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郓城英贤传——(171)王乃昂

 zcm1944 2012-10-17

郓城英贤传——(171)王乃昂

(2011-10-11 16:50:37)

王乃昂(1962—  ),郓城县人,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地理科学系主任、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地理学科点负责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甘肃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理事、全国丹霞地貌及旅游开发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通讯评委、甘肃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编委等。

 

1977年9月入郓城一中学习,1979年9月考入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学,1983年6月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任兰州大学地理学系助教。1988年6月获兰州大学地理学系自然地理学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2月任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讲师,1995年1月任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12月获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4月至今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气候变化与水文响应、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自然资源评价与规划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讲《气候学》、《自然地理学》等课程。自1995年以来,直接面向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量1000多学时(含实习),同时承担硕士生、博士生教学500多学时。近五年先后主持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等。

 

在河西走廊、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祁连山-西秦岭等进行过广泛的野外考察工作,积累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科学资料。系统开展了鄂尔多斯地区、河西走廊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的研究,干旱区古湖泊、古气候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在沙漠古城址考察(108处)、六胡州古城址确定、汉唐古城“夯层沙”的发现、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与机制、新仙女木事件的芒硝记录、人类活动对湖泊变迁影响量级的划分以及利用R/S方法定量分析城市化过程气候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创建性成果。

 

在《Geomorphology》、《Climate Change》、《Chinese Science Bulletin》、《自然资源学报》、《地理学报》、《历史地理》等权威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2部,合作出版专著2部。1995年获得甘肃省优秀教师奖和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2年主持的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被评为“创建优秀项目”,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同年获高校青年教师奖。2004年主持的自然地理学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得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