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世间“情”为何物?

 xiongmao007 2012-11-03

前天上午10时许,整个云岩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被前来离婚的村民挤得水泄不通。一名90岁高龄的老人被儿女们用轮椅推着,前往大厅办理离婚手续。据悉,不少人清晨6时就来到登记处门口,等着开门办离婚。(《江南时报》112)

俗话说“宁毁一座庙,不拆一桩婚”。在这场有老有少的“扎堆离婚”中,村民在协议书上“因夫妻俩没有共同语言,感情破裂,经常吵架”成为标准格式,令人啼笑皆非,连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对此无可奈何:为了争取多分房,而忍痛离婚的村民是利益最大化的牺牲品却也着实气人。“离婚”本不该成为争取利益的工具,一纸婚书如此轻易就能牺牲,现代人的生活中,还有什么是不能牺牲的?

其实,新闻中的人们之所以选择离婚,目的很明显,那就是为了多分得一点房子而已。根据《云岩区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确权实施细则》,20118月之前修建的房屋,符合规定予以确权,之后修建的一律不予确权;原则按照“一户一宅”进行确权,每户住宅确权的控制标准为:不超过用地面积13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一户多宅将合并计算面积,但其超过上述标准之外的面积不予确权。正是“一户一宅子“的原则和240平米的限制让群众误读了政策的内容,人们以为离婚后自然会获得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因为离婚后就会变成两户。这是村民最朴实的逻辑,在利益面前,人们为什么能够将婚姻这种原本神圣的东西看作“玩家家”样的游戏?值得叩问。

面对“扎堆离婚”,云岩区许多老人对于自己儿女离婚都忧心忡忡。一位前来离婚的老人说,他宁愿自己和老伴离婚,也不让孩子们离婚,因为他看到过许多“假戏真做”的案例,然而不离婚又可能“吃亏”,这是矛盾和痛苦的抉择。一名90岁高龄的老人被儿女们用轮椅推着,前来办离婚手续。一对结婚仅3个月的夫妇也来办离婚。甚至有一些村民,两代多户举家办离婚。可以想象,父母离婚给孩子心理会造成什么的影响和震荡?民政局一位干部感慨:这是金钱不能弥补的遗憾。事实上,婚姻已被利益腐蚀,市场经济让平凡生活变得更功利化。为了拆迁分房而“假离婚”,鲜明地曝出在金钱面前,感情就是一张纸,一个游戏!这也是一种悲哀!

当人们将自己的感情当成利用的筹码,当“离婚”成为无足挂齿的小事时,我们该去如何反思这种“扎堆离婚”现象?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学者思考本质、研究对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