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抚宁六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边走边停图书馆 2012-10-24

抚宁六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I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作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B 第谷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C 伽利略通过理论推导最先给出了加速度的定义

D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5 平抛如图,从地面上方D点沿相同方向水平抛出的三个小球分别击中对面墙上的A B C三点,图中O点与D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又知O A B C在同一竖直线上,且OA=AB=BC,三球的水平速度之比v­­­­1 v2 v3 为(   

A            B   1

C 1              D 

16 如图所示,淸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a,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将工人等效为球体)则   

                A.

             B

                C.若缓减小悬绳的长度,F1与F2的合力变大

             D若缓减小悬绳的长度,F1减小,F2增大

 

17.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人一交变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1R2R3和R4均为固定电阻,开关S是闭合的。v1、v2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U1, U2, A1A2,A3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为I1I2I3。现在断开S,U1数值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U2变小、I3变小              

BU2不变、I3变大

                                    C I1变小、I3变小 消耗功率变小

D.I1变大、I2变大 R消耗的功率变大

 

18.如图所示,图中KLM为静电场中的3个相距较近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射入此静电场中后,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cde轨迹运 动。已知φkLM,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a点的速度小于在b点的速度

   C.粒子在a点与e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d点的电势能

 

19 如图所示,两个横截面分别为圆和正方形但磁感应强度均相同的匀强磁场,圆的直径D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两个电子分别以相同的速度飞入两个磁场区域,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进入圆形磁场区域的速度方向对准了圆心,进入正方形磁场区域的方向是沿一边的中点且垂直于边界线,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

 

 

A.两电子在两磁场中运动时,其轨道半径一定相同

B.两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一定不相同

C.进入圆形磁场区域的电子一定先飞离磁场

D.进入圆形磁场区域的电子一定不会后飞出磁场

 

 

20.如图甲所示,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匀强磁场区域,其直角边长为L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ed,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取沿 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图乙中表示线框中电流ibc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21.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A.1.8×103kg/m3              B. 5.6×103kg/m3 

 C. 1.1×104kg/m3            D.2.9×104kg/m3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 5 某同学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D,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d,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D=_______    mmd=______mm

 

 

 

 

 


23 10分)在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Rx阻值,该兴趣小组首先选用“×1k”欧姆挡,其阻值如图甲中指针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_________欧姆挡;

(2) 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再一次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时,其阻值如图乙中指针所示,则Rx的阻值大约是_________Ω

 

图甲

 

 

 

 

 

 

 

 

图乙

 

 

 

 

 

 

 

 


若需要准确测量Rx阻值,提供的实验器材及其规格列表如下:

器材

规格

待测电阻RX

 

电源E

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9.0V

电压表V1(测量值用U1表示)

量程2.0V,内阻r1=1000Ω

电压表V2(测量值用U2表示)

量程5.0V,内阻r2=2500Ω

电流表A(测量值用I表示)

量程3.0A,内阻r=0.10Ω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100Ω,额定电流0.5A

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能正常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减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

1请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符号;

2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             (用表中规定的字母表示)

 

24 14分)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F=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7o ,F作用2 s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 s后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和物体的总路程S 。(已知sin37o=0.6  g=10m/s2

25 18分)如图所示,矩形区域内分别存在方向为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里的匀强磁场(AABBCCDD为磁场边界,四者相互平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矩形区域的长度足够长,磁场宽度与BBCC之间的距离相同.某种带正电的粒子从AA上的O1处以大小不同的速度沿与O1Aα30°角进入磁场(如图所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当粒子的速度小于某一值时,粒子在区域内的运动时间均为t0;当速度为v0时,粒子在区域内的运动时间均为t0/5.求:

(1)粒子的比荷q/m

(2)磁场区域和区域的宽度d

(3)速度为v0时的粒子从O1DD所用的时间.

 

(二)选考题: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如图是氧气分子在0 ℃100 ℃下的速率分布图线,由图可知(  )

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

B.随着温度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C.随着温度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比例增大

D. 随着温度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

 

2)(9分)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V0,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0.经过太阳曝晒,气体温度由T0300 K升至T1350 K.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T1350 K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p0.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判断在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原因.

34 .[物理——选修3-4]15分)

1)波选择(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   

 

 

 

 

 

(2) 如图所示,玻璃棱镜ABCD可以看成是由ADE?ABE?BCD三个直角三棱镜组成.一束频率为5.3×1014Hz的单色细光束从AD面入射,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如图中ab所示,abAD面的夹角α=60°.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 m/s,玻璃的折射率n=1.5,:

(1)这束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多大?

(2)该束光线第一次从CD面出射时的折射角.(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35 [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大量处于 激发态的氢原子从一束单一频率的光中吸收了能量后,跃迁到某较高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发出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能量最小的光子是氢原子

A.从 跃迁到 产生的

B. 从 跃迁到 产生的

C.从 跃迁到 产生的

D.从 跃迁到 产生的

 

2)(9分)如同,滑块A的质量m=0.01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2,用细线悬挂的小球质量均为m=0.01kg,沿X轴排列,A与第1只小球及相邻两小球间距离均为s=2m 。线长分别为L1 L2 L.......(图中画出三只小球, 且小球可视为质点),开始时滑块以速度vo=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设滑快于小球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碰撞后小球均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完成完整的圆周运动并再次与滑块正碰,g=10m/s2,求

滑块能与几个小球碰撞?

求出碰撞中第(n+1)个小球悬线长Ln+1的表达式。

  

 

 

 

 

 

 

 

 

 

物理试题答案

14 A C   15 D  16 B  17 B  

18 C 19AD  20 C   21 D

22.  10.50  3.773---3.776

23 100   900 

24 0.25   16.25

25 解:(1)若粒子的速度小于某一值时,粒子不能从BB离开区域,则在区域中运动时间相同,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了一个粒子的轨迹).则粒子在区域

内做圆周运动的圆心角为:φ1300°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φ1300°可知:t0

解得:

 

(2)速度为v0时,粒子在区域内的运动时间均为t0/5.设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为φ2,由t0·φ1·φ2

解得:φ2·φ160°

所以其圆心在BB上,穿出BB时速度方向与BB垂直,其轨迹如图所示,设轨道半径为R

qv0B,解得:R

B代入得:R

磁场区域的宽度和区域的宽度为:dRsin60°

(3)磁场区域的宽度和区域的宽度d相同,则粒子在区域、区域中运动时间相等,均为,穿过无磁场区域的时间为t

则粒子从O1DD所用的时间t2×t

 

33 1A

2解析:(1)由题意知,气体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得

所以此时气体的压强p1p0p0p0.

(2)抽气过程可等效为等温膨胀过程,设膨胀后气体的总体积为V2,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1V0p0V2

可得V2V0

所以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为

因为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而剩余气体的体积膨胀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答案:(1)p0 (2) 吸热 原因见解析

34 1A

(2)解析:(1)设光在AD面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别为i?r,r=30°,根据n=

sini=nsinr=1.5×sin30°=0.75,i=arcsin0.75.

(2)光路如图所示,ab光线在AB面的入射角为45°,设玻璃的临界角为C,sinC= =0.67

sin45°>0.67,因此光线abAB面会发生全反射,光线在CD面的入射角r′=r=30°

根据n= 光线从CD面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i=arcsin0.75.

答案:(1)arcsin0.75  (2)arcsin0.75

35 (1)A

212

m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2-2013学年度抚宁六中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题纸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11个小题)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m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m

 

23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