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说当年好困惑(下)

 图101 2012-10-27

欲说当年好困惑()

 

童年时代学唐诗,每当读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时就会感慨;读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时就会伤心;读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尸骨”时就会纳闷;读到“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时就会愤怒。在亲眼目睹到一些人“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地寄人篱下时,也曾经是“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以致“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在幼小心灵中始终很纠结:为什么“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喝淡汤”?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像杜甫说的,“安得广夏千万间,让普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生在世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由于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于是就出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有人廉洁自律;有人腐化堕落。有人勤勤恳恳;有人投机取巧。有人奉公守法;有人巧夺豪取。有人洁身自好;有人出卖灵魂……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有人说,幸福就是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睡得好,能抽支好烟,喝杯好酒,品口好茶;早晨有一杯热牛奶,晚上有一碗八宝粥;冬天不觉得冷,夏天不觉得热;既没有烦心的事,也没有烦心的人;既不欠别人的钱,别人也不欠自己的钱;你爱的人也爱你,您喜欢的人也喜欢您,你想念的人也在想念你;是读一本精彩的好书,听一首动听的歌曲,看一部火爆的电影;是平平安安、万事如意、健康长寿、家庭和睦……也有人说,我饿了,看见别人拿了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着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急着上茅房,但只有一个坑,别人先蹲在那儿,他就比我幸福……还有人调侃说:“幸福就是,我吃虾,你吃肉,看着别人啃骨头”。所以,真正的幸福,没有标准,没有模式,它就是一种感觉,并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只取决于人们的心态。例如,

无所事事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

匆匆忙忙的富人说:悠闲就是幸福;

满头大汗的农民说:丰收就是幸福;

漂泊他乡的游子说:回家就是幸福;

失去双脚的残者说:走路就是幸福;

失去光明的盲人说:能看就是幸福;

日夜加班的工人说:歇班就是幸福;

德高望重的医生说:治病就是幸福;

四十开外的光棍说:娶妻就是幸福;

衣不遮体的乞丐说:有饭就是幸福;

参加高考的学生说:考上就是幸福;

参加奥运的选手说:夺金就是幸福;

丢失孩子的母亲说:找到就是幸福;

生命垂危的病人说:活着就是幸福。

……

有网友问:你的幸福观是什么?我对她说: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得到了就觉得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实现了就觉得幸福;成熟了,幸福就是一种心态,领悟了就觉得幸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微笑,明知道虚伪,却要强挤着笑容;很多回忆,明知道痛心,却还是无法释怀;很多时候,明知道厌倦,却始终一成不变;很多放弃,明知道美好,却始终不甘离去;很多渴望,明知道无用,却始终想得到理解;很多事情,明知道无果,却是想停也停不下来。如果有朝一日,你身为布衣,薪水平平,但只要可以不看领导眼色,不往医院跑,不失眠,不孤独,不多愁善感,不想功名利禄,不被小人惦记……, 能像唐代诗人李翱在《赠药山高僧惟俨禅师》的诗中说的那样淡泊高远:“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不是也很幸福吗!?

人生贵在“艰”、“净”。启功先生有一副对联:“能与诸贤齐品目,不将世故系情怀。”这是对“坚”、“净”二字的最好注解。启功先生刚正不阿,不亏操守,高尚的品德为人称颂。他胸襟旷达,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坚”、“净”二字来概括他的性格、操守、志趣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真是太恰当不过了。能与诸位良朋益友一起品诗论画,那是何等的惬意;能与古圣先贤一起交流思想情感,那是何等的快乐;能够全然忘却人情世故的烦恼,那又是何等的幸福!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过去的不会再回来,即使回来也不再完美;生活有进退,输什么也不能输心情;对于过去,不可忘记,但要放下,因为有明天,今天只是起跑线;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因为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月收入的数字。当你再没什么可失去时,就是开始得到的时候。所以,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而财富并不是救命的稻草,只有敢于割断贪欲的绳索束缚才能解放自己,否则,你就会去做财富的殉葬品。

有个故事说,一个登山爱好者非常渴望征服南美洲的最高峰---阿空加瓜山。因为想独享征服者的荣誉,他经过数年的精心准备,决定一个人上路。

  几小时过去了,天色越来越暗,但他不愿露营,继续往上爬。又过了一会儿,天完全黑下来,当他爬到距主峰只有100米的山脊上时,一不小心,滑了下去。后来,他被自己的保险索拉住了,靠那根绳子吊在半空。“太好了!”他想,“幸好我把保护索钉得很牢。”

  周围一片寂静,悬在空中的登山者什么也看不到,但他知道用不多久自己就会冻死。这时登山者心里响起一个声音:“赶快把系在你腰间的绳子割断!”他的直觉也急切地劝告:“你就要被冻死了,千万别再犹豫!”但割断救命绳索这个念头实在是太可怕了,于是登山者仍然全力抓住了那根救命的绳子。

第二天,救护队员发现登山者冻得僵硬的遗体仍挂在保险索上,他的手还紧紧地抓着绳子,而他距离地面,仅仅只有两英尺(约50公分)。这根明明是救命的保险索,却由于登山者的过分拘泥,不幸成了他的丧命绳。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绝境之下,如果不能发挥魄力,大胆地割断束缚,又怎会逢生?只有轻松走上人生旅途,以平和淡定的心态面对旅途中遇到的种种挑战,我们才能展现自身的最佳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