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十四经要穴主治歌 详解

 昵称w4l7 2012-10-31

作者:启蒙星 | 来自:启蒙星
【出处】 本歌选自《医宗金鉴》,按头、胸腹、背、手、足分部,选148个经穴,以歌的形式突出每穴的主治病症。
(1)头部
【歌诀】
百会主治卒中风,兼治癫痫儿病惊,
大肠下气脱肛病,提补诸阳气上升。
神庭主灸羊痫风,目眩头痛灸脑空,
翳风专剌耳聋病,兼刺瘰疬项下生。
上星通天主鼻渊,息肉痔塞灸能痊,
兼治头风目诸疾,炷如小麦灼相安。
哑门风府只宜刺,中风舌缓不能言,
颈项强急及瘛疭↑①,头风百病与伤寒。
头维主刺头风疼,目痛如脱泪不明,
禁灸随皮三分刺,兼刺攒竹更有功。
率谷酒伤吐痰眩,风池主治肺中寒,
兼治偏正头疼痛,颊车落颊风自痊。
临泣主治鼻不通,眵〓↑②冷泪云翳生,
惊痫反视卒暴厥↑③,日晡↑④发疟胁下疼。
水沟中风口不开,中恶癫痫口眼,
刺治风水头面肿,灸治儿风急慢灾。
承浆主治男七疝,女子瘕聚↑⑤儿紧唇,
偏风不遂刺之效,消渴牙疳↑⑥灸功深。
迎香主刺鼻失臭,兼刺面痒若虫行,
先补后泻三分刺,此穴须知禁火攻。
口眼斜灸地仓,颊肿唇弛牙噤强,
失音不语目不闭,〓动↑⑦视物目〓〓。
听会主治耳聋鸣,兼刺迎香功最灵,
中风瘛疭斜病,牙车脱臼齿根痛。
听宫主治耳聋鸣,晴明攒竹目昏蒙,
迎风流泪皆痒痛,雀目攀睛白翳生。
【注释】
①瘛疭:瘛音赤,同瘈,瘛疭即抽搐。
②眵〓:俗称眼屎。
③暴厥:突然昏厥。
④日晡:午后3~5点。

⑤瘕聚:肿块之类,可散开者。

⑥牙疳:牙龈红肿痛烂。

⑦〓动:眼睑抽动。

【白话解】

百会主治卒中风,兼治癫痫儿病惊,

大肠下气脱肛病,提补诸阳气上升。

百会穴主治突然中风、癫痫病、小儿惊风。百会有升举阳气作用,所以还可治大肠等脏器下垂,脱肛病。

神庭主灸羊痫风,目眩头痛灸脑空,

翳风专刺耳聋病,兼刺瘰疬项下生。

灸神庭穴可治癫痫,灸脑空治头痛、目眩。针刺翳风穴治耳鸣耳聋,以及颈项下生瘰疬(淋巴结核)。

上星通天主鼻渊,息肉痔塞灸能痊,

兼治头风目诸疾,炷如小麦灼相安。

上星穴和通天穴主治鼻渊病(长期流脓性鼻涕和头痛),灸法可治鼻息肉阻塞鼻道。还可治疗头风疼痛,眼的各种病症,使用小如麦粒艾炷灸即可。

哑门风府只宜刺,中风舌缓不能言,

颈项强急及瘛疭 ,头风百病与伤寒。

哑门和风府穴针刺要谨慎,注意方向向下,主治中风失语、头风痛、头摇以及颈项部强硬拘急,全身痉挛抽搐。禁灸。

头维主刺头风疼,目痛如脱泪不明,

禁灸随皮三分剌,兼剌攒竹更有功。

头维穴禁灸,沿皮刺3分,可治头风疼痛、眼痛、流泪、视物不清。如配刺攒竹穴效果更好。

率谷酒伤吐痰眩,风池主治肺中寒,

兼治偏正头疼痛,颊车落颊风自痊。

率谷穴治酒醉头痛、痰多、目眩。风池主治风寒束肺,兼治各种偏正头痛。用颊车穴可治落颊风(下颌脱臼)。

临泣主治鼻不通,眵〓冷泪云翳生,

惊痫反视卒暴厥,日晡发疟胁下疼。

头临泣穴主治鼻不通气,目肿目赤生眼屎,见风流泪,及目生云翳。另外还治惊风、痫证、目上视、突然昏厥、午后发疟疾、胁胁下疼痛。

水沟中风口不开,中恶癫痫口眼。

剌治风水头面肿,灸治儿风急慢灾。

水沟穴主治中风病,口噤、中恶昏迷、癫痫发作、口眼斜,针刺还治疗风水头面水肿,灸治小儿急惊风和慢惊风等症。
承浆主治男七疝,女子瘕聚儿紧唇,

偏风不遂刺之效,消渴牙疳灸功深。

承浆穴主治男子疝气,女子少腹痞块或聚或散,小儿抽风牙关紧急,中风偏瘫也可以针刺有效。消渴病、走马牙疳病可以灸承浆。

迎香主刺鼻失臭,兼剌面痒若虫行,

先补后泻三分刺,此穴须知禁火攻。

针刺迎香穴可治鼻不闻香臭,面部如虫行痒感。针法宜斜刺三分,禁灸。

口眼斜灸地仓,颊肿唇弛牙噤强,

失音不语目不闭,〓动视物目〓〓。

针灸地仓穴可治口眼斜、面颊肿痛、牙关紧闭、目闭不全、眼球〓动,看物不清楚以及失声。

听会主治耳聋鸣,兼剌迎香功最灵,

中风瘛疭斜病,牙车脱臼齿根痛。

听会穴配合迎香可治耳聋耳鸣,口眼斜及痉挛,还可治下颌(牙车即下颌关节部)脱臼,牙痛症。

听宫主治耳聋鸣,晴明攒竹目昏蒙,

迎风流泪皆痒痛,雀目攀晴白翳生。

听宫针灸可治耳聋耳鸣,睛明穴攒竹穴治迎风流泪,目痒、目痛、目生云翳及目视不清。

(2)胸腹部

【歌诀】

膻中穴主灸肺痈,咳嗽痰喘及气瘿↑①,

巨阙九种心疼痛,痰饮吐水息贲↑②宁。

上脘奔豚↑③与伏梁↑④,中脘主治脾胃伤,

兼治脾痛疟痰晕,痞满翻胃尽安康。

水分胀满脐突硬,水道不利灸之良,

神阙百病老虚泻,产胀溲难儿脱肛。

气海主治脐下气,关元诸虚泻浊遗,

中极下元虚寒病,一切痼冷总皆宜。

膺肿乳痈灸乳根,小儿龟胸↑⑤灸亦同,

呕吐吞酸灸日月,大赫专治病遗精。

天枢主灸脾胃伤,脾泻痢疾甚相当,

兼灸鼓胀↑⑥癥瘕↑⑦病,艾火多加病必康。

章门主治痞块病,但灸左边可拔根,

若灸肾积脐下气,两边齐灸自然平。
期门主治奔豚病,上气咳逆胸背痛,

兼治伤寒胁硬痛,热入血室↑⑧刺有功。

带脉主灸一切疝,偏坠木肾↑⑨尽成功,

兼灸妇人浊带下,丹田温暖自然停。

【注释】

①气瘿:颈部肿块,随喜怒加大。类甲状腺肿大。

②息贲:古病名,属肺之积。

③奔豚:古病名,属肾之积。

④伏梁:古病名,属心之积。

⑤龟胸:小儿佝偻病。

⑥鼓胀:腹部水肿胀大。

⑦癥瘕:腹腔内的肿块。

⑧血室:子宫,热入血室为行经时热邪侵入之病。

⑨木肾:病名,指睾丸肿大而不痛。

【白话解】

膻中穴主灸肺痈,咳嗽痰喘及气瘿,

巨阙九种心疼痛,痰饮吐水息贲宁。

膻中穴可针可灸,治疗肺痈初起、咳嗽、痰喘病以及痰气结聚颈下的瘿瘤病。巨阙穴治疗心前区疼痛、痰饮病,及肺之积向上冲的息贲病。

上脘奔豚与伏梁,中脘主治脾胃伤,

兼治脾痛疟痰晕,痞满翻胃尽安康。

上脘穴可治奔豚病气上冲逆和心下有积块的伏梁病。中脘穴主治脾胃受伤所致的胃脘痛、疟疾、痰饮病、眩晕病,以及脘痞翻胃呕吐等症。

水分胀满脐突硬,水道不利灸之良,

神阙百病老虚泻,产胀溲难儿脱肛。

水分穴灸可治腹部水肿、小便不利。灸神阙可治疗各种老年和虚寒性泄泻,产妇小便不利和小儿久泻脱肛病。

气海主治脐下气,关元诸虚泻浊遗,

中极下元虚寒病,一切痼冷总皆宜。

气海穴调补脐下气,关元是补益大穴,治各种因虚而致的泄泻,遗尿,白浊等症。中极也治下焦虚寒病,可针可灸。

膺肿乳痈灸乳根,小儿龟胸灸亦同,

呕吐吞酸灸日月,大赫专治病遗精。

灸乳根可治疗胸膺肿痛,小儿发育不良之龟胸。灸日月可治呕吐吞酸肝胃不和。针灸大赫可治遗精滑泄。

天枢主灸脾胃伤,脾泻痢疾甚相当,
兼灸鼓胀少癥瘕病,艾火多加病必康。

灸治天枢穴可调补脾胃之气,治疗泄泻、痢疾、水臌、腹胀和腹部积块肿瘤病。应该较长时间治疗必有效果。

章门主治痞块病,但灸左边可拔根,

若灸肾积脐下气,两边齐灸自然平。

灸左侧的章门穴可治局部痞块,若治疗肾之积所致脐下气冲向上,则要灸两侧的章门。

期门主治奔豚病,上气咳逆胸背痛,

兼治伤寒胁硬痛,热入血室剌有功。

期门主治下腹气上冲逆的奔豚病,以及咳逆胸背疼痛,胁肋部硬胀、疼痛。针刺期门还治妇女热入血L室,寒热往来,妄见神鬼等症。

带脉主灸一切疝,偏坠木肾尽成功,

兼灸妇人浊带下,丹田温暖自然停。

灸治带脉穴主治疝气、阴囊之病和自带病,一直灸到脐下

丹田部温暖,病自然就好。丹田即关元部分,常灸可保健和治疗腹病。

(3)背部

【歌诀】

腰俞主治腰脊痛,冷痹强急动作难,

腰下至足不仁冷,妇人经病溺赤痊。

至阳专治黄疸病,兼灸痞满喘促声,

命门老虚腰痛症,更治脱肛痔肠风。

膏肓一穴灸劳伤,百损诸虚无不良,

此穴禁针惟宜灸,千金百壮效非常。

大杼主刺身发热,兼刺疟疾咳嗽痰,

神道惟灸背上病,怯怯短气艾火添。

风门主治易感风,风寒痰嗽吐血红,

兼治一切鼻中病,艾火多加嗅自通。

肺俞内伤嗽吐红,兼灸肺痿与肺痈,

小儿龟背亦堪灸,肺气舒通背自平。

膈俞主治胸胁痈,兼灸痰疟痃癖↑①攻,

更治一切失血症,多加艾灼总收功。

肝俞主灸积聚病,兼灸气短语声轻,

更同命门一并灸,能使瞽↑②目重复明。

胆俞主灸胁满呕,惊悸卧睡不能安,

兼灸酒↑③目黄色,面发赤斑灸自痊。
脾俞主灸肠脾胃,吐泻疟痢疸瘕癥,

喘急吐血诸般证,更治婴儿慢脾风↑④。

三焦俞治胀满疼,积块坚硬痛不宁,

更治赤白休息痢↑⑤,刺灸此穴自然轻。

胃俞主治黄疸病,食毕头目即晕眩,

疟疾善饥不能食,艾火多加自可痊。

肾俞主灸下元虚,令人有子效多奇,

兼灸吐血聋腰痛,女疸↑⑥妇带不能遗。

大肠俞治腰脊痛,大小便难此可通,

兼治泄泻痢疾病,先补后泻要分明。

膀胱俞治小便难,少腹胀痛不能安,

更治腰脊强直痛,艾火多添疾自痊。

〓〓主治久疟病,五脏疟灸脏俞平,

意舍主治胁满痛,兼疗呕吐立时宁。

身柱主治羊痫风↑⑦,咳嗽痰喘腰背痛,

长强惟治诸般痔,百劳穴灸汗津津。

【注释】

①痃癖:古病名,脐腹部、胁肋部的癖块(肿块)。

②瞽:瞎也。

③洒疸:因洒引起的黄疸病。

④慢脾风:小儿由于吐泻过度而发生的体弱慢惊风症。

⑤休息痢:慢性时发时止之痢疾,犹阿米巴痢疾。

⑥女疸:因近女色而发黄疸,又名女劳疸。

⑦羊痫风:癫痫大发作状。

【白话解】

腰俞主治腰脊痛,冷痹强急动作难,

腰下至足不仁冷,妇人经病溺赤痊。

腰俞穴主治腰背因受寒疼痛,动作僵硬不舒,腰以下冷及麻木不仁,还治月经病及泌尿系疾病。

至阳专治黄疸病,兼灸痞满喘促声,

命门老虚腰痛症,更治脱肛痔肠风。

至阳穴治黄疸病,灸法可治胸脘痞满咳喘。命门穴常治老年性、虚寒性腰痛症,还治脱肛、痔疮及便泄下血。

膏肓一穴灸劳伤,百损诸虚无不良,

此穴禁针惟宜灸,千金百壮效非常。
用艾灸法灸膏盲穴专治各种虚损证。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灸膏肓穴百壮功效卓著。本穴禁针刺。

大杼主刺身发热,兼刺疟疾咳嗽痰,

神道惟灸背上病,怯怯短气艾火添。

针刺大杼穴可治发热、疟疾、咳嗽、痰多症。灸神道穴可治背部病痛,气短,胆怯等病。

风门主治易感风,风寒痰嗽吐血红,

兼治一切鼻中病,艾火多加嗅自通。

风门穴主治表虚易感冒风寒,咳嗽、痰中带血以及鼻病,用艾灸可以恢复鼻的嗅觉。

肺俞内伤嗽吐红,兼灸肺痿与肺痈,

小儿龟背亦堪灸,肺气舒通背自平。

肺俞穴调肺气,治内伤久嗽、痰中带血。用灸法(慎用)还可治疗肺痿和肺痈初起。坚持灸肺俞还可治疗小儿发育不良之龟背症。肺气通调,体质强壮,其背自平。

膈俞主治胸胁痛,兼灸痰疟痃癖攻,

更治一切失血症,多加艾灼总收功。

膈俞是血会,主治一切失血证,胸胁痛症,疟疾,痰饮,胁肋部、脐腹部痞块积聚。虚性证多用艾灸即有效。

肝俞主灸积聚病,兼灸气短语声轻,

更同命门一并灸,能使瞽目重复明。

肝俞可刺灸,治疗腹内积聚痞块,肝气血不足之短气、声低。、若与命门穴同灸,可以使肓者复明。

胆俞主灸胁满呕,惊悸卧睡不能安,

兼灸酒疸目黄色,面发赤斑灸自痊。

胆俞穴用灸法可治胸胁胀满、呕逆,胆虚而致易惊心悸,睡眠不安。还可用灸法治疗伤酒而致的黄疸病目黄染,颜面发红斑等症。

脾俞主灸肠脾胃,吐泻疟痢疸瘕癥,

喘急吐血诸般证,更治婴儿慢脾风。

灸治脾俞可以调理胃肠和脾胃功能,治疗吐泻,疟疾,痢疾,黄疸,脘腹部的痞块积聚以及脾虚不统血所致的叶血、衄皿,喘证,婴儿慢性疳积、发育不良造成的抽风症。

三焦俞治胀满疼,积块坚硬痛不宁,

更治赤白休息痢,剌灸此穴自然轻。

三焦俞可刺可灸,主治气滞脘腹胀满疼痛,腹部积块疼痛,痢疾下痢赤白,及慢性休息痢。

胃俞主治黄疸病,食毕头目即晕眩,

疟疾善饥不能食,艾火多加自可痊。

胃俞穴主治黄疸,脾胃虚弱之晕眩、不能进食、消化弱,或胃功能亢进之消谷善饥,疟疾等症,常用艾灸法治疗有效。

肾俞主灸下元虚,令人有子效多奇,
兼灸吐血聋腰痛,女疸妇带不能遗。

灸治肾俞穴主治肾气虚所致的不孕症,腰痛,耳聋,吐血;因房劳过度所致的黄疸病(女劳疸)及妇女白带多,尿不利或遗尿,遗精等症。

大肠俞治腰脊痛,大小便难此可通,

兼治泄泻痢疾病,先补后泻要分明。

针灸大肠俞可治疗腰脊部疼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还可治疗各种泄泻和痢疾,手法要注意补泻,宜先补后泻。

膀胱俞治小便难,少腹胀痛不能安,

更治腰脊强直痛,艾火多添疾自痊。

灸膀胱俞可治疗小便不利,少腹胀满疼痛,以及腰脊部僵硬活动不利和疼痛。

〓〓主治久疟病,五脏疟灸脏俞平,

意舍主治胁满痛,兼疗呕吐立时宁。

灸〓〓穴可调脏腑之气,治疗久治不愈的疟疾。意舍穴主治胁肋部胀满疼痛和呕逆症。

身柱主治羊痫风,咳嗽痰喘腰背痛,

长强惟治诸般痔,百劳穴灸汗津律。

身柱穴主治癫痫抽风角弓反张,咳嗽喘、痰多和背腰疼痛。长强穴主要治疗各种痔疮,灸百劳穴可治阳虚多汗、自汗。

(4)手部

【歌诀】

尺泽主刺肺诸疾,绞肠痧↑①痛锁喉风幢↑②,

伤寒热病汗不解,兼刺小儿急慢风。

列缺主治嗽寒痰,偏正头疼治自痊,

男子五淋↑③阴中痛,尿血精出灸便安。

经渠主刺疟寒热,胸背拘急胀满坚,

喉痹咳逆气数欠,呕吐心痛亦可痊。

太渊主刺牙齿病,腕肘无力或疼痛,

兼刺咳嗽风痰疾,偏正头痛无不应。

鱼际主灸牙齿痛,在左灸左右同然,

更刺伤寒汗不出,兼治疟疾方欲寒。

少冲主治心胆虚,怔忡↑④癫狂不可遗,

少商惟针双蛾痹↑⑤,血出喉开功最奇。

少海主刺腋下瘰,漏臂痹痛羊痫风,

灵道主治心疼痛,瘛疭暴↑⑥不出声。

通里主治温热病,无汗懊侬心悸惊,
喉痹苦呕暴瘖哑,妇人经漏过多崩。

神门主治悸怔忡,呆痴中恶恍惚惊,

兼治小儿惊痫证,金针补泻疾安宁。

少府主治久痃疟,肘腋拘急痛引胸,

兼治妇人挺痛痒↑⑦,男子遗尿偏坠↑⑧痛。

曲泽主治心痛惊,身热烦渴肘掣疼,

兼治伤寒呕吐逆,针灸同施立刻宁。

间使主治脾寒证,九种心疼疟渴生,

兼治瘰疬⑨生项下,左右针灸自然平。

内关主刺气块攻,兼灸心胸胁痛疼,

劳热疟疾审补泻,金针抽动立时宁。

痰火胸痛刺劳官,小儿口疮针自轻,

兼刺鹅掌风↑⑩证候,先补后泻效分明。

商阳主刺卒中风,暴仆昏沉痰塞壅,

少商中冲关并少,三棱血出立回生。

三里三间并二间,主治牙痛食物难,

兼治偏风眼目疾,针灸三穴莫教偏。

合谷主治破伤风,痹痛筋急针止疼,

兼治头上诸般病,水肿产难小儿惊。

阳溪主治诸热证,瘾疹↑(11)痂疥亦当针,

头痛牙痛咽喉痛,狂妄惊中见鬼神。

曲池主治中风是,手挛筋急痛痹风,

兼治一切疟疾病,先寒后热自然平。

肩井一穴治仆伤,肘臂难抬浅刺良,

肩髃主治瘫痪疾,手挛肩肿效非常。

少泽主治衄不止,兼治妇人乳肿疼,

大陵一穴何专主,呕血疟疾有奇功。

前谷主治癫痫疾,颈项肩背痛难堪,

更能兼治产无乳,小海喉龈肿痛痊。

腕骨主治臂腕疼,五指诸疾治可平,

后溪能治诸疟疾,能令癫痫渐渐轻。

阳谷主治头面病,手膊诸疾有多般,

兼治痔漏阴痿疾,先针后灸自然痊。

支正穴治七情郁,肘臂十指尽皆挛,
兼治消渴↑(12)饮不止,补泻分明自可安.

液门主治喉龈肿,手臂红肿出血灵,

又治耳聋难得睡,刺入三分补自宁。

中渚主治肢木麻,战振踡挛力不加,

肘臂连肩红肿痛,手背痈毒治不发。

阳池主治消渴病,烦闷口干疟热寒,

兼治折伤手腕痛,持物不得举臂难。

外关主治脏腑热,肘臂胁肋五指疼,

瘰疬结核连胸颈,吐衄不止血妄行。

支沟中恶↑(13)卒心痛,大便不通胁肋疼,

能泻三焦相火盛,兼治血脱晕迷生。

天井主治瘰疬疹,角孙惟主目翳生,

耳门耳聋聤耳↑(14)病,丝竹空穴治头风。

【注释】

①绞肠痧:急性腹痛、叶泻病。

②锁喉风:咽喉肿痛。

③五淋:五种淋证,即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

④怔忡:心气虚,心悸动,害怕发愣。

⑤双蛾痹:双侧扁桃腺肿痛。

⑥瘖:失声。

⑦挺痛痒:指子宫脱垂,外阴痛痒。

⑧偏坠:男子疝气。

⑨瘰疬:颈下淋巴结肿大,结核之类。

⑩鹅掌风:手癣。

(11)瘾疹:荨麻疹。

(12)消渴:即糖尿病之类的疾病。

(13)中恶:病名,冒犯不正之气而昏厥抽搐。

(14)聤耳:中耳炎之类的疾病。

【白话解】

尺泽主刺肺诸疾,绞肠痧痛锁喉风,

伤寒热病汗不解,兼刺小儿急慢风。

毫针刺尺泽或放血,可以治疗肺部外感内伤,咳喘等各种疾患;干霍乱的腹中绞痛、闷乱、脉伏(即绞肠痧);扁桃体急性肿大及咽喉疼痛音哑;外感风寒身热有汗,但症未解;以及小儿急慢惊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