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大江千斛水 研为翰墨颂师恩

 夷陵书馆 2012-10-08

当我漫步在美国长岛的沙滩上,面对着浩瀚的大西洋,遥望着苍穹,眺望着苍茫的大海,思绪万千,又一次次地把我带回自己曾经学习、工作二十余年的河南大学。是啊,河大是我梦想的起航点,也是我放飞理想的地方。我深爱着那里的一草一木,还有培育我成才的老师们。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在我思想迷惘时,曾给我指点精神的迷津,改写我人生命运的导师———宋纯鹏教授。

我于1990年考入河南大学生物系,当时的生物系刚刚重建不久,算上我们刚入校的新生才刚满四届,其办学条件和规模可想而知。大部分老师是年轻教师,但这些老师的敬业精神以及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令生物系的学生感到自豪。我清楚的记得,河南大学八十年校庆时,学校举办了成就展,在全校承担为数不多的几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生物系就占了3项,其中一项就是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教师宋纯鹏主持。从此,宋纯鹏这个名字在我们学生中广泛传开,再加上他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成了学生谈论和崇拜的对象,这是我对宋老师的最初认识。大学毕业后,我有幸留校工作,因此也增加了和宋老师接触的机会。1997年,在他的主持下河南大学植物学顺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成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实验室规模和人员也不断扩大,因此我也有幸成为他实验室中的一员,从此和宋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我初到实验室时,对科研一片迷茫。因为我毕业后的几年里主要从事辅导员工作,很少涉猎科研和实验室的管理。面对当时的困难,我产生了畏难情绪,曾怀疑自己的科研能力,甚至不想继续搞研究,在迷惘中彷徨。那时,恰好设备实验管理处需要人员充实到管理中来,院领导也极力推荐了我。去,还是留?摆在我面前的是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就在这个时候,宋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了我所处的尴尬境地,主动找我聊天,耐心地细说了植物学的研究方向,前沿知识,特别是他以自己丰富的经验与长远的眼光,大胆地预测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他不但和我谈专业,而且也畅谈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谈怎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经过了这番谈话,我深深感觉到宋老师对我的良苦用心,虽然他没有明确的告诉我怎么做,但是他对科学研究的前瞻性以及对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美好描绘,深深吸引了我。尤其他对科研的献身精神,以及取得成果后的快乐感,在不断影响着我,改变着我。于是,我断然放弃了做管理的念头,选择了留下来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我参与了他主持的国家基金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过氧化氢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植物激素脱落酸诱导的蚕豆气孔关闭,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我也感受到了科研带来的快乐以及生命科学的奥妙无穷,从此也坚定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心。1999年,我也欣然成为了宋老师的一名硕士研究生。

2002年,在宋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下,我又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当时,他正在美国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电子信件来往,成为我们师徒之间进行科研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2003年初,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和发展的好机会,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实验室,而我又成为了他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培养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当时河南大学还没有申请到植物学博士点)。此时,宋老师经过几年的国外科研锤炼,已在《The Plant Cell》、《美国科学院院报》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奠定了他在植物逆境信号转导研究方面的国际地位,其学术思想也更加活跃。在我博士论文选题时,他大胆的选择了从分子遗传角度探讨活性氧信号转导机理,这无疑对我是一项既艰难,而又极富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虽然我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理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能,但对分子生物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不知从何入手。宋老师不厌其烦的帮助我设计课题,从一个最简单的PCR实验开始,细心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一些分子生物学的常规技术,这为我后来能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奠定了基础。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宋老师是把培养学生作为己任的一位好导师,而我真正感受到他对学生的责任。“多阅读文献,拓宽学术视野,追逐国际最新前沿,做到科学求真”。宋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是他对我们每一个学生的最基本要求。每周一次的Lab meeting,他不仅让我们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而且探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每次的讨论会都会加深我对国际上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一定了解,自然就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宋老师特别注重实验室的研究氛围。他把著名遗传学家摩尔根实验室研究情形的一段描述悬挂在报告厅内,营造互谅互让的研究气氛。“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实验要做,但谁对别人正在做什么都了如指掌,对每一项新的结果都自由讨论”。宋老师就像这位科学巨人一样,从不以长者自居,而把自己看成研究小组的普通一员,始终起着一种领导者和鼓舞者的作用。正是这无数次快乐的讨论与团结合作,伴随着我度过攻读博士学位那艰难而愉快的三年。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博士论文一部分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The Plant Cell》上,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以说,从一开始的茫然无助,到现在的独立自主,是宋老师带着我一步步走向成熟,是他的辛勤汗水,铸造了我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自主能力,是他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如何做学问。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宋老师不仅是我获取知识的宝库,而且他治学严谨,虚怀若谷。2007年春天,正值每年一轮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关键时期,宋老师为了培养我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主动提出让我申报基金项目,而我却不知道如何下笔。因为我从事的研究课题都是他主持的重大项目,何况自己也从来没有撰写国家基金项目的经历。宋老师却从一个战略家的角度给我指导和启发,使我很快形成了新的思路,并把写好的基金初稿给他修改。当我拿到他的修订稿时,不管是研究内容和目标,还是方法和步骤,都已经脱胎换骨。甚至一些标点符号和科学用语,他都会反复推敲并注释的清清楚楚。那年,我顺利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这无疑在我的科研生涯上又是一个新的起点。2007年11月,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人才项目进行答辩申报。当时,申报人数又多,并且强手如林。宋老师由于出席一个学术会议没能参加我的答辩会,可他始终在关注着我的项目申报,并在我答辩前的一刻还用短信方式叮嘱和鼓励我,从而增加了我参与竞争的勇气。在他的指导下,答辩工作顺利,最终取得了资助。历经艰难创业的他,深知基金资助的重要性。他深深知道,虽然只有几十万元的项目基金,但这对一个年轻人要想启动自己的研究计划该是多么重要啊!如今,在项目的资助下,我也独立开展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并拥有了自己的学生。每当学生叫我老师时,倍感责任二字的份量。我希望,宋老师这种责任心能在他的学生中能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为祖国多作贡献。目前,在他的直接指导下,实验室年轻老师的成长也日趋成熟,多数老师也作为主持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正是宋老师宽广的胸怀和人格魅力,把实验室的老师和他的学生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科研队伍。

在宋老师鼓励和推荐下,我现在美国能源部一个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他仍一如既往的关注着我的工作和生活。回想起与恩师一起工作的日子,我仿佛又回到了昨天。我深深知道,我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恩师的心血。尤其老师对知识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我领悟了很多。“学无止境,境如生命”,这是他追求生命科学的境界,也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作者简介】苗雨晨,男,1970年生,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99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生物系,然后留校工作。2002年河南大学获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在美国能源部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重大研究项目多项,在The Plant Cell、PNA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逆境信号转导的细胞生理和分子机制以及细胞壁生物合成的生化和分子机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