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08网2012-10-25]核心提示:专家认为,成品油出口将成为我国调节国内油品供应的重要工具。随着"十二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不断扩大,到"十二五"末我国可能出现炼能过剩的局面,但我国成品油大量出口可能性并不大。
新华08网上海10月25日电(记者刘雪)进入四季度以来,国内油品需求同比表现相对疲弱,预计四季度我国柴油出口量或将增加。专家认为,成品油出口将成为我国调节国内油品供应的重要工具。随着"十二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不断扩大,到"十二五"末我国可能出现炼能过剩的局面,但我国成品油大量出口可能性并不大。
"十二五"国内炼能扩大或助推成品油出口增长
根据我国石化行业"十二五"规划安排,"十二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到2015年我国炼厂平均规模为600万吨/年,国内一次原油加工能力达到6亿吨/年。这比2010年国内原油加工能力增加接近1亿吨,增幅达20%。
而在需求方面,"十二五"规划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成品油需求量保持5.5%的年均增长率,到2015年我国成品油需求量为3.2亿吨,比2010年(2.45亿吨)增加7500万吨,增幅为30.6%。
按照我国现有开工率计算,要满足3亿吨成品油消费需求,国内炼能至少应保持在6亿吨以上。按照国内石油公司已披露的产能建设规划,到2015年我国实际炼油能力可能超过7亿吨,炼油能力或出现过剩局面。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王旭东预计,到2015年,全国炼油能力将达到7.5亿吨规模,过剩产能可能达到2.2亿吨。
中石油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罗艳托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处于炼油能力快速增长阶段。按照国内各石油公司的规划,假定地方炼厂保持1亿吨/年的加工能力,到2015年我国总炼油能力将达到7.8亿吨。如果原油资源充裕,预计2015年国内汽柴油总体将保持富余态势,富余量需要通过适当出口进行调节。
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表示,2011年和2012年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新增炼能投产的小年,2013-2015年是新增炼能投产的大年。中金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从2012年10月份开始,中国原油加工量将有明显回升,大量新增炼油产能预计在2013年初投产。预计"十二五"末我国新增炼能集中投产之后,国内原油加工量有望大幅提升,我国成品油出口的能力也会大大提升。随着中国原油加工量的回升超过需求的回升,如果国内资源供应充裕且出口盈利的话,我国成品油出口量可能会大幅增加。
四季度我国柴油出口量或增加
四季度是我国传统用油旺季,尤其是柴油容易出现供应紧张,需要通过加大进口量进行调价。而今年国内柴油需求整体疲弱,市场整体并未出现紧张状况,专家认为后期国内石油公司可能适当加大柴油出口以维持国内油品供需平衡。
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告诉记者,由于国内柴油需求依然低迷,国内石油公司已经申请新增成品油出口配额以调节国内供需状况。新申请的主要是柴油和航空煤油的出口配额,两大集团新配额总量可能超过200万吨。
廖凯舜表示,在拥有充足的出口配额情况下,预计10月份及后期国内柴油出口将大幅增加。其中10月份我国柴油出口量可能达到30万-40万吨。而去年同期我国柴油出口量只有13.24万吨。
除了供需因素之外,成品油进出口的盈利状况也是影响我国成品油进出口量的关键因素。据东方油气网测算,10月1日-10月18日期间,柴油出口价比国内批发价高出192元/吨,汽油出口价比国内批发价要低122元/吨。在这段时间柴油出口具有较大吸引力。
但进入本周以来(10月22日-10月24日),国际油价连续下滑导致新加坡汽柴油价格持续大跌。受此影响,柴油出口价比国内批发价低3元/吨,汽油出口价比国内批发价低613元/吨。
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表示,近几日国际油价出现大跌,新加坡汽柴油价格以及国内汽柴油价格均出现明显下滑。由于国际成品油价格跌幅远大于国内,导致我国油品进出口盈利状况明显改变。但由于目前国内市场供应充裕,对内销售平淡,预计后期柴油出口仍有望增加。
中国成品油大量出口可能性不大
近年来,中国炼油能力快速提升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机构普遍预计,未来中国成品油出口量或将不断增加。但专家认为国内油品大量出口的可能性不大。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报告称,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可能将成为新的成品油出口大国,前提是中国提高炼油能力的计划顺利推进。该报告预测,如果中国推进所有相关计划(炼油能力)且需求增速与IEA的预期一样缓慢的话,那么中国至少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成品油出口大国。对此多位国内专家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中国成为成品油出口大国的一个重要前提,应该是国内油品供应出现严重过剩。"中石油集团一位油品专家告诉记者,从理论上讲,与实际需求相比,我国炼油能力或将出现明显过剩。但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开工率、控制产量等手段来实现国内市场供需的平衡,不太可能出现油品供应严重过剩的情况。
此外,从实际盈利方面来看,成品油大量出口并不能保证获得高收益。
中石油上述专家表示,从上游来看,炼油所需的原油需要大量依靠进口,且原油价格波动较大,成本并不可测。从产品价格来看,目前国际市场上成品油定价主要参照新加坡汽柴油价格定价,我国并不具有代表权,最终的销售价格也不可控。从产品质量来看,目前我国成品油质量与日本、韩国等传统油品出口大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并不具有优势。
"成品油出口可能成为我国调整国内供需一个重要的手段,但可能不适合作为出口创汇的主要依靠产品。"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表示,炼油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我国炼油工业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国内油品供应的安全和稳定。依靠炼油行业作为出口支柱产业并不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向。
王金涛表示,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炼油能力大量提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扩大油品出口。虽然我国炼能整体富裕,但炼厂分布仍需进一步优化。西南、华北和华南地区炼厂分布较少,资源仍存在缺口。根据我国石化行业"十二五"规划指明的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建炼厂主要致力于完善炼油生产力布局。其中提高华中、西南炼油能力,发展以武汉、成都、昆明为核心的中西部内陆石化产业集中区是主要的方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