南方的同学我了解的不多,所以优先使用于北方的同学。 总则:为什么会四肢冰凉。答曰:阴阳气不相顺接也。 很多人感觉冬天和夏天会手脚冰凉。学过中医选修课 ...
本文主要给学生一族的,特别是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身在南方的同学我了解的不多,所以优先使用于北方的同学。
总则:为什么会四肢冰凉。答曰:阴阳气不相顺接也。 很多人感觉冬天和夏天会手脚冰凉。学过中医选修课的同学往往认为这是寒症,冬天嘛,四肢冰凉,中医讲了,四肢为诸阳之本。手脚冰凉的话,常常被建议吃点能够助阳的食物或者药物。可是你看看才明白,这些人好多吃得很多辣,四肢还是冰凉。这是咋回事啊?
作为二十出头的人血气方刚的,怎么会就四肢冰凉了呢?怎么会是阳气不足呢? 不是的,四肢冰凉更多的是因为阳气被困住了,不能通达到四肢末端,所以手脚冷啊。但有少数是阳气不足,这是肯定的。
为什么阳气困住了啊。这个和什么有关呢?生活习惯啊。天气冷保暖不注意的话,四肢冻了,血液循环不好,代谢的东西沉积下来了,等到夏天也堵住了一些。这是冬天的原因。夏天呢?夏天咱们逸夫楼多冷啊,皮毛都起疙瘩了。这样末梢循环能好吗?手脚自然冷了。身体的能量跑到哪里去了还在身体中间,没去末梢而已。
大家看看中医方剂学上讲四肢厥逆的方子有两类,一类叫做四逆辈,就是四逆汤什么的;一类叫做四逆散。这两个不一样。前面是阳气不足导致四逆,后面则是阴阳不交通阳气被压抑住了而四肢厥逆,热甚厥亦深啊,怎么说,热得更厉害,四肢就冷得更厉害。这时候在用上温阳的药就是火上加油了。
怎么办,不是泻火,要让阳气向四肢疏散。谁管疏散呢?中医里面讲是肝。肝木调达就好了。所以四逆散那个胡、枳实、芍药、炙甘草就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为什么有脾呢?中医脾主四肢。
还有两种情况交杂的,既有肝气被抑制了,不能通达四肢,也有阳气不足的原因。中医大夫用什么方子呢?当归四逆汤。桂枝汤底方调和营卫,甘温养阳,酸甘化阴。当归、细辛通达四末。(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
可是呢?我们不是中医大夫,也不懂得怎么开方子,加减变化。这个怎么办?怎么处理呢? 我们来处理一下吧。
第一类,阳气不足的,多吃点温阳的食物,羊肉什么的。但是如果你的脾胃湿的话,还得同时吃点健脾祛湿的东西。小米粥,二楼的那个可以健脾利湿,补养气血,虚弱感冒的,喝两三碗也可以好。
第二类,阳气被抑制住的,但是阳气还是足的。常见症状四肢冷,但是还是上火。这些人运动少。多运动。还有些人喜欢生闷气,或者喜欢把事情憋在心里。肝主情志啊,肝木的调达之性被损害了。开心一点,多运动能开心一点,运动调和肝脾的。不运动了夏天总是喜欢在冷气里面。逸夫楼又那么有钱,冷气开得穿短袖。所以呢?多出来运动。夏天一定要出出汗,排排毒素,改善循环。还有些人就是保暖功夫没做好。虽然没有感冒,但是衣服穿的不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还得自己多注意保暖。
第三类,阳气被抑制住了,阳气又不足的。怎么办呢?前两类合起来一起弄,但是冬天就要避寒了。这样的人可能还有个特点,ta口渴,可是喝水又不解渴,于是又喝。打住,别喝那么多,喝少一些,你要是要喝一杯的时候喝半杯,渴了的时候再过一小会再喝。为什么,阳气不足不能把水化成津液输布上去,你喝的越多就越伤阳气,越难气化成津液。
归结起来万事万物皆有因果啊,全是生活习惯惹的祸。把习惯改改。具体是:
四季保暖原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穿戴符合季节即可。
四季运动原则:冬季避寒就温,不要太剧烈运动,夏季多运动(瘦弱体虚者适当减),以出汗为度。春秋随意,春天以生发气息为主,重要在于放松;秋天以收敛为主,不要出太多汗,太过劳累。锻炼身体有个度,叫做常欲小劳。就是常常是要有点疲惫就好,再下去就不好了。
不要生闷气,习惯生闷气的多去运动运动,开发一下情志,放松一下心情。很多东西憋久了,小事也变成大事。就是那种感觉,本来没多大,越来越觉得心里乱乱的,最后自己天天难受。心里暗示得的。拿小事折腾自己。
呼呼,过一两个月逸夫楼就要开空调了,提前给大家写个帖子。希望有帮助。
学识有限,文笔较差,欢迎批量纰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