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物中的“四性”“五味”(

 百科文库 2012-10-02

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祖国医学早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认为每种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性五味。中医的四性也叫四气是温寒,分别对应木火金水四个行 五味是酸苦甘辛咸,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 木,其气温,其味酸,象少阳,阳气初生,温和条畅,阳春之气 火,其气热,其味苦,象太阳,阳气旺盛,燔热灼腾,夏热之气 土,其气平,其味甘,平者,不偏之谓,阳生阴长,万物繁茂化育,成熟之象,上而为夏,下而为秋,阳与阴之转化之时 金,其气凉,其味辛,象太阴,阴气初生,凉懔燥干,秋凉之气,阳杀之象,阳杀者,阳气少而阴气增之谓 水,其气寒,其味咸,象少阴,阴盛极也,凛冽冷清,冬寒之气,阴多阳少,阳气闭藏《神本草经》序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剂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剂治之。

食物的四性” 寒和凉的食物能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在炎热的夏季可选用:菊花茶、绿豆汤、西瓜汤、荷叶粥、苦瓜茶等,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热和温的食物能起温中除寒的作用,如严冬季节选用姜、葱、蒜之类食物,以及狗肉、羊肉等等,能除寒助阳、健脾和胃、补虚等等。食物除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平性食物,如谷类的米、麦、及豆类等。
  食物的五味”  即辛、甘、酸、苦、咸。食物的性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有明显的区别。     辛味食物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如生姜可发汗解表、健胃进食;胡椒可暖肠胃、除寒湿;韭菜可行瘀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可发表散寒等。
  甘味食物  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如白糖可助脾、润肺、生津;红糖可活血化瘀;冰糖可化痰止咳;蜂蜜可和脾养胃、清热解毒;大枣可补脾益阴。
  酸味食物  可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如:米醋可消枳解毒;乌梅可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可健胃消食;木瓜可平肝和胃等。
  苦味食物  燥湿、清热、泻实。如苦瓜可清热、解毒明目;杏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可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可强心、利尿、清神志。
  咸味食物  软坚散结,滋润潜降。如食盐可清热解毒、涌吐、凉血;海参可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可软坚化痰、利水泻热;海蜇可清热润肠。
  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把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如有的食物,同为温性,有甘寒、甘凉、甘温之分,如姜、葱、蒜。因此不能将食物的性与味孤立起来,否则食之不当。如莲子,味甘微苦,有健脾、养心、安神作用;苦瓜,性寒,味苦,可清心火,是热性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传统医药理论认为,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味。因此我们只有对五味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在饮食中吃得更合理,更科学,才能取得药食兼用的功效。

五味与舌头的对应关系;

舌尖对甜敏感,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敏感舌面对辣感受性最强。

各种味道是通过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来分辨的,味觉感受器即味蕾,主要分布在舌体乳头上。不同的乳头,所含有的数目也不一致,以舌尖、舌尖两侧以及舌体后部站大多数,而舌体中间部分的数量少,反映就比较迟钝。


  舌头发苦,表示肝胆火旺,胆囊有病,常常伴发胆囊炎。此时需要清肝利胆,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

  舌头发甜,表示脾胃湿热,往往吃得过多,有口臭,需要清化湿热。可以服用藿香正气丸、一清胶囊,或者用芦根和佩兰泡水喝。

  舌头发酸,发咸,则为肾虚,肾虚又分阴虚和阳虚。阴虚表现为腰酸乏力,口干但不多饮,眼睛干燥,可服用知柏地黄丸。阳虚则往往怕冷,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调理。

  舌头发辣,则肺热重,常伴有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需要清肺。可用芦根泡水喝。

  舌头淡而无味,没有食欲,多为生病之后,脾胃虚弱,可以健脾补气,服用香砂六君丸,或者多吃些山药、薏米仁煮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