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顾颉刚的故居—品味姑苏之9
2012-10-19 | 阅:  转:  |  分享 
  
顾颉刚的故居——品味姑苏之9图·文作者:苏州晨光谢谢观看!PPS编制QIAN2
012.4.9.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顾
颉刚的故居——品味姑苏之9在悬桥巷的东首有一条小桥,名叫顾家桥,向南走过顾家桥就是顾家花园。顾颉刚的故居就在这条毫不显眼
的小弄堂了。每次逛平江路就会有意无意的走进顾家花园,细细的打量这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小巷古老而又破旧,除了有两幢三、四十年代建造的洋
楼之外,就是平矮的旧房,一点都不特别。如果不是那块钉在墙上的顾颉刚故居的铭牌,我们都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是顾颉刚这样著名学者的出生地,
曾经是苏州顾家范围很大的一个花园。顾颉刚(1893—1980),江苏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
,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
是日本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则推崇备至。对于这样的一位学者,年轻人可能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但却是二十世纪我
们苏州人的文化代表。(此页点击翻页)据顾颉刚的《玉渊潭忆往》所记载:“大来公更是我的嫡系先祖,然而我却降生成
长并承有他的遗产──宝树园的一部分呢。”文章中所提到的宝树园就是现在顾家花园一带。明代曾是归氏园的一部分,据维嘉赞的《苏州园林史》
所说“之后,园之东部归水部胡汝淳所有,更名「洽隐山房」。清初归顾其蕴,此人精研理学,入清后著书自娱,饮酒赋诗。顾氏芟榛斩棘,种竹莳
花,多植山茶佳种,改名为「宝树园」,焕然复为名胜之地。此园广不过数亩,无层峦叠壑之奇,无广厦华堂之美,而洞石玲珑,云林掩映,至其地
者,超然有城市山林之想。至顾其蕴之孙顾秉忠又有增葺,俗呼为「顾家花园」。”到了清代康熙初,因为顾颉刚的十世祖顾予咸牵涉到清初的哭庙
案中,家庭为之中落,宝树园也逐渐荒芜。一个秋天的上午,我们敲开了顾颉刚故居的大门,迎接我们的是顾颉刚的儿子和孙子。顾颉
刚他在《玉渊潭忆往》中说到过这位儿子。说是:“一是历代人口的稀少,松交公一房例外,尤怪的是长房往往绝嗣,一再由次房立嗣,而终不旺盛
,就是我,现在也算是长房唯一继承人了,迄今既无弟兄,又无子嗣,只有二女,因此堂弟第二子在我父亲在日已嗣于名下,而常弟则子女绕膝,真
是咄咄怪事?!”(此页点击翻页)而我所见到的正是顾颉刚的嗣子,顾颉刚并无亲出,只有四个女儿。顾颉刚的嗣子现在
已是耄耋之年,但精神饱满。他告诉我说,顾家花园清代是极大的,顾家的子孙也很多。但他们这一支却是人口稀少,所居住的房子也剩下无多。现
在所居住的房子还是上世纪30年代翻建的,至今也已70多年,当然不是祖屋。看这幢旧房,确实是民国年间的建筑。海棠型的玻璃窗,方形的柱
子。三间平屋,面朝南,是一个天井。三代四人居住,虽则宽绰但究竟有点陈旧的味道,要想重新再造也是不太可能。他还告诉我们上面经常有人来
拍摄电视,采访旧事。走出顾颉刚故居,我深深地吐出一口气。破旧的过时的房屋建筑与大门口的顾颉刚名人故居铭牌相比,总觉得有
点不协调的感觉。仿佛是走错了门楣,闯进了寻常百姓家。苏州的城市,苏州的历史犹如顾颉刚的故居,虽则大名鼎鼎曾经辉煌,或许中间还藏着深
厚的文化意蕴,但现在的人是无法躺在历史上生活的。我们不但需要发扬光大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创造新的充满活力的生活。
(此页点击翻页)保存完整的顾颉刚家里的门楼20世纪30年代翻建的民国建筑,至今已经70多年了,显得十分陈
旧。天井的一角走廊的顶上已经脱落外廊的柱子是死方形的,石础也是四方的。顾颉刚的嗣子已经91岁,但一点不显老。顾
老年已耄耋,但精神饱满,俨然一个学者。平江路的说明文市文保单位顾家花园4-1石库门,苏州文管会的铭牌这是顾家花
园里的另一幢洋楼,当然不是顾颉刚家的,这也是另一幢民国年间的洋楼。也是文保控制建筑背景音乐:焚心似火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ttp://www.52e-mail.com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