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言获奖 译者陈安娜葛浩文功不可没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0-12

莫言获奖 译者陈安娜葛浩文功不可没

2012年10月12日   A1叠07:A1叠07-深度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谢正宜/曾索狄

  晚报记者 谢正宜 曾索狄 报道

    莫言获奖,将莫言作品带到瑞典的瑞典翻译家陈安娜也成为网友关注焦点。不少网友在网上向陈安娜表达感谢,称“译者功不可没”。此外,莫言作品的英语翻译葛浩文也对其作品的世界影响力居功至伟。

陈安娜:20年20部中文小说

    8月27日,莫言曾在新浪微博上表示,他在瑞典出版了三本书:《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三本书的译者均为陈安娜。陈安娜究竟是谁?国内媒体曾报道其为瑞典从事翻译现代中文作品的专家之一。而这个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陈安娜的悉心翻译。

    昨晚7时30分,陈安娜在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问鼎后,仅仅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两个表情,一个太阳和一只蛋糕,以对莫言的获奖表示祝贺和晒心情之美好,这条微博引起了近5000条转发,许多中国网友特地登录新浪微博,向她表示感谢。

    陈安娜翻译莫言的作品事出偶然,她本来也只是一个兼职的中文翻译。有一天,她在购物时有出版商找到她问她是否愿意翻译中文小说,那是她第一次读到 《红高粱家族》,这也是她将之翻译成瑞典语的第一本书,她称自己非常幸运,因为在瑞典,每年只有一两本中国图书出版。瑞典的出版商无法阅读中文,所以他们依赖英国和美国的文学代理人,这些代理人贩卖英文翻译版本,出版商阅读后再决定是否要找人翻译成瑞典文。因此,中文小说往往要等待许多年,才会有瑞典语译本出现。

    在过去的20年里,陈安娜翻译了20部中文小说,其中有王安忆、莫言和余华的作品,都是翻译成了瑞典文。她嫁给了来自中国的翻译家万之先生,随夫取了个中国姓氏“陈”。今年5月20日,两人曾一起来沪推介瑞典作家马丁松的作品 《阿尼阿拉号》。

葛浩文:欲挖掘莫言早期作品

    此外,还不应忘了美国翻译家葛浩文,没有他把莫言的多部小说翻译成英文,莫言的影响力恐怕难以进入西方。

    葛浩文步向自己翻译事业高峰的契机,正是翻译莫言的《红高粱》。在朋友家读到这部小说时,他冲动得不能自已,对自己说:“这才是我想翻译的东西!”他试译了八个章节,投给纽约的一家出版社。一天,在旧金山女儿家中,电话响了,找葛浩文。“天知道他们从哪里弄到我女儿的电话号码”,还来不及问对方是谁,电话那边急切地说:“这小说我们要了!”当即给葛浩文开了个价——这个穷书生从来没见过的十分可观的数字。

    葛浩文这个“接生婆”有时会到书店看望他的“孩子们”。“基本情况是根本找不到,偶尔可以找到一本已经非常意外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中国文学作品能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目前,葛浩文正在翻译《蛙》,此前他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真心喜欢莫言的所有小说,并对翻译它们乐在其中。我喜欢它们的原因各式各样。比如,《酒国》可能是我读过的中国小说中在创作手法方面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复杂的作品;《生死疲劳》堪称才华横溢的长篇寓言;《檀香刑》,正如作者所希望的,极富音乐之美……我正在翻译《蛙》,有机会我会去翻译一些他较为早期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