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帝王陵墓 东魏北齐篇(上)

 书楼寻踪馆 2012-10-22


 

中国帝王陵墓 东魏北齐篇(上)

中国帝王陵墓巡礼系列 <wbr>东魏北齐篇(上)

一 综述篇

这半个月身体不适,在家修养,基本不上网,没有什么更新还请各位海涵。这篇东西带大家走走东魏北齐。中国古代陵墓史上,我最心仪的一段时期,其实是南北朝。诚然大家都不喜欢乱世,但是对于艺术和制度的创新发展二战,乱世是一种积极的因素。南朝的隽秀细腻,北朝的大气恢弘,于碑文,于石窟,于陵墓,于遗文,可足大观者,不胜枚举。而陵寝制度,则是其中颇具代表者。

北魏永熙三年(534)随着北魏末代皇帝孝武帝元侑讨伐高欢不利,逃亡关中。高欢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帝起,北魏分裂成东西二部,随后不久为北齐北周取代。历时百有余年。终为隋朝统一。与之相对应的,帝王陵寝制度和葬地,也分成了两个部分。东魏北齐帝王陵位于当时的都城邺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临漳县。而西魏北周的帝王陵,则位于长安东北的咸阳富平一代。

从陵墓的艺术性,陵寝制度的完备性,规整性来看,东魏北齐要做的比西魏北周更好。从东魏建都邺城开始,统治者就在今天临漳县南,漳河的北岸,为王室规划陵区,按照长幼尊卑和昭穆之制的原则,形成了以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陵为中心的,东魏(北魏)元氏家族陵墓区。在高欢死后,高氏家族同样,按照一定的秩序,规划了以北齐献武皇帝高欢义平陵为中新的,北齐高氏家族墓区。虽然后世长期将漳河南北岸高大的土冢,认定是曹操的疑冢,但是经过近代学者的研究,发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片完整的,统一规划,制度有序的古代帝王陵墓区。整个陵区占地广大,但是制度鲜明。西南部是以西陵为中心的元氏家族墓区,而东部和北部,则是是义平陵为中心的高氏家族墓区。

按照近代学者马忠理先生的考察,东魏北齐皇陵,是按照当时以都城邺城为陵邑,按照长辈到晚辈自南向北排列的,在同一陵区内,先辈相对葬的更靠南一些,体现了当时以南为尊的礼制传统。

东魏北齐皇陵区目前已经发掘了几座有代表性的墓葬,比如东魏茹茹公主墓,北齐文昭王高润墓,湾漳北齐大墓等等,东魏北齐帝王陵,基本继承了北魏皇陵的特点,有很长的墓道,一般分为前后两室,前室一般摆放死者的墓志和册宝,并绘有大量表现死者生前场景的壁画。后室摆放死者的棺椁,同时绘有天象,神兽等壁画。在墓道两侧一般还会有表现死者葬礼的举哀图,仪仗图等等。另外,比较大的墓葬还会有安放随葬品的耳室。以通常所公认为北齐开国皇帝文宣皇帝高洋武宁陵的湾漳北齐大墓为例,该墓的墓道长达四十余米,从甬道开始绘制了满副的仪仗图和举哀图,其中仪仗中有帝王专用的龙幡,龙首伞等等,而且仪仗人物的身高基本和真人等同。这一时期的墓葬,一般为砖墓,整个墓室由特制的白灰砖砌成,这种砖现在临漳人还经常使用。而武宁陵的砖要比其他陵墓的厚上一倍以上。彰显帝王之气。

壁画是东魏北齐帝王墓葬艺术成就的集大成之体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发掘于北齐都城邺城的文宣皇帝武宁陵,和发掘于北齐陪都晋阳的北齐名臣徐显秀墓。东魏北齐壁画,色彩华美,寓神于形,栩栩如生。特别是人物象,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色,汉人与胡人的形象,在壁画中区分有度。徐显秀墓壁画中的饮宴图,以及北齐文昭王高润墓的举哀图中,对墓主人夫妇的刻画,堪称绝笔。墓主人神采恍惚之中有一种飘然入仙的感觉,眼神迷离之中,恍然隔世。人物衣冠刻画细致,衣物的裙带,衣服上的装饰,都刻画的十分细腻,与南朝砖石墓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有相得益彰,心照不宣,心有灵犀之妙。深得南朝艺术评论家谢赫六法之精。可以说,东魏北齐陵墓壁画艺术,南朝陵墓石刻艺术和北魏佛教石窟艺术,堪称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领域的三大瑰宝。

 
 

此外,东魏北齐皇陵的书法艺术,同样颇值得一提,东魏北齐时期,对魏晋时期薄葬和禁石刻碑表的制度已经非常漠视,这一时期的大型墓葬,墓内有石墓志,墓上有石碑。其中高欢的叔叔高盛,高翻和孙子,也就是著名的兰陵王高盛墓前的石碑尤为珍贵,北朝书法的大气,古朴,重魏碑,钟繇之气的艺术风格跃然字间,与南朝的始兴忠武王碑,萧融萧敷墓志的超然脱俗,近行远楷,灵熠自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瑰宝。

二 东魏北齐皇陵概述及攻略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之西陵

中国帝王陵墓巡礼系列 <wbr>东魏北齐篇(上)

东魏皇帝元善见,是北魏清河王元亶之子,也是北魏著名君主孝文帝元宏的孙子,在高欢把孝武帝打跑以后即位,当时才11岁,史料记载,这位少年天子,既善骑射,也善诗文,可以说是一个很有才气的皇帝,也不甘心做傀儡。但是时也命也,最终依然没有摆脱乱世亡国之君的命运。

高欢在世的时候,对元善见,还比较客气,高欢死了以后,他的长子高澄当了丞相,就开始不断折磨孝静帝。不仅杀死了他的众多亲信,而且还经常有意无意的侮辱他。甚至直接逼宫,问他为何谋反。元善见说,自古只有谋反的大臣,而没有谋反的皇上,如果您还看得起我,就好好待我,看不上我,就请你废了我吧。高澄虽然有所收敛,但篡位之心日日升温,后来喝高了就直接称元善见为“狗脚朕”篡位指日可待。

高澄被自己的奴才谋杀以后,善见兄以为自己能起来,于是改元太平,期待能从高氏手中夺回大权,但是那个善于快刀斩乱麻的高欢,没有给他机会,很快就逼迫元善见禅位,灭东魏,建北齐。而亡国的元善见,在做了一年多的中山王以后,被高欢秘密毒死在邺城寝殿。死的时候不到30。

死了以后的元善见依然不太平。北齐文宣皇帝当了十年皇帝,也就是天保十年(559),残暴混恶达到顶点,有一天心血来潮的问大臣,为什么王莽篡了西汉以后还丢了天下,大臣告诉他,因为王莽没有杀光刘姓子孙。恍然大悟的高洋开始狂杀东魏元氏3000多人,而且派人扒平了元善见的西陵,并且将元善见的尸体和东魏皇族一起,丢进漳河喂鱼。但是后来,他就开始做噩梦,又重新修缮了元善见的陵墓,但是尸体估计是没找回来了。

中国帝王陵墓巡礼系列 <wbr>东魏北齐篇(上)

(图中左下所示天子山即为孝静帝陵)

元善见的西陵位于河北省磁县申庄乡前岗村南,漳河以北的高地上,是东魏北齐帝王陵墓中最高的一座,封土高达近三十米,直径也有一百二十米之大,当地人称天子冢,或者天子山。墓上还修有祭祀的陵庙,玉皇殿,关帝庙等等各路神仙庙。现在这里已经被经营成一个不错的旅游景点了,站在陵上,可以远眺漳河南北大大小小的墓冢。

在西陵的附近,遍布东魏元氏家族成员的墓葬,其中,孝静皇帝的父亲清河王元亶的墓葬,在西陵之南。而元善见的哥哥,东魏宜阳王元植的墓葬,则基本和西陵平行。在其父墓的北面。充分体现了东魏时期聚族而葬以及以南为尊的葬俗。

攻略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磁县(或者从磁县坐乡级巴士,当然蹦蹦也可以到申庄乡),打车去天子山,当地人都知道,而且不会很远。还可以就近看其他的一些小墓。清河王元亶的墓葬以前还有石羊石人等石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