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三成腹泻需用抗生素治疗

 suoban 2012-09-13

 

 只有三成腹泻需用抗生素治疗

 

    非细菌导致的腹泻用抗生素无效

  在腹泻治疗中目前存在一些误区,如发现腹泻就用抗生素,这是极端错误的。因为抗生素治疗腹泻存在不少缺点,包括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此外,抗生素对病毒及细菌毒素引发的腹泻无效,还能使耐药细菌增多,导致抗生素疗效日益下降,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继发菌群失调。

  腹泻病的病因极其复杂,大体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所谓感染性腹泻是指由生物性致病因子引起的腹泻。引起腹泻的致病性生物因子分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三种。非感染性腹泻泛指各种非生物性致病因子引起的腹泻,如营养不良性腹泻、功能性腹泻、药物性腹泻、内分泌紊乱性腹泻等。发病率最高的腹泻的病因是病毒感染性腹泻,如自限性病毒性胃肠炎,此类病毒性胃肠炎可占急性感染性腹泻的90%,从这个百分率可以推测临床滥用抗生素的严重程度。实际上临床只有30%的腹泻需要抗生素治疗,其余70%无需抗生素。

  细菌性感染多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哪些腹泻需要抗生素治疗呢?细菌性痢疾、伤寒沙门氏菌、肠弯曲菌、霍乱弧菌等感染导致的腹泻,大多需要抗生素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防止慢性化、控制播散流行等。在治疗前需要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查。细菌性痢疾常有高热、寒战、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伤寒沙门氏菌、肠弯曲菌多与进食细菌及毒素污染的食物有关,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大多为稀水、脓血便,里急后重少。霍乱以水样泻为主,米泔样水便,主要靠便涂片、细菌培养进行病理学确诊。

  这类需要抗生素治疗的腹泻多采用喹诺酮类为主的药物治疗,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500mg/天,疗程为3~5天。

  应该强调的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除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外,还可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并发症。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对于这类患者,虽为细菌感染所致腹泻,但应严格禁止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可以诱发和加重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如病人无高烧、脓血便等情况,一般不给予抗生素治疗,仅需对症支持治疗。

  抗动力药不可滥用

  大多数腹泻治疗需要保护肠黏膜、吸附毒素、抑制肠蠕动(抗动力)和抗分泌、口服补液等的综合治疗。

  补液治疗 一般不用抗生素,只要做好液体疗法,患者可以自愈。

  保护肠黏膜和吸附毒素 由天然蒙脱石微粒制备的抗腹泻药思密达在治疗腹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肠黏膜具有一定的覆盖保护能力,并可以加快被损害的肠黏膜的修复,同时具有一定的吸附病毒和毒素的作用。

  抗分泌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都可能存在肠道分泌和吸收失衡的问题。在炎症作用下,小肠上皮细胞的分泌能力迅速增强,远远超过自身吸收能力,大量液体进入吸收能力有限的结肠,故引起大量水样便。据此原理,抗分泌治疗可以起到减少腹泻量、减轻症状、预防和治疗脱水或辅助补液疗法的作用。脑啡肽酶抑制剂消旋卡多曲就是通过抑制由于炎症刺激而导致的肠上皮细胞的分泌增加,达到减少腹泻量和减轻症状的目的。

  抗动力药 真正的单纯由肠动力增强引起的腹泻不多见,大多出现在使用了胆碱能受体兴奋剂之后,或者是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然而感染性腹泻因肠上皮受到损害后的炎症因子的刺激,或者是细菌毒素的直接刺激,都会导致肠蠕动增强,部分使肠腔水分没有得到充分吸收就排出,成为致腹泻因素。据此,抑制肠蠕动,使肠道动力减弱,就可能减轻腹泻症状,包括肠痉挛后的腹痛症状。因此,抗动力药仍然是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抗腹泻药,比如洛哌丁胺就是常用药。但是不可滥用抗动力药,不仅因为此类药物使用后有腹胀、便秘等副作用,解除平滑肌痉挛的药物还可以引起老年人尿潴留,更重要的是肠蠕动的减退会延缓肠道致病细菌及其毒素的排泄,吸收入血也会增加,所以对于表现为痢疾症状的腹泻应放弃使用抗动力药。

  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失调既可以是感染性腹泻的结果,也可以是腹泻的原因。所以,对于感染性腹泻患者使用具有调剂菌群平衡的益生菌制剂,还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慢性感染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感染性腹泻,甚至对功能性腹泻的治疗,益生菌制剂是有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