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横塘驿站安静自己的心

 苏迷 2012-10-30
这只是岁月在人生缝隙里早已埋下的一道伏笔罢了。一个老头在夕阳西下瑟瑟秋风中抵达苏州。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短短12字写尽漂泊旅人的艰辛和愁绪。

  他没有瘦马,只有破船。在一个叫横塘驿的地方下了船,他就不走了。他累了,要歇息了。他是河南人,从北宋来,名叫贺铸。官当的不大,词写得还可以。横塘驿站,是他人生最后的驿站。

  横塘驿在苏州城郊,通江达海接太湖,贯穿南北连京杭,在古代是个大型交通枢纽。自有大运河、但没有汽车火车也没有电报邮局的1000多年间,这里作为水陆并用的驿站,是传递官府文书,往来官吏途中歇宿的中转重地,也是进出苏州的重要、甚至唯一门户。驿站规模宏大,舟船车马络绎不绝,由此也带动了横塘镇造船修船啊等关联二产的兴盛,三产更加不用多说,餐饮零售业、宾馆娱乐业应有尽有繁荣昌盛。

  驿站是历史的节点。古人是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有点文化的人往往会花上半年甚至几年时间到处游荡,遍访名山大川。这叫“游学”。当官的也往往异地任职,离家千里长途跋涉是很正常的事。那个时候的交通工具是很低碳的,陆路么,要么骑驴,要么骑马或者坐马拉的车。长途奔波是不适合坐轿子的吧。遇上手头拮据或者道路崎岖,就只能靠两条腿一步一步丈量了。水路么,就是摇橹挂帆外加人拉纤的船了。官员的条件要比文人好很多。朝廷对到任的期限非常宽泛,他们一路可以走走停停,游山玩水访亲问友,吃吃白相相,这叫“宦游”。同时在水陆“国道”沿途还设有服务区,专供这些吃公家饭的人歇脚住宿,并为他们和坐骑提供粮草。这种服务区就是驿站了。文人花钱,也是可以在驿站吃住的。横塘驿就是这样的功能。它见证了数不尽的奏折密诏,神态各异的驿差官员,让小镇每个安静的夜晚都滋生着隐秘的野史、新鲜的传说。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这句诗从又一个侧面反映了横塘驿站的忙碌。作者范成大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在他迎送客人的身影中,不乏陆游辛弃疾姜夔这些日后流传千古的大人物。比他们更早的范仲淹苏东坡,更早更早的白居易张继,也都是从这里来到或离开苏州。横塘驿里的聚散离别如日升日落,逝水流沙。

  为横塘驿留下最美瞬间的还是贺铸。那该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暮春时节,一位婷婷袅袅的二八佳人同一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在横塘岸边蓦地相遇。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或许只是一场普通的邂逅罢了,甚至只是四目相对了一下,没有只言片语,便匆匆擦肩而过。但那电光石火的惊鸿一瞥,却在他心底掀起如雷轰顶的巨浪。900年后,我们仍然同当年的他一样,连这位女子姓甚名谁都无从知晓。但那种茫茫人海不期而遇的美好,那种怦然心动后魂牵梦萦的惆怅,却历经岁月淘洗,在每个人心里激发共鸣。

  运河无声,岁月静流。横塘驿终归没落了。1915年,邮局设立,利用轮船火车传递公文私信,驿站尽裁。如今,大运河的水波依然在夕阳里跳跃,匆匆的帆影却已不再传递远方的信息。许许多多游子异乡漂泊的记忆,许许多多跟苏州有关的人生段落的起始,都淹没在驿站的暮色里。站在彩云桥上,看不到彩云飞起。驿亭上,一把锈蚀的锁挂在历史的门口。


  小贴士>>>

  横塘古驿站是京杭运河上唯一一座现今保存完整的驿站,在胥江和大运河交界处。找起来要花点功夫。在解放西路和西环路口附近,可以看到一个加油站,加油站西边有一条小路,走到底问边上小区的门卫就能找到。断桥残亭,荒烟蔓草。遥想当年繁华,眼前破落颓败的景象让你对人生对历史充满敬畏的震撼。

  苏州段古运河遗留的古迹,除了这个古驿站,还有个宝带桥,是古纤道的遗留,在苏州城东南7公里处,与运河平行,有苏州第一桥的美称。宝带桥为多孔联拱石桥,始建于唐代,全长317米,53孔,又称长桥。长桥卧波是苏州著名一景。从人民路一路南行,过东吴电视塔再南行,左拐上石湖东路。向东直行过迎春南路一路到底就是。


(本文刊登于2012年6月29日《城市商报》08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