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针灸治疗效果佳

 水面回风 2012-10-18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控制血压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血压患者除了吃降压药,利用食疗降压等方法而外,还可以运用重要针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下面我们来看看重要针灸治疗高血压的具体做法吧!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认为是,肝郁化火,血热旺行的辨症,一般可分为肝火盛,阴盛阳亢,痰湿壅盛,肝风内动,阴阳两虚等类型。

  1、肝火盛: 头痛,烦躁,易怒,颈项时有牵强感,面红。目赤。口干。便秘,舌苔黄,脉弦劲有力或弦数。

  2、阴虚阳亢:眩晕, 视物模糊, 耳鸣,心中虚烦, 失眠,多梦, 肢体发麻, 舌质红,脉弦细或带数。

  3、痰湿壅盛:胸脘痞闷,心悸,眩晕,恶心,呕吐, 肢体麻重, 动作不灵活, 舌苔厚腻,脉弦滑。

  4、肝风内动:剧烈头痛, 头目昏眩,昏迷,失语,甚则抽搐,惊厥。祥见"脑血管意外"。

  5、阴阳两虚:头眩,气促,耳鸣,神色萎疲,精神呆滞,手足发麻,腿软无力,尿频或夜间多尿,或有阳萎滑精,舌质偏淡,脉见沉细。

  【治疗】

  针灸疗法 施治原则: 以平肝潜阳为主, 佐以对症加减。

  常用穴: 风池 曲池 足三里 太冲。

  备用穴: 行间 太阳 翳风 神门 安眠 三阴交 太溪 阳陵泉 阴陵泉 丰隆 内关 关元 气海 。

  方法: 针曲池时可透少海,中。强度刺激,留针约30分钟。

  如:风阳亢盛而见剧烈头痛。眩晕,或肝火盛,见面红。目赤者,可选配行间。 阳陵泉。 太阳。 翳风等穴 。

  痰湿壅盛,见胸脘痞闷。 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者,可选配内关。 丰隆。 阴陵泉等穴 。

  肾虚阴亏,而见眩晕。眼花。耳鸣。心烦。失眠者,可酌加太溪。三阴交。神门。安眠等穴。

  如有气促。精神呆滞萎疲。尿频等阳虚症状者,可加气海。关元, 并用灸法。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除了要注意控制血压而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情绪波动过大也是会使血压升高的,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情,保持开朗豁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