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缘由,由来已久。若干个强大或衰弱的国家,是如何从贵族式的和平共处,变得剑拔弩张进而互相毁灭的过程,却颇具黑色幽默。就让我们从开头说起 制造敌人 在早期,四分五裂的普鲁士对欧洲其他国家并没有太大的威胁,他们和英国、俄国甚至结成联盟共同击败过拿破仑的法国。但是,等到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统一的德国,人口和工业潜力都非常巨大,他的发展战略非常明确,要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他的迅速强大,使得他可以压倒周边的任何一个国家——包括法国。这就逼迫周围的国家纷纷结盟与他对抗以求自保。 为了让周边国家意识到跟德国友谊的重要性,德国不断的威胁它们。很快,德国陷入了一个悖论,为了让别国与自己保持良好的关系,反而要不断威胁对方。于是,牢不可破的反德国联盟,终于由德国一手促成了。 制定计划 德国为了对抗这个日益强大的联盟,他不得不重新设定了自己的目标——单独击败整个敌对联盟! ——这个法国曾经的角色,现在换做德国来扮演了。为了击败联盟,德国必须考虑在两线同时作战:西线,他们要迅速击败法国,东线,他们要摧毁俄国——这几乎是世界上一多半的顶级强国。为此他们还选择了自己的盟国——衰败不堪的奥匈帝国。 不过伟大的德国不缺实力和人才,在一战之前,他们准备了强悍的“施里芬计划”。这个计划的关键之处在于,战端一开,就在西线集中力量出击,占领卢森堡比利时,在六周内击溃法国;再集中力量到东线击败俄国。 在一连串的紧张和危机之后,时间走到了1914年。作为一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已经永载史册,但当时谁也没意识到这么微小的事件会引发战争。奥匈帝国威胁塞维利亚时谁也没有当真,德皇威廉二世给了奥匈帝国无限制的支持后,就航海去了,在缺乏联络手段的当时,谁也找不到德皇。可见当时谁也没认识到战争就就此爆发。不过,等他回来的时候,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 精彩纷呈 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国同样也有支持塞尔维亚的承诺,于是俄国开始进行动员。 但是俄国的动员计划非常单一,他只有一个针对德国的全面动员计划,无法仅仅只对奥匈帝国动员!面对俄国的全面动员,德国非常震惊,他要求俄国立刻停止对德动员;俄国一权衡,发现停止动员造成的损失会更大,因为没有其他计划。 更精彩的事情发生了: 德国发现,由于他只有一份施里芬计划,所以他也无法单独对俄动员!他必须同时对法俄动员,并且要先攻击目前和此事毫不相关的法国。当小毛奇拿着这个唯一的施里芬计划去找德皇时,德皇震惊得一塌糊涂。他悲哀的说:如果是你叔叔老毛奇,他会多给我准备几个方案! 不过严谨的德国人还是一丝不苟的按照计划马上行动起来,他们首先要求法国承诺严守中立,如果不行,就要求法国必须交出法国领土上关键的战略要塞。法国当然不可能同意,于是德国开始实施施里芬计划,攻占了卢森堡和比利时,包抄法国侧翼。英国出于历史和自己的安全需要,必须保护比利时,于是英国出兵,战争全面爆发。 最精彩的事情现在才出现: 等到英德法俄一系列决定性的战役(如马恩河战役)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最开始的肇事者——陈旧缓慢的奥匈帝国却还没有完成动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