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水风露姿,窈窕寄清绝”

 红尘烟云 2012-09-27

“出水风露姿,窈窕寄清绝”


日期:2012-09-22 作者:柳青 来源:文汇报
  • 图片说明:《山水》(之一),纸本、水墨、设色,原作177×103cm
  • “出水风露姿,窈窕寄清绝” ——谢稚柳的山水情怀

      本报记者 柳青

      中华艺术宫“名家馆”专题陈列中,谢稚柳(1910-1997)为世人熟知的不仅是他的画作,他和张大千的友谊更是一段佳话。

      “别来岁岁滋烟尘,画里啼猿怨未申。天下英雄君与操,三分割据又何人。”1964年,张大千的这首诗评的是谢稚柳的《槲树啼猿》,“天下英雄君与操”七个字透着画界一世之雄的豪迈,而且在他眼里,论画艺能与他比肩的,只一个谢稚柳。

      

    山水画有宋人遗风

      谢稚柳出身书香世家,16岁拜江南大儒钱名山为师,可算是大变动来临前、最后一代的士族少年。他的长兄谢玉岑是民国才子,与张大千私交甚笃,谢稚柳在20岁时认识了张大千,之后两人曾共同游历山水,谈书论画,晚年天各一方而书信从不中断,被传为美谈。这对情谊持续了一辈子的挚友,其实性格差异很大:张大千豪迈,笔墨挥霍不受拘束,画风嬗变善于驾驭偶然性;谢稚柳是个温和的谦谦君子,他的山水画最为人称道的是用笔敦厚工整,有宋人遗风。

      谢稚柳创作于1959年的《山水》,就是一幅集合宋元山水格律所长的作品,这画在构图上传承了范宽的“大山式”章法,高山幽谷中穿插茂林和茅舍,亦有瀑布飞流直下,一派生机的自然景象让整个画面生动起来。画中山势巍峨,是取范宽的风骨,淡墨点皴以及青绿浅绛的色彩,则是融了元人山水的清雅趣味。

      有人把谢稚柳的画风类比李商隐的诗,纵然有风流气,内里还是端稳的,一笔一墨都是苦心经营。比如1963年的一幅《粤北锦江山色》,画的是粤北丹霞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绝风景,画上树木葱茏,瀑布如白练,飞入一江碧水,两岸峰峦像锦屏展开。画家用笔洒脱极了,深深浅浅的绛和晶莹叠翠的绿相映成趣,点染出一派含烟带水的秀润气息。然而即便细节处挥洒才子风流,高峡幽谷的构图仍恪守宋人山水的工整。这画被视作谢稚柳的山水代表作,他的笔墨趣味在此一目了然:锋芒内敛,落笔绝不过分夸张,偶尔看似出格的挥洒其实全有严格的章法作底子。

      

    以“性格说”鉴定书画

      除了工山水,谢稚柳的书画鉴定功力也是公认的敏锐。他提出“性格说”作为鉴定的标准,即笔墨是有性格的,笔墨造就形式,形式造就风格,三者是分不开的,它们的总和,就是作品的个性,作品的“气”。王蘧常在《谢稚柳系年录》的序言里说:“君之鉴别古迹真赝,望气而知神遇于牝牡骊黄之外。鉴既定,如南山之不可移,人或不信,但久而后君言卒验,予曰君古迹之九方皋也。”这是极高的评价。

      这套“性格说”支撑了谢稚柳的鉴定能力,也验证了他的创作起伏。

      在同代画家中,谢稚柳是少有的偏爱用绢本和熟宣作画的艺术家,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索画的人多了,存的旧绢旧纸也用完了,于是他渐渐改用生宣画,因此晚年转向了泼墨泼彩。就像他指出的,笔和墨、绢和纸是相依为命的,纸的质地铸就了笔墨的性格。画在绢本和特制熟宣上,落笔之后,线条有种入木三分的厚重感,却绝不滞重,依然保留着灵动的弹性感。再来看他1980年的一幅《幽壑飞泉》,以竹石、林木和山泉寄托超然隐逸的文人情怀,用笔老辣,多浓墨直钩,即便是这样恣意率性的表达,狂放中仍寓细腻微妙,如此笔墨成就,当然与他自幼的学养与性格息息相关,也和他惯用、爱用的纸绢是唇齿相依的。

      晚年的谢稚柳没法再讲究纸绢材料,他自述这时的创作是“出门不认货”。改用最普通的生宣作画,他的画风从工笔细些转向豪放写意,或以落墨杂融赭黄泼彩,画黄山松云的气象万千,或在浓淡水墨上施石青石绿,呈现江南的碧山清晓,或用水墨夹青绿,墨色相映地描绘荷花盛开、荷叶田田。关于他后期的创作转向,他的研究者并不全然赞同,觉得固然张扬性格,却失了从前的精炼和深刻入微,好在瑰丽中守住朴拙的古风,不是一味的“神幻”。

      如果要在口碑的坐标系里为一个画家一生的创作描一条曲线,是很难有标准答案的,不过谢稚柳谈书论画的艺术人生,当得起他自题的一句荷花诗:“出水风露姿,窈窕寄清绝”。


    诗梦欢迎你

     

    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