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西安是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自公元前十一世纪起,先后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除了富丽堂皇的皇家宫殿和大气磅礴的古塔寺庙,在西安地区还保留着大量古代民间建筑,有不少堪称经典之作。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如何保护古民居,保留古城的人文记忆,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异地迁移建明清街区
距离西安20多公里的南五台山下,有一条古街,这里排列着数十幢保存完好的关中古民居。这些院落是通过异地迁移,把40幢座落于渭北不同地方的古民居原样复原,组合为乡风浓郁的明清街区。这些原物组合而成,亦旧亦新的别致街区成为陕西古民居的珍贵标本。
【王勇超——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博物院共拆迁回来40多院古民居,现在已经恢复一条街道,16个院,还有两条街道正在复建。关中古民居很典型、很有代表性,从造型、布局都非常合理,充分体现了关中人一种建筑的审美。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占地500亩,有祠堂、戏院、民居、道观等各类古建筑近40院,元、明、清代代不绝,殿、堂、亭、台样样俱全,它们是关中建筑的典范之作,堪称西北地区古建筑的博物馆。
走进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一座高大的门楼矗立眼前,这便是赵家门楼。建筑结构呈“品”字形,上下两层,东西长15米,南北宽5米,高13米,整个门楼磅礴大气。门楼门洞中开,两边附带侧门。门楼正面饰有大量精美的石雕、砖雕图案,正面门额镶嵌书法家于右任题的“地通乾元”石匾,使原本高大雄伟的门楼显得更加辉煌壮观。整座赵家门楼从白水县纵目村原址迁来,重新复原于终南山下,依旧保持了原有建筑的雄伟气势,令来参观的游客赞叹不已。
这座明代的建筑,原是陕西富平县唐家堡南门城楼,门洞上方镶有“大明崇祯十三年西京雄镇”石匾。门洞之上刻有集贸市场图案的砖雕,匠人们采用高浮雕手法,上面人物、车辆、牲畜、交易场面等雕琢栩栩如生,一派繁荣景象。这里被很多学者称为“民间的清明上河图”,充分体现了当时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达,展现了建筑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陕西古民居多为四合院
从陕西的澄城县迁移复建的崔家槐院,是博物院第一个迁移复建的院子。崔家槐院的主人崔圪塔,陕西澄城人。乾隆年间,崔家搬到澄城县北一户人家的旧房,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共建成13院房子,因其宅院周围多有槐树,当地人称为崔家槐院。
崔家槐院布局为三进三院式的四合院。宅院狭长幽深,房屋高低错落有致,紧凑集中,四周有高墙围护,整个院落布局合理、简洁、古朴、典雅,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的居住建筑是一脉相承的,从古到今,基本上都是四合院式,是长溜型的,它当中的庭院不是很宽,东西厢房距离都比较近。
崔家槐院的前门为偏开,在门庭东西墙壁嵌有“松鹤延年”“鹿梅同春”两幅精美的砖雕。一进院呈正四方形,院内的墙壁上嵌有“雨来知有籍,仙路岂无踪”、“鹿鹤同春”“富贵平安”等吉祥图案的砖雕。二进院东西各建有二间厦房,以备子女住宅之用。
被称为“三朝元老”的孙丕扬有一座大宅院。孙丕扬,陕西富平人。曾任授大理丞,吏部尚书等职,一生任职长达50多年,历经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皇帝,直到81岁拜疏归家。
这个三朝元老石匾是万历二十八年,陕西监察御史李思孝立,以此作为对孙丕扬为官的赞颂和纪念。这处宅院布局为二进两院式。有前房,西侧带有偏院和两间门房,进入二进拱门,西侧是厢房,整个宅院建筑独特,高大雄伟,砖、石、木雕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关中古宅内部的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关中建筑在内装修上讲究工笔画的精雕细琢,关中建筑中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幅幅精美绝伦的雕刻代表着关中人对生活美好的祝福和寄托。
古民居整体迁移到博物院
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家族的逐渐衰落,这些古宅院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旧城改造和道路扩宽,许多古宅院面临就地拆迁的命运。
自1985年起,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筹建者王勇超倾尽财力,组织人马,兵分六路,先后去了澄城、合阳、蒲城等渭北八县,走村串乡,对存在的明清古民居进行考察,抢救。斥巨资将渭北明清遗留下来的40院民居整体迁移到博物院,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保持原样。
【瑚燕——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副院长】这个地方就是当年的崔家槐院的原址,过去这条街道,13个院子都是他家的,因为街道要改造,老的房子住着不是很方便,所以他们把这块拆掉了。于是,我们就跟主人签协议,把院子迁了回来。
【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民居建筑如果在当地活不下去了,被收藏家搬到民俗博物馆里来,这也是功绩。可以很完整地保护着这个建筑本身,这个建筑本身也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建筑格局、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
四不改变保护古建
古建筑是历史的实证,“不改变文物原状”,是古建筑维修的重要原则,它既包括不改变它们原来的形制、原来的布局、原来的材料和原来的工艺技术,这四不改变也是国际上对古建保护工作的准则,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古建工程人员都在坚守着这一原则。
拆迁复原工程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博物院人员坚持“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做到“修旧如旧”。为确保拆迁复原成功,采取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方法逐步推行。先选择结构较为简单,建筑规模较小的单体建筑进行拆迁复原试点,摸索经验,再拆迁复原结构复杂、建筑面积大的民居和祠堂。在进度上,对每幢计划拆迁的古建筑,拆迁前先进行勘查测绘,制定拆迁方案。绘制整体图形和主要构件样图,拍摄外部和各细部照片和录像资料保存。对已毁的局部结构,走访当地老年人,根据记忆努力恢复原貌,并反复征求房主和古建专家意见,对复原方案反复修改,最后确定下来再绘制施工图。在整个拆迁复原过程中,与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紧密配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拆、卸、搬运、复原安装过程中,尽量不使原构件的一榫一卯和一砖一石受到损伤。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还专门在院内盖起一座1600平方米的钢结构大工棚,保管运来的古民居构件和材料,以免风吹雨淋受到损坏。在维修复原过程中,对局部腐残和破损的构件采取墩接、剔补、加固等方法,尽量保持原构件,对少数腐朽严重确实无法修补和使用的,才挑选同样的材料,仿制新构件,竭力使复原的构件与原建筑的风格协调一致。
用500亩地放一个人的藏品
关中古民居的第一条街,用了6年多时间才建好。这些老房子从东南西北迁来组合在此,没有拼拼凑凑的感觉,反而倒像是天衣无缝,组合得十分得体。
在渭北普查古民居的期间,王勇超的团队还收购了各地遗留下来的民俗物品如拴马桩、饮马槽、石门头、石门墩等石雕和各种木雕、木刻、砖雕,运回西安妥善保管,十几年来,共收集各类物品达33600多件。
王勇超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资金匮乏。王勇超收集这些东西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以致他不得不把建筑公司和其它几个公司的盈利全部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20多年来,王勇超先后组织30多人的文物收集队,走村串巷,将各地的民俗器物广为普查,造册登记,征集收藏,投入资金3亿多元。20年来,悉心收藏的数万件民俗器具已经是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而他却开始做起了文化人的事业。
2002年,王勇超关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创建的申请获得批准,2004年7月28日,占地500多亩的博物馆开始破土动工,当时有媒体以“用500亩地放一个人的藏品”为题报道了这条消息。
【王勇超】把这么些东西延续下去,也算是给我们后人留下对这个社会来说,留下一份丰厚的一份礼物。由后人去品评去,否则就看不到了,为什么说它有价值,十年以后、一百年以后,它的价值越来越体现了,就在这里。
二十多年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共征集抢救保护了濒临消失的40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已搭建复原其中的16院。目前博物院开放的面积仅占全院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几百名多名建筑工人正在院内紧张施工,陆续复建的古建筑有王氏宗祠、石牌坊、国学院、祭坛广场等,全部建成之日,将会使这片古镇更加富有魅力。
目前,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已收藏了民间艺术,民俗器物,明清民居,名人字画等四大系列,总共3万多件藏品。凡是到过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人,无不为它宏大的规模,数量可观的藏品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