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郓城英贤传——(180)张玉昆

 zcm1944 2012-10-18

郓城英贤传——(180)张玉昆

(2011-10-14 14:46:45)

张玉昆(1925—  ),郓城县人,曾用名康廉、凯南等,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译制电影配音演员,被称为新中国译制片配音第一人。是中国译制片中“长影学派”的代表性配音演员之一,是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的“男主角”。在吉林省第九届长白山文艺奖评选中荣获成就奖。从1949年起,40多年来他先后为400多部外国影片配音,同时还为多部电视剧配音,还参加了剧团、译制片厂多台话剧演出。曾为《普通一兵》、《第三次打击》、《静静的顿河》、《夏伯阳》、《百万英镑》等译制片配音。

 

少年时期他随家人闯关东来到哈尔滨、通河,1943年左右在通河县的日本映画馆担任放映员。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松江军区军政干部学校缮写员、文化干事。1948年转入齐齐哈尔军政大学宣传队工作,任放映员。同年,随队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故事片《回到自己队伍来》的拍摄。1949年担任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男主人公马特洛索夫和斯大林的配音演员。同年,由东北军政大学宣传队正式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任译制片配音演员。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离休。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他的声音为广大观众所熟悉,成为相闻不相识的幕后“电影明星”,一提起他的台字,观众会立刻想起《列宁在十月》中的列宁、《保卫察里津》和《第三次打击》中的斯大林、《夏伯阳》中的夏伯阳、《静静的顿河》中的葛利高里、《上尉的女儿》中的布加乔夫、《百万英镑》中的亚当、《忠诚》中的卡麦尔等。

 

他用声音艺术,为那些银幕上的角色赋予了感情和性格,不仅使之成为银幕上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更能够与国内观众的欣赏习惯相契合。他能较准确按照角色的特征,自如地变换自己的声音、语气,表达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表现了高度的声音技巧。他的配音完美地表现出影片中人物的形象和特征,成为中国译制片配音领域中“永恒的声音”,为中国译制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附  配音作品

 

《普通一兵》           前苏联 1949年

《列宁在十月》         前苏联 1950年

《第三次打击》         前苏联 1950年

《保卫察里津》         前苏联 1951年

《夏伯阳》             前苏联 1951年

《无名英雄》           朝鲜 1952年

《罗马假日》           美国 1953年

《百万英镑》           英国 1953年

《罗马11点钟》         意大利 1956年

《静静的顿河》         前苏联 1958年

《上尉的女儿》         前苏联 1959年

《战争与和平》         前苏联 1972年

《卖花姑娘》           朝鲜 1972年

《回故乡之路》         越南 1973年

《原形毕露》          朝鲜 1973年

《67天》               前南斯拉夫 1974年

《金姬和银姬的命运》   朝鲜 1975年

《平凡的岗位上》       阿尔巴尼亚电影 1975年

《火车司机的儿子》     朝鲜 1976年

《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罗马尼亚 1977年

《26个画面里的占领》   前南斯拉夫 1978年

《蝴蝶梦》             美国 1979年

《人证》               日本 1979年

《神秘的黄玫瑰》       罗马尼亚 1982年

《不能受勋的英雄》     朝鲜 1983年

《爱情的故事》         波兰 1983年

《杀人狂》             摩洛哥 1984年

《被绞死的人》         墨西哥 1987年

《一个警官的控诉》     罗马尼亚 1987年

《火红的青春》         朝鲜 1987年

《劫后良缘》           美国 1988年

《孤女艳史》           巴基斯坦 1989年

《少年船长斗匪记》     前苏联 1989年

《快枪手》             日本 1989年

《相见时难》           美国 1989年

《莉莉?玛莲》          德国 199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