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日制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

 笨鳥先飛龍 2012-09-1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具有普遍意义。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到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这对于他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生活,继续学习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物理课是普通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物理教学应该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实现普通高中的任务和培养目标更好地作出贡献。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课程安排

本大纲提供两类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适应不同学校和具有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的需求。

必修物理课基本要求的物理课,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简称Ⅰ类物理课。

必修加选修物理课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适合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简称Ⅱ类物理课。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内容应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普通高中属于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高中物理课应该强调加强基础,把那些最重要、最基本的主干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应当随着时代而有所更新。要处理好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关系,适当增加近代物理的内容,并在经典物理知识的教学中注意渗透近代物理的观点,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眼界。

物理知识有广泛的应用,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与基础知识联系密切的实际知识。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际问题中的物理原理。要介绍与基础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学生不仅要学到物理知识的结论,而且应该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了解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的。在展开教学内容时要介绍一些历史背景和物理思想的演化。

教学内容的程度和分量应该难易适度、负担合理,课时安排要留有余地,以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都能积极、主动、有效地学习和发展。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讲课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阅读教科书,学会自己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要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独立地收集信息和拓宽知识面。

(2)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重在理解。应该使学生认清概念和规律所依据的物理事实,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要思路清楚,使学生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得更好些,并充分发挥它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树立科学精神方面的作用。同时,应该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

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不应急于做过多的题目。学好物理要做一定数量的题目,但是题目的数量和难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应追求题目的数量。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解题要经过独立思考,不能机械地套用某种类型,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能力。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本大纲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应该力求做好。

演示的内容除了演示实验,还包括挂图、模型、投影片和录像片等。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学生实验的要求应该切实达到。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适当增加学生实验的数目,特别是增加探索性的实验。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做好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应该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手脑并用,既要独立操作,又要善于与别人合作。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

(4)加强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加强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要破除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同时,要注意防止把方法和能力当作一种新的知识向学生灌输,这种作法并不能真正提高能力。

要通过观察现象、观看演示和学生自己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要培养的观察能力主要是:能有目的地观察,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认识观察对象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的条件。要培养的实验能力主要是: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会控制实验条件和排除实验故障,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独立地写出简要的实验报告。

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公式和图象的物理意义,运用数学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物理结论。要学会用图象表达和处理问题。既重视定量计算,也重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要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概念、规律和模型等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物理过程和情景,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学会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5)密切联系实际

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运用知识。联系实际的对象包括自然现象、现代生活、科学实验、各种产业部门中的实际问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等。要注意联系当前普遍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能源、环境等问题,使学生理解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

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既重视科学家的发现,又重视发明家的发明。要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6)落实课题研究

在高级中学开展课题研究,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项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课题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能力与意识的培养,而不在于某项具体知识的学习。

教师应该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但要避免给出具体的步骤和方法。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提出不同见解。

研究课题可以大致分为探索性物理实验、科技制作、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几个不同的类型。附录中给出了研究课题的若干示例,教师和学生可以从中选用,也可以提出其他课题。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向学生推荐。

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是小论文、科学报告,也可以是制作的仪器、设备。

课题研究应该以课内课外结合的形式进行。大纲为每个课题划出了4课时,教学中必须保证,其中应有2课时用于学生间的汇报和交流。

(7)发挥物理课程在观念、态度领域的教育功能

物理课程要使学生受到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教育,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按客观规律办事。

要介绍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科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介绍我国历史上对科学技术的贡献,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操。

思想教育要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进行,使学生易于接受。

五、必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说明

(1)必修物理课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课,内容和要求应该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教学内容应该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

(2)必修物理课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3)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

A层次:较低要求的层次。所列知识的内容,在高中阶段不宜深入展开,或在初中阶段已经作过较为详细的讨论。

B层次:较高要求的层次。

带*号的内容为选学内容,教学中鼓励多选,要求至少选学4课时。

(4)在下表“演示”栏中主要列出了演示实验。其他演示手段由教师自行确定。为了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有的演示实验可以安排为学生随堂实验,采取边教边实验的方式进行,以利于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这类学生随堂实验,一般以定性观察为主,在定量方面不作过高的要求。

(5)按课程计划规定,必修物理课的总课时为158课时,建议安排:讲课101课时(含学生随堂实验),学生实验17课时,课题研究(4个课题)16课时,机动24课时(含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

下面列出的是必修物理课结束时所应完成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1. 直线运动

内容和要求

机械运动(A) 参考系(A)

质点(A)

 

位移和路程(A)

平均速度(A) 瞬时速度(A) 速率(A)

加速度(B)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和v-t图象(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A)

 

自由落体运动(B) 重力加速度(B)

空气阻力很小时, 不同物体同时下落

2. 力

内容和要求

力的概念(A) 力的矢量性(A)

 

重力(A) 重心(A) 形变和弹力(A) 滑动摩擦力(A)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擦力(A)

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

物体的微小形变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擦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A) 平行四边形定则(B)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力的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A) 力矩和力矩的平衡(A)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力矩的作用和力矩的平衡

                           说明:关于滑动摩擦力,可以介绍动摩擦因数;关于最大静摩擦力,可做定性介绍。 

3. 牛顿运动定律

内容和要求

牛顿第一定律(A)

牛顿第二定律(B)

牛顿第三定律(B)

超重和失重(A)

惯性

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超重和失重

国际单位制(SI)中的力学单位(A)

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A)

* 非惯性系和惯性力

 

                           说明:在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的教学中,可以介绍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内容和要求

曲线运动(A)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A)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A)

平抛运动(B)

互成角度的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

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同时落地

匀速圆周运动(A)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B)

向心加速度(A) 向心力(B) 离心现象(A)

决定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离心现象

万有引力定律(B)

人造地球卫星(A) 宇宙速度(A)

 

  说明:

1. 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可以直接给出。

  2. 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航天技术等现代科技,要强调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过程,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认识的意义。

5. 动量

内容和要求

动量(A) 动量定理(A)

动量守恒定律(B)

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反冲 (A) 火箭(A)

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A)

反冲

  说明:教学中适当进行一维情况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关于二维情况,可以通过照片等进行介绍。

6. 机械能

内容和要求

(B)

功率(A)

 

动能(A) 动能定理(B)

重力势能(B)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B)

弹性势能(A)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B)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 伯努利方程

*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有关

7. 机械振动

内容和要求

简谐运动(A)

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B)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A)

* 用三角函数表示简谐运动 * 相位

单摆(A) 单摆周期公式(A)

弹簧振子的振动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

单摆振动的等时性

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长有关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A) 共振(A)

受迫振动和共振

  说明:在弹簧振子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实验“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结论。

8.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

内容和要求

阿伏加德罗常数(B) 分子的热运动(A)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A)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A) 分子势能(A)

物体的内能(A) 热量(A)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A)

布朗运动

空气在绝热压缩时温度升高

空气在绝热膨胀时温度降低

热力学第一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A) 永动机不可能(A)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A) 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A)

 
 

9.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内容和要求

* 固体的微观结构 * 晶体和非晶体

* 液体的微观结构 * 液晶

*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

* 晶体、非晶体的实物

* 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

气体的体积、压强、温度间的关系(A)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A)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A)

气体压强微观意义的模拟演示

  说明:气体的体积、压强、温度间的关系可做定性介绍。

10. 电场

内容和要求

元电荷(A) 电荷守恒(A)

点电荷(A) 真空中的库仑定律(A)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及距离有关

电场(A) 电场强度(B) 电场线(A) 匀强电场(A)

电场线图

电势差(B) 电势(A)

 

电容器(A) 电容(A) 常用的电容器(A)

常用的电容器

*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的实例

  说明:在电容器的教学中,可以介绍电场能量的概念。

11. 恒定电流

内容和要求

欧姆定律(A)

电动势(A)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B)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A)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A)

路端电压与负载有关

半导体(A) 超导及其应用(A)

* 超导现象

  说明:讲到电流的概念时应该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基本单位,电荷量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12. 磁场

内容和要求

磁场(A) 电流的磁场(A) 磁感应强度(A) 磁感线(A) 地磁场(A) 安培定则(A)

磁性材料(A) 分子电流假说(A)

电流的磁场对磁针的作用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磁感线图

安培力的大小(F = B?I?l )?(A) 左手定则(B)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A) 洛伦兹力(A)

安培力和左手定则

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

13. 电磁感应

内容和要求

磁通量(A)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A)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E = B l v) (B)

右手定则(B)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

右手定则

* 自感现象

自感现象

  说明:在自感现象的教学中, 可以介绍磁场能量的概念。

14. 交变电流

内容和要求

演 示

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A)

正弦式电流的图象(A)

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B)

* 电阻、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产生交变电流

用示波器观察交变电流的波形

* 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理想变压器(A)

电能的输送(A)

变压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提高输电电压对减少输电损耗的作用

15. 机械波

内容和要求

机械波(A) 横波和纵波(A)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B)

横波的形成和传播

纵波的形成和传播

声波(A)

超声波及其应用(A)

 
 

16. 电磁场和电磁波

内容和要求

电磁场(A) 电磁波(A) 电磁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A)

电视(A) 雷达(A)

*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光是电磁波(A) 电磁波谱(A) 电磁波谱的各主要波段及其应用(A)

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红外线遥控

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17. 光

内容和要求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B) 折射率(A)

全反射(A) 光导纤维(A)

棱镜(A) 光的色散(A)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

全反射

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光通过棱镜时的偏折和色散

光的干涉现象(A)

光的衍射现象(A)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和薄膜干涉现象

光的衍射现象

激光的特性及其应用(A)

激光

光电效应(A) 光子(A)

光的波粒二象性(A) 物质波(A)

光的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A)

光电效应

 

18. 原子和原子核

内容和要求

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A) 氢原子中的电子云(A)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A)

 

原子核的组成(A) 天然放射现象(A) 射线(A) 衰变(A)

* 用计数器探测射线

* 用云室观察粒子的径迹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A)

重核的裂变(A) 链式反应(A) 核反应堆(A) 放射性污染和防护(A)

轻核的聚变(A) * 可控热核反应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A)

 

19. 学生实验

实验内容

1. 长度的测量

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

2.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下同)、刻度尺。

3. 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记录弹簧伸长与所受拉力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拟合曲线,写出与曲线对应的函数,解释函数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4.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使用弹簧秤。

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用自由落体进行实验。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刻度尺。

6.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使用刻度尺、停表。

7.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测油膜的面积。

8.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用描迹法。

9.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用平抛实验器进行实验。使用学生天平、刻度尺。

10.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知道非线性的原因。

11.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12.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练习交直流电压挡、直流电流挡和电阻挡的用法。

13. 练习使用示波器

观察交变电流的波形和整流后的波形。使用学生电源、示波器等。介绍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整流作用。

14.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光电和热电转换及其简单应用。光电计数的简单概念。

1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用插针法测定。

16. * 研究玩具电机的能量转化

用电机匀速吊起砝码,砝码下落使电机转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停表和刻度尺等。

  说明:要求知道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

六、必修加选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说明

(1)必修加选修物理课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要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必修加选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完全覆盖必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其中从“1.直线运动”至“8.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教学内容和要求与必修物理课完全相同。

(2)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必修加选修物理课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

A层次:较低要求的层次。所列知识的内容,在高中阶段不宜深入展开,或在初中阶段已经作过较为详细的讨论。

B层次:较高要求的层次。

带*号的内容为选学内容,教学中鼓励多选,要求至少选学6课时。

(4)在下表“演示”栏中主要列出了演示实验。其他演示手段由教师自行确定。为了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有的演示实验可以安排为学生随堂实验,采取边教边实验的方式进行,以利于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这类学生随堂实验,一般以定性观察为主,在定量方面不作过高的要求。

(5)按课程计划规定,总课时为306课时,建议安排:讲课184课时(含学生随堂实验),学生实验35课时,课题研究(5个课题)20课时,机动67课时(含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

下面列出的是必修加选修物理课结束时所应完成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1. 直线运动

内容和要求

机械运动(A) 参考系(A)

质点(A)

 

位移和路程(A)

平均速度(A) 瞬时速度(A) 速率(A)

加速度(B)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和v-t图象(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A)

 

自由落体运动(B) 重力加速度(B)

空气阻力很小时, 不同物体同时下落

2. 力

内容和要求

力的概念(A) 力的矢量性(A)

 

重力(A) 重心(A) 形变和弹力(A) 滑动摩擦力(A)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擦力(A)

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

物体的微小形变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擦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A) 平行四边形定则(B)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力的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A) 力矩和力矩的平衡(A)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力矩的作用和力矩的平衡

  说明:关于滑动摩擦力,可以介绍动摩擦因数;关于最大静摩擦力,可作定性介绍。 

3. 牛顿运动定律

内容和要求

牛顿第一定律(A)

牛顿第二定律(B)

牛顿第三定律(B)

超重和失重(A)

惯性

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超重和失重

国际单位制(SI)中的力学单位(A)

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A)

* 非惯性系和惯性力

 

  说明:在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的教学中,可以介绍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内容和要求

曲线运动(A)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A)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A)

平抛运动(B)

互成角度的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

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同时落地

匀速圆周运动(A)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B)

向心加速度(A) 向心力(B) 离心现象(A)

决定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离心现象

万有引力定律(B)

人造地球卫星(A) 宇宙速度(A)

 


  
说明:

1. 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可以直接给出。

  2. 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航天技术等现代科技,要强调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过程,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认识的意义。

5. 动量

内容和要求

动量(A) 动量定理(A)

动量守恒定律(B)

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反冲 (A) 火箭(A)

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A)

反冲

  说明:教学中适当进行一维情况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关于二维情况,可以通过照片等进行介绍。

6. 机械能

内容和要求

(B)

功率(A)

 

动能(A) 动能定理(B)

重力势能(B)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B)

弹性势能(A)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B)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 伯努利方程

*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有关

7. 机械振动

内容和要求

简谐运动(A)

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B)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A)

* 用三角函数表示简谐运动 * 相位

单摆(A) 单摆周期公式(A)

弹簧振子的振动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

单摆振动的等时性

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长有关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A) 共振(A)

受迫振动和共振

  说明:在弹簧振子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实验“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结论。

8.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

内容和要求

阿伏加德罗常数(B) 分子的热运动(A)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A)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A) 分子势能(A)

物体的内能(A) 热量(A)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A)

布朗运动

空气在绝热压缩时温度升高

空气在绝热膨胀时温度降低

热力学第一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A) 永动机不可能(A)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A) 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A)

 

9. 固体和液体

内容和要求

* 固体的微观结构 * 晶体和非晶体

* 液体的微观结构 * 液晶

*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

* 晶体、非晶体的实物

* 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

10. 气体

内容和要求

气体的实验定律(A)

理想气体(A) 克拉珀龙方程(B) 普适气体恒量(B)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A)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B)

气体压强微观意义的模拟演示

* 饱和汽和未饱和汽 * 湿度

 

  说明:在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的教学中,可以导出理想气体的压强与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式。

11. 电场

内容和要求

元电荷(A) 电荷守恒(A) 电子的比荷(A)

点电荷(A) 真空中的库仑定律(B)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及距离有关

电场(A) 电场强度(B) 电场线(A)

点电荷的场强(B) 匀强电场(B)

电场的叠加(A)

电场线图

电势差(B) 电势(B) 等势面(A) 电势能(A)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B)

 

静电场中的导体(A)

静电屏蔽(A)

静电感应

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静电屏蔽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B)

示波管(A)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示波器的使用

电容器(A) 电容(B)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A) 常用的电容器(A)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常用的电容器

*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 静电的防止和利用的实例

  说明:

  1.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计算, 指的是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和垂直于场强的两种情况。

  2. 在电容器的教学中,可以介绍电场能量的概念。

12. 恒定电流

内容和要求

欧姆定律(A)

电阻定律(A)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A)

半导体(A) 超导及其应用(A)

电阻定律和测定电阻率

电阻率与温度有关

* 超导现象

电功和电功率(B)

 

电动势(A)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B)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B)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A)

串联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A)

路端电压与负载有关

伏安法测电阻(B)

欧姆表的原理(A)

伏安法测电阻

欧姆表的原理

  说明:讲到电流的概念时应该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基本单位,电荷量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13. 磁场

内容和要求

磁场(A) 电流的磁场(A) 磁感应强度(A) 磁感线(A) 地磁场(A) 安培定则(A)

磁性材料(A) 分子电流假说(A)

电流的磁场对磁针的作用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的作用

磁感线图

安培力的大小(A) 左手定则(B)

磁电式电表原理(A)

安培力和左手定则

磁电式电表原理

洛伦兹力(B)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B)

质谱仪(A) 回旋加速器(A)

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

电子束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

  说明:

  1. 安培力的计算,指的是导线跟B垂直和平行的两种情况。

  2. 洛伦兹力的计算,指的是vB垂直和平行的两种情况。

14. 电磁感应

内容和要求

磁通量(A)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B)

楞次定律(B) 右手定则(B)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

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自感现象(A) 自感系数(A)

自感现象的应用(A)

* 涡流

自感现象

日光灯电路

* 涡流

  说明:在自感现象的教学中, 可以介绍磁场能量的概念; 自感电动势做定性分析。

15. 交变电流

内容和要求

演 示

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A)

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A)

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B)

感抗和容抗(A)

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产生交变电流

用示波器观察交变电流的波形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理想变压器(B)

电能的输送(A)

三相电流(A) 三相四线制(A)

* 感应电动机原理

变压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提高输电电压对减少输电损耗的作用

三相电流的产生

三相四线制中的线电压和相电压

* 感应电动机原理

  说明:在变压器的教学中,可以介绍互感的概念。

16. 机械波

内容和要求

机械波(A) 横波和纵波(A)

横波的图象(B)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B)

横波的形成和传播

纵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叠加(A)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A)

* 驻波

水波的反射和折射

水波的干涉和衍射

* 驻波

声波(A)

超声波及其应用(A)

声波的干涉

声音的共呜

多普勒效应(A)

 

17. 电磁场和电磁波

内容和要求

电磁场(A) 电磁波(A) 电磁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A)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A) 电视(A) 雷达(A)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18. 光

内容和要求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B) 折射率(B)

全反射(B) 光导纤维(A)

棱镜(A) 光的色散(A)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

全反射

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光通过棱镜时的偏折和色散

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薄膜干涉)(A) 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A)

光的衍射现象(A)

光的偏振现象(A)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和薄膜干涉现象

光的衍射现象

光的偏振现象

激光的特性及其应用(A)

激光

光的电磁本性(A) 电磁波谱(A)

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射线(A)

光谱和光谱分析(A)

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红外线遥控

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及其应用

X射线管

用分光镜观察连续谱和线状谱

光电效应(A) 光子(A)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B)

光的波粒二象性(A) 物质波(A)

光电效应

光的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A)

 

19. 原子和原子核

内容和要求

粒子散射实验(A) 原子的核式结构(A)

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B) 氢原子中的电子云(A)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A)

* 不确定性关系

 

原子核的组成(A) 天然放射现象(A)

射线(A) 衰变(A) 半衰期(A)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A) 核反应(A)

* 用计数器探测射线

* 用云室观察粒子的径迹

放射性同位素(A)

放射性污染和防护(A)

 

质量亏损(A)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B)

重核的裂变(A) 链式反应(A) 核反应堆(A)

轻核的聚变(A) 可控热核反应(A)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A)

 

  说明:在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的教学中,重点介绍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20. 相对论

内容和要求

* 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 同时的相对性

* 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 长度的相对性

* 相对论速度叠加公式 * 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 广义相对论简介

* 宇宙概观

 

  说明:

  1. 教学中主要介绍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结论。
  2.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讲授、讲座或自学的形式做介绍。

21. 学生实验

实验内容

1. 长度的测量

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

2.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下同)、刻度尺。

3. 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记录弹簧伸长与所受拉力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拟合曲线,写出与曲线对应的函数,解释函数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4.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使用弹簧秤。

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用自由落体进行实验。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刻度尺。

6.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使用刻度尺、停表。

7.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测油膜的面积。

8.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用描迹法。

9.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用平抛实验器进行实验。使用学生天平、刻度尺。

10. 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用恒定电流场模拟。

11.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要求分析非线性的原因。

12.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要求会合理地选择仪器。用伏安法测电阻。

13. 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使用电流表、变阻器、电阻箱、标准电压表等。

14. 研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用可调内阻的电池进行实验。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15.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要求作出U –I图象,由图象得出电动势和内阻。

16. 练习使用示波器

观察交变电流的波形和整流后的波形。使用学生电源、示波器等。介绍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整流作用。

17. 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黑箱内有两个电学元件,元件可以是电阻也可以是二极管,黑箱有两个接线柱与外界相连。

18.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光电和热电转换及其简单应用。光电计数的简单概念。

19.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用插针法测定。

20.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用双缝干涉实验仪进行实验。

21. * 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

22. * 研究玩具电机的能量转化

用电机匀速吊起砝码,砝码下落使电机转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停表和刻度尺等。

  说明:

  (1)关于误差

  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2)关于有效数字

  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

七、考核

考核应该以书面考试、实际操作、作业和课题成果讲评等多种形式进行。

考试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中的考试,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同时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除了书面考试,为了加强实验教学,应该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核。

课题研究的成绩要纳入考核成绩中。

八、附录:研究课题示例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

·估测压力锅内水的温度

·用电解法测定元电荷

·自来水电阻率的测定

·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

·把灵敏电流表改装成多用电表

·研制水“火箭”

·用激光笔做光学实验

·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

·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

·调查研究: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

·小论文:从电冰箱到臭氧层

·小论文:温室效应

·小论文: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

·小论文:阿尔法磁谱仪与暗物质

2004-08-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