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堪独自步池塘——读魏承班词《诉衷情》

 堇荼如饴 2012-11-04

那堪独自步池塘——读魏承班词《诉衷情》

(2009-09-19 19:40:10)

银汉云晴玉漏长,蛩声悄画堂。筠簟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   皓月泻寒光,割人肠。那堪独自步池塘,对鸳鸯。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女子独处时的凄凉心境。

    我们来看上片,迢迢银汉,耿耿星河,时间已是很长了。寂静的深夜,只听得蟋蟀的鸣唱。竹席冷,那是心冷;碧窗凉,那是心凉。摇曳的红烛啊,那是替人垂泪到天亮啊!

    这儿写了夜长人不寐的孤寂情怀。

    “长”、“冷”、“凉”、“香”,非同一般的内心感受,显示了该女子心意难平的凄凉境况。

    如果说上片是写室内景物的话,那么下片则是写室外景物了。

    看来小女子在冷闺中难以孤眠,于是起身来到室外,以求借外景,疏散闷气,排遣愁肠。

    “皓月泻寒光”,万里无云,如此良夜,小女子非但不觉得美,反而觉得“割人肠”。奇怪了。可想想也不怪。皓月青光,花前月下,肯定是当年和那个他相会的旧时景物,那时卿卿我我,唱唱和和,说说笑笑,甜甜蜜蜜,该有多少美妙的回忆?可如今,他已不在,只剩下孤月独照,寒光浸人,此情此景,如何不引动愁肠、心如刀绞呢?

    尤其叫人不堪的是,“独步池塘”,偏又碰上一堆鸳鸯。想那鸳鸯尚且如此知恩知爱,人呢?睹此情景,真比“割人肠”,还要叫人不能忍受啊。

    古来写思妇的词很多,但这首词和那些不太一样。

    从风格上来看,它不浓艳,显得清淡明朗,和温飞卿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内容上来看,它主要写主人公的孤凄之感,并不突出“怨”字,而是把“怨”深深地埋藏起来。有点“哀而不怨”的味道。

    词的作者魏承班,许州(河南许昌)人。在前蜀时任驸马都尉、太尉,奢侈骄矜,人多不齿,人品不咋地。但这首词写得还是相当地好。

    那咱就不必因人废词了,还是欣赏欣赏这首词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