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长安区香峪六村小学组织学生校外活动,一名14岁少年在爬山过程中意外坠山身亡。自5月20日到6月6日,西安市通过媒体披露,意外死亡的未成年人就有5人。如何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意外伤害,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据最新研究显示,在中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加。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主要包括家庭中毒窒息、交通事故、溺水、活动中受伤、烧伤、烫伤等六大类。这些孩子的意外伤亡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地悲痛和损失,也给孩子本人身体和心理留下了不可弥补的伤害和阴影。
对于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其实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6月6日下午,在西安市灞河老桥下,两名男孩在河道玩耍时失足落水,不幸身亡。据当地民警讲,灞河总是在下雨后的第二天涨水,6日虽然天气晴好,但因5日的大雨使河水高涨。如果两个孩子有这个常识或河道两侧有警示牌提示,也许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的发生也多因安全知识和防卫意识缺乏,家长考虑不周等造成。5月20日,勉县温泉村一位村民带着5岁的孩子到地里干活,孩子玩累了就在一堆油菜秸秆中睡着了,不料另一村民点火烧秸秆,孩子被烧伤后抢救无效死亡,就是个惨痛教训。
少年儿童因为他们年龄小,缺乏自觉的防护心理、安全防范意识,容易引起一些常见的意外伤害。因此家长对避免意外伤害知识的了解程度,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安全成长。美国人从娃娃起就学习如何消防逃生、意外自救措施。而我们中国儿童甚至青少年学生,很多人却不知,甚至没有听说过如何消防逃生,不懂溺水或摔伤抢救常识,大难来临往往不知所措。我国未成年人意外伤亡数字不断攀升,就暴露了我们在方面教育宣传淡漠、预防措施欠缺。例如,西安市前几年许多小学要求学生佩戴“小黄帽”,在过马路时能引起车辆司机注意,为保障学生交通安全起到不小作用,但近年在街头却很少再看到“小黄帽”了。
未成年人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及知识教育宣传,仅靠家庭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社会宣传,让孩子们掌握安全知识、自救的方式、逃生的办法,在全社会建立一个自然保护体系,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安全,才是防止意外伤害的最有效方式。
针对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北京市去年11月启动了预防干预项目。对孩子在家庭、学校、社区意外伤害进行全程监控。开设安全课,鼓励少年儿童在活动中使用头盔,护腕护膝等保护措施;在马路上戴“小黄帽”、书包上戴反光条预防意外伤害。日前又建立了“青少年安全健康基金”,遇到意外伤害需要紧急救助时,只要手持“紧急救助卡”到指定医院没钱也能就医。上海市不久前也启动了“预防儿童意外伤害三年计划”。
夏季已至,每年这个时节,都是我省未成年人溺水意外伤亡的高发期。一些专家和家长呼吁,希望有关部门和全社会都来提高预防干预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意识,加强预防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让生活中减少这类悲剧的发生,让天下的父母不再因意外失去儿女痛悔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