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豆面条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2-10-24

绿豆面条

老伴昨天过“三八节”,我的最大贡献就是给她做绿豆面条。自从1973年结婚以后,我从来不做饭,但是,我其实是会做饭的。高兴起来,还会弄几个出色的下酒菜哪!

我们淮南人,说某人占小便宜,会说:“呵呵,你今天捡到黄豆面啦!”实际上,绿豆面比黄豆面更值钱,因为绿豆比黄豆贵。不管是绿豆面还是黄豆面,都算杂粮 一类。杂粮一类包括很广,还有秫秫面、荞麦面等等。现在社会上提倡吃杂粮,许许多多的人都喜欢这些东西。一些糖尿病患者,吃杂粮赖以有益治病。一些小孩 子,吃杂粮犹如吃最精致的点心果品。

我生在“共和国”刚刚肇立的时候,真个是地地道道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幸福一代”。1959年、1960年、1961年的时候,我们天天吃杂粮,绿豆面、黄豆面、秫秫面、荞麦面,渐次杂粮断供了,替代的是山芋干、胡萝卜、老南瓜、洋葱头……

有杂粮吃的孩子真幸福,“瓜菜代”的孩子更幸福

真是“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但是很遗憾,我那时却吃够了这些劳什子。水煮以后的山芋干、水煮以后的胡萝卜片、水煮以后的老南 瓜、水煮以后的洋葱头,在嘴里咀嚼,怎么着也不想咽下去。然而,不咽下去又没有别的东西吃。母亲呵斥我:“你那些乡下的堂兄弟,连这个还吃不上呢!”

为了不被饿死,我当时只好和我的弟弟妹妹们苦撑着吞咽这些东西。“三年自然灾害”过去以后,性命是保住了,但是我从此落下了病症:再也不能看到山芋干、胡 萝卜、老南瓜、洋葱头,再也不肯吃绿豆面、黄豆面、秫秫面、荞麦面之类的杂粮。老伴当年是她家的独女,她没有受过我这样的少年之苦,至今一直喜欢吃杂粮, 每回侍弄好了窝窝头一类的东西,热情地请我吃,我总是一句话:“该拿多远拿多远去!”

今年春节前,一次和好友学银老弟以及潘集教育界的一些朋友到茶文化会所吃饭,吃的是绿豆面条。久违了的杂粮面条竟然具有很好的口感,绿豆的清香沁人肺腑,于是我吃了一碗又一碗,直到肚子装不下方止。

我由此记住了绿豆面条。一个星期后,带着老伴上寿县城,看到绿色的生面条,听卖家说这就是绿豆面条,我立即让老伴买了好几斤。不料来家做成熟食以后,不管 怎么吃都没有任何一丝丝绿豆的味道。一个朋友揭了谜底:卖面条的人在加工面条的时候,放一些青菜叶在面粉里,做成的面条就成了绿色;实际上,这种所谓“绿 豆面条”是没有一粒绿豆的。

哇噻,原来如此!

我再也不敢问津街市上公开售买的“绿豆面条”,但是我再也忘不掉在茶文化会所吃到的绿豆面条。于是我叫老伴买来粉碎机,买来绿豆。我们把绿豆打成粉,与麦面粉调剂,用鸡蛋黏合,加以手工,于是做出了真正的绿豆面条。这面条,比茶文化会所的绿豆面条更地道、更好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