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美民族风 印度风情珠宝大赏

 榆城古风 2012-10-30

华美民族风 印度风情珠宝大赏

 

如果把纱丽称为攫取天边彩虹光华的一袭彩衣,那么印度珠宝,绝对是点亮这片绚烂色彩的完美光束。精巧繁复,奢华大气,雄浑丰满,沉着庄重,只有这样的珠宝才能真正衬托出专属于印度女子眉目妖娆轮廓分明的独特气质,才能诠释传承千年传统中的东方神韵。

为什么总有孔雀出现

要说印度珠宝最经常出现的主题,那非印度的国鸟孔雀莫属。印度教的体系之中,孔雀是湿婆神的大儿子,六头四臂的战神俱摩罗的坐骑,1963年,印度政府正式把蓝孔雀定为国鸟。

成套佩戴才够正宗

在印度女子看来,珠宝从来都不是以一件为单位,而是应该以一整个成套的系列为基础。几千年来,每逢节日庆典,印度女子身上就会装点以成套的珠宝于行走间叮当作响,不下数十种之多的各式珠宝承载着不同的吉祥寓意随身晃动,和那眉心的一点朱红交相辉映,形成了独有的印度传统。

这种珠宝套装的历史起源于王室对于身份的追求,这些保守的统治者们希望用庄严而浑然一体的整体美感来彰显自己的财富和权力。这种思想在民间流传开来,转化成一种华丽而奢侈的传统,并且逐渐成为了印度最普遍的风俗。

人人都是混搭高手

美艳瑰丽的红宝石搭配鲜翠欲滴的绿宝石,或是秀色可餐的黄色水晶加以润泽华贵的红玉髓,印度珠宝浓烈的撞色搭配造就了它独一无二的风格密码。这里的珠宝作品总是拒绝单调和苍白,用一片强势的色彩升华感官的饕餮享受,如今,印度发达的宝石开采和加工业更为彩色宝石珠宝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资源。

印度珠宝还拥有最夸张奢华的设计,就像满街色彩浓艳的纱丽。从大型摇曳的垂坠式耳环,到质地厚重的黄金手镯,加粗放大的经典符号,成就了印度珠宝奢侈华丽的恢弘气势。纵观一部印度珠宝史,一向呈现的是一个古文化大国的庄重和尊贵,那些如涟漪般散开的错层项链,晃动着长长流苏吊坠的夸张耳环,都是不折不扣的印度奢华风骨。

奢华,再奢华些

印度珠宝还拥有最夸张奢华的设计,就像满街色彩浓艳的纱丽。从大型摇曳的垂坠式耳环,到质地厚重的黄金手镯,加粗放大的经典符号,成就了印度珠宝奢侈华丽的恢弘气势。纵观一部印度珠宝史,一向呈现的是一个古文化大国的庄重和尊贵,那些如涟漪般散开的错层项链,晃动着长长流苏吊坠的夸张耳环,都是不折不扣的印度奢华风骨。

传统从未走远

印度珠宝中,钻石难见精雕细琢的痕迹,原石的形状被信手拈来,独一无二的天然光泽竟然比多面人工切割后的尖锐效果更让人神往。另外一些广为人知的原始工艺也是如今印度珠宝中最常用的工艺,这些岁月悠长的制作方法更为印度珠宝平添了几分浓厚的文化感和历史气息。辉煌于古老年代的“Kundan”镶嵌工艺一直沿用至今;“Minakari”,这种体现了沙贾汗皇帝审美意识的珐琅上色工艺,至今还频繁出现于当代印度珠宝之中。

名副其实的黄金之国

也许是来自于古老皇室对于黄金的狂热追捧,或许是印度女子的深栗色皮肤更加适合这种金灿灿的光泽,印度是名副其实的“黄金之国”。对于设计师们来说,只有黄金的尊贵与气势才能衬托彩色宝石的绚丽耀眼,才能承载纱丽的华美繁复。

而22K金更是印度珠宝设计师最善于使用的材质,加入了镍合金或铜,黄金不再柔软,更加易于发挥设计师的无限创意。

这是钻石的真正故乡

你知道世上第一颗钻石是在这里被发现的吗?你知道“克拉”的说法也是印度人发明的吗?

自古以来,印度人最爱用一片五颜六色的绚烂和这束宁静的光交相辉映,用古老淳朴的手工艺打造最传统也是最时尚的印度珠宝。


比魔术更神秘:印度风情珠宝比魔术更神秘:印度风情珠宝

 
 
 
 
 
 

印度妇女怀旧之情风行 重现传统首饰制作工艺

印度的传统服饰颜色鲜艳,华贵美丽,为了要与这样的服饰相配衬,印度的珠宝首饰也一贯设计得精细奢华.


印度珠宝首饰在样式设计和宝石镶嵌方面拥有丰富的遗产.印度河文明遗址就发现了珠宝项链.甚至在雕塑作品中也充分反映了珠宝艺术.古代泰米尔经典史诗<脚镯记>中讲述了一个黄金,珍珠和宝石生意兴隆的社会.

正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简单的珠宝制作工艺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为王公贵族制作出各种精美的珠宝首饰.印度的尼查姆,纳瓦布(均为印度土邦王公的名衔)早已属于历史的范畴;但是我们却能通过一些保留至今的豪华宫殿,尤其是他们收藏的珠宝首饰一睹他们的过去,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珠宝的确是最经久不衰的符号,它代表了逝去时代的一切辉煌--王室的首饰作坊,对艺术的赞助保护,不朽的工艺技巧与繁荣昌盛的国际贸易.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这些镶嵌首饰如此迷人?除了它们曾受王室慷慨赞助外,印度还有一些更为古老的珠宝镶嵌样式.这类工艺品绝大部分产自拉贾斯坦和古吉拉特邦,那里的土邦统治者们历来资助擅长这类珠宝镶嵌的手工工匠.

米纳卡瑞(minakari)珠宝首饰实际上被认为是所有其他镶嵌珠宝首饰的原型.因为其余大多数品种都是这一基本工艺的变形.米纳卡瑞即珐琅上色工艺,它独具匠心地将宝石,珐琅色彩与名贵宝石融为一体,是莫卧尔帝国皇帝沙贾汗审美意识的产物.

珐琅上色工艺是有色矿物质的融合,比如用氧化钴作蓝色,氧化铜作绿色.这一金属表面加工工艺产生的效果犹如将宝石深嵌其中.采用的特定方式称为Champleve,用这样一种方法雕刻金属使其形成下凹,以便能在里边填装色彩.

莫卧尔各代皇帝在北印度极力推崇在首饰上选用未经雕琢的宝石,他们喜爱它的质朴与精纯.他们对精纯的偏爱导致发明了昆丹(kundan)和波尔基(polki)镶嵌工艺.这两种镶嵌样式都是米纳卡瑞工艺的变异;区别在于这类饰品的背面尽管也采用珐琅加工,但看得见的正面却装饰未经雕琢的宝石,从而使饰品闪烁夺目.事实上许多人认为昆丹是最古老的首饰样式.它用24k黄金制成,斋浦尔和比卡内尔地区尤以昆丹工艺而闻名遐迩.制作过程精益求精,耗费时日.24k黄金被锤打成非常轻薄的金箔,然后放在准备装嵌的宝石周围.将一片金箔嵌放入宝石和它的托架之间,以产生深度与曲折度.而宝石只做最低限度的尺寸切割,使其保持原来的外观.此外,昆丹工艺不用焊接或加热就能加工.昆丹加工使用的金箔极为柔软,只需按压就能将宝石围嵌在其中.

珠宝首饰的制作首先要由专门工匠加工成型(如造型复杂则需焊接组合).将宝石,例如钻石,翡翠或红宝石等钻孔然后镂刻雕花,再将它们用珐琅装饰.宝石镶嵌之前,要在其背面附着紫胶.然后用精致的金箔遮盖紫胶,用昆丹工艺将宝石推压进金箔的围嵌之中制成昆丹首饰.在首饰边缘也采用昆丹工艺以加固嵌物保持精致的外观.直至19世纪在西方珠宝首饰的影响下采用爪状镶嵌工艺之前,这是唯一的黄金珠宝镶嵌形式.

最后这个项链是印度已婚妇女配戴的,叫做曼格苏特拉(黑珠子与黄金结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