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回声》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下,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充满幻想与乐趣的回声。 2、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感受并掌握力度记号“f ”、“p ”,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歌曲中。 3、聆听和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进一步理解和表现歌曲,体会学习的快乐。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师:你能说的亲切点吗?生:老师您好!(亲切的再来一遍师生问好) 2、老师走到讲台一角,离学生远一点,再来师生问好。 师:刚才我们的距离是远了还是近了?原来这样喊可以让声音传得更远。当我们来到云雾缭绕的山顶,面对连绵起伏的群山,我们也用这样的声音和大山打个招呼:歌曲中回声第一遍 二、导入新课 1、难点解决:回声部分 1)师:同学们,这样的声音可传不远,如果是我,我会深吸一口气把声音扬起来(回声第二遍) 2)、师:挥起你的手,把声音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第三遍回声) 3)师:你知道吗?声音有大有小,也就有强有弱,我们的音量变大,力度也就变强,看,(出示f)表示强的力度。激动高兴的心情,师示范,生模仿回声部分。 师:你再听:(老师用弱声来唱回声部分,学生模仿)这个声音相比刚才是强了还是弱了?我们用(出示p)来表示。这一强一弱形成的声音,就好比山谷中,我们的回声一样。回声的力量?(小、弱) 4)师:现在我们来合作一次,我来模仿你们的回声:(用琴弹奏) 5)师:对着大山呼喊,挥起你的手,预备起:(再来一遍难点回声部分)。 师小结:大家表现真好,我们一起在旋律中感受了回声,什么是回声?谁能来说一说?出示:回声解释。 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关于回声的歌。出示题目(只是题目《友谊的回声》插入范唱) 三、新歌教学 (一)熟悉歌词 师:竖起你的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回声发生在什么地方呢? 1、第一遍范唱 生:说歌词(静静湖水边,静静山谷中,静静大海边,静静沙滩上) 师:你能唱着告诉我吗?出示第一乐句两段歌词 学生跟琴唱 师:唱得真好。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你的心情怎样? (生:开心、高兴等等。)怎么表现你现在的心情?(生:我想大喊一声) (二)出示乐谱(第二乐句:我喊一声,喊一声)师:怎么喊?学生尝试喊一声。 5)你听,出现回声了呢,一起来唱一唱(前面已练习)出示回声歌谱。 师:听了你们的演唱,老师很想赞美一下回声(老师唱第三乐句)。为什么说回声是神秘的可爱的呢?(生:回声非常有趣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做游戏)。出示最后一乐句。师:你也来赞美一下回声,学生唱最后一句。 (三)处理歌曲 1、随琴轻唱第一段 1)老师有感情的诵:静静湖水边,静静山谷中,向着大森林,向着高山岭。 师:你们来(学生诵一遍) 师:再积极一点:师示范:向着大森林,向着高山岭。生:模仿一遍。 2)师唱歌曲开头一句:引领学生唱第一段。 3)师:同学们这神秘的回声令人陶醉,再唱:4 2 4 2-·····歌曲最后乐句。 4)加上动作唱一唱好吗?再唱最后一乐句。 5)可爱的回声越传越远,也变得越来越怎么样?(越来越弱)歌词:最后五个字,唱一唱:可爱的回声。注意时值要唱足。 6)把它连起来。最后一个大乐句。 7)师唱:“我喊一声,喊一声”我喊一声,再喊一声,这神秘的回声就在山谷中回荡,再唱“我喊一声,喊一声”。 8)再强调回声的强弱对比:在这儿,我们把回声唱的再强一些。(从回声处到第一段结束) 2、把第一段连起来唱。 师:静静湖水边,预备起:第一段唱毕,老师接唱第二段。 3、学习第二段 1)师:(唱完后)第二段歌词有两个地方与第一段不一样,谁发现了? 生:一名指出不一样的地方。 2)师:真好,请你来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唱一唱这一句:向着天的那一边,向着海的那一岸。(谢谢你,请学生坐下)师唱:向着海的,预备起:·····再来一遍。 3)从头连到此。师:太棒了,把掌声送给自己。 4)师:你们的歌声令我陶醉,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友谊在歌声中传递着,现在把两段歌词连起来,眼睛注意看老师,随伴奏一遍。 4、老师接唱第二乐段(唱完) 师:我们心相印,我们情相通,这就是歌曲第二部分给我们讲述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出示第二乐段乐谱)学生随琴唱。 师:很多同学都在用心歌唱,可是你发现没有哪一句唱得不够好? 生: 重点解决两处:(八分休止符处)师:谁能用动作(可以点头,传递友谊)。 3)师唱:和我心相印和我情相通······一大早,见到亲爱的小伙伴,你会主动打声招呼,你好!你怎么回应?(你好)这是友谊的回声;同学帮助了你,你会说声谢谢,小伙伴会回应你(不用谢)这也是友谊的回声。带着种种心情,我们将歌曲再唱一遍。(随琴演唱) 师:是啊,同学间的友谊伴随我们快乐成长,这就是人间最美好的回声。谁来说说你的感受,简短的一句话就可以。 生:三名。 师:点击出最后图片,并有感情的读出来。 带着你真挚的情感,用歌声传递给每一个人吧。(随伴奏)。 《友谊的回声》教学反思 “音乐课程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音乐实践”。基于这样的音乐理念引导,我对“回声”这一教学内容作了以上教学设计。音乐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与生活中是音乐,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音乐中提炼出生活的本质,将对音乐的认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这是我们音乐课堂上所要追求的。因此,课前我安排了师生表现回声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一熟悉的话题中交流讨论,对原生与回声进行比较,紧紧抓住两个要点达成共识:回声比原声弱,有的学生理解为轻,也可以。回声出现的时间比原声晚。这样的认识过程,学生不仅有兴趣听,而且为后面的聆听作了铺垫。 难点的突破,通过动作来学习弱拍的唱法,淡化知识性讲述。 |
|
来自: binglunnongyi... > 《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