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很忙”优秀作文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12-09-14

材料作文:

这一现象怎么看。

1、还杜甫一个真实

201013  万博

    杜甫很忙。

    杜甫的忙,是令人心痛的。他忙于扑灭三月的烽火,他忙于追随飘零的国家,他忙于为民生疾苦而呐喊,他忙于为天下寒士寻找一个庇护……

   如今的杜甫,也很“忙”。

   这种忙,却是令人捧腹的。那个手捧机枪的杜甫,那个挥刀切瓜的杜甫,那个脚踏摩托的杜甫。在人们面对恶作剧一展笑颜时,有没有人从历史的余尘里看见一丝悲哀?

   如今,杜甫完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连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也认得杜甫。可他们知道的,不是那个吟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亡国者,不是那个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游人,不是那个“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壮士,更不是那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诗人!人们知道的,不过是那个带着忧郁的眼神,却做着千奇百怪的离奇动作的滑稽小丑!

    悲乎!中国常以文化大国自居,却有如此多的国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中国的文化涂鸦成笑料,把中华的精髓弃之如糟粕。试问,倘若杜甫活着,他会认为这是各位的好意,还是认为这是赤裸的羞辱?

    文化的沉淀是有厚度的,历史的积淀也是沉重的。一个民族需要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想要振兴,这个民族必先尊重自己的文化!

犹太民族的苦难,世界人民都知道,居无定所,为人奴役,曾走遍千山万水,亦经历大小征戎。在二战中,甚至被纳粹残杀殆尽。可这样一个民族,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他们不会因为是犹太人而可耻,这只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便是这个民族的存在价值,也是这个民族存亡时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应该由他的每一个子民共同坚守。所以,我想警告那些视文化如草芥的无聊学生:你这是自毁长城,你就是历史的罪人!

各位,请还杜甫一个真实。我想,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才能更扣人心弦。

各位,请予文化一丝尊重。我认为,尊重文化,就是尊重你自己。

当你有天与外国人谈起杜甫时,作为一个国人,我更希望他们由衷赞叹“大诗人”,而不是“滑稽小丑”。你说呢?

  

2、  莫拿文化作儿戏

201013  夏侃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诗圣杜甫竟出乎意料地凭借各种PS图片又一次红遍大江南北————或许渴望出名的文化名人都不禁会感慨:“诗算个什么东西,画才是神!”

     看看时而金戈铁马,时而梦中情人,在众学生的帮助下兴许奥斯卡影帝与之相比都要逊色三分的杜甫,我的心中不禁一阵悲凉。

     曾经卓尔不群,风华绝代的诗坛大师———他的肖像不再受人供奉朝拜,已是一种悲凉,更何况现在的他已沦落为不肖子孙涂鸦消遣的工具!

     用娱乐的心态看待严正的文化,用无知的举动对待文化的精髓,其结果必是欲哭无泪的悲剧。

     还记得曾经的端午节吗?对,之所以是曾经,因为它的起源在韩国不在中国,以后我们的学生在给屈原穿上西装的时候,没准会发现这一点————这样一个我们纪念了千年的节日,竟会被固执认真的韩国人所夺。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有谁会在吃粽子的时候回忆起《离骚》?文化,早已在日益扩张的娱乐心态中被腐蚀成一个毫无内涵的空壳。当我们真正发现这已无法挽回的时候,还会有多少笑容?

     屈原不会伤心,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些真正纪念他的人;但屈原一定会有些遗憾,因为那些人已不是他的子孙。

     当然遭殃的并非只有传统文化,现代的文化也是日益颓圮。还记得从前,在书店或是图书馆里可以在优美经典的文字里轻松度过一天的时间。如今报刊杂志上本应是文字的地方却充斥着人肉和广告,俨然成了“文字片刻,广告马上回来”。书籍中本应有的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篇章却因为大众的恶趣味让各种粗俗下流的描写所替代————这仿佛是个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你以娱乐的心态腐蚀文化,文化便以腐蚀的身躯反过来伤害你。

     更何况,人们对文化的价值取向已发生了变化,以前知识是小到修炼个人、大到富国强兵的法宝,如今却是谋求利益的工具。学生们可以用它换来功名利禄,教授们可以用它骗走财色青春,难怪学生们会做出如此涂鸦之举。以微观的角度看,这会导致玩世不恭者的碌碌无为;从宏观上看,却又是新一轮的丧失。

     莫拿文化做儿戏。最终被戏的 ,只能是自己。

 

(网络文)什么样的国家状态有什么样的青年

 

     小时候,特喜欢画画,经常拿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有一次,画了只鸭子被家长看到鼓励了一番后,我便自鸣得意起来,画到了课堂上。结果,好几次到语文老师那背书挨一通训,因为我书本上总少不了画作,不过,也因此得到了画黑板报的机会。

     前年,家里还存有几本泛黄的语文书,我怀旧之余,愕然发现当年的大作,喟叹应试教育扼杀了我的天赋。因为挑山工背上的三八大杆,凡卡嘴里叼的烟斗画得还是蛮好的。

不过,最近看了美女入怀、手端大狙的杜甫后,我自叹不如,我觉得这远远胜过学生的水平。小孩子的恶搞本没什么,不过,微博上却得到了很多成年人的青睐,还有不少名人转载赞有才。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有娱乐精神,不冷的笑话都笑不起来,这次我是输了。因为,我对杜甫是敬畏的,实在不敢有半丝亵渎之念。

      李海鹏曾在一篇文章里说,中国是一个愁容挥之不去的国家,在往复循环的历史进步中,进步并不存在。大家就像一只只天真的羊,这只狼吃它,那只也吃它,羊就成了狼的干粮,我深以为然。由于现实中,多数人总是费尽心机做一只嗜血的狼,最好是披着羊皮的狼,所以,中国历史并没能实质地推动统治层与民权矛盾的缓和,总是踏进同一条河。所以,也就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只想做狼的。既有张居正这样阅尽人间百态,沉浮宦海,施展抱负的超一流人才,也有杜甫这样病卧在寒冬的小船上,无钱医治,却还上痛国难,下悯民苦。千百年之后,不得不承认,相比一条鞭法,杜甫痛心疾书的诗史,更具恒久的穿透力。鲁迅读罢说,书写的民间疾苦,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竟然成为无数人最焦虑的问题。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青海湖边,这句诗的确跳进我的脑中,多少白骨无人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对杜甫的敬畏不仅是他的文学天赋,更在于他经历战火沧桑后人格的升华。杜甫的伟大,不需我多言,面对这样的知识分子,我实在不觉得那些杜甫很忙的恶搞有什么才,反而很厌恶。

     看过西方人恶搞政客,日本人把小泉画成动物,却没听说日本人网上到处恶搞川端康成;听说过俄罗斯人给普京穿女装,没听说过到处传播屠格涅夫的涂鸦。书写深刻的民族性,揭示底层辛酸的文字都是他们内心流淌的血。举头三尺有神明,没有信仰和底线的民族是多么地可怕。不要说我没娱乐精神,上纲上线,这是两码事,你会涂鸦你的长辈亲人吗?民族也需要有敬畏之心。当然,我不能代表别人,我是想表达一种有底线的是非观。

      当然,现实中的诱惑很难抗拒,无可厚非。但如今新闻里,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像野草一样割之不尽,一幕幕怪诞剧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焦虑啊,到底是什么让这片土地如此邪恶。不由想起清末,中日差不多同时开始维新,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到中国游历一番后,给天皇写信说,清朝全民腐败,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结果,数十年的风云际会,中国受尽凌辱,颠沛流离了多少羊,至今尚未赶上帝国们的步子。

       套用郁达夫得知鲁迅去世后说的一句话,虽然很老,但很清醒:没有伟人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人出现而不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多一些敬畏,少一些猥琐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