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位于安徽省南部,为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属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与江西省交界。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安徽省林业重点县,祁门红茶、凫峰绿茶主要产地,境内还有号称“华东最后的原始森林”的国家4A级景区牯牛降景区。黄山市牯牛降景区东倚黄山,西接庐山,北邻九华山,南望障公山,总面积6700公倾,主峰大历山海拔1728米。牯牛降属国家自然保护区,山色秀美,风光旖旎,景观自然、古朴、原始,集“奇、幽、险、雄、野、奥”于一身,与黄山、九华山、齐云山、清凉峰构成皖南“五朵金花”。
祁红起源于清代,问世不过百年历史,以前祁门一带只产绿茶。清光绪元年,有个叫余干臣的黟县人,在福建做官后回籍经商,因图红茶厚利,先在至德县尧渡街上设立红茶庄,仿效闽红做法,试制红茶成功。第二年,又到祁门县西路的历口设立分庄,劝导茶农改制红茶,其后又设分庄于祁门闪里。与此同时,祁门南路的贵溪,有个胡元龙的本地人,因绿茶的销路不旺,仿制红茶成功;此后改制红茶遍及祁门城乡。
在春夏两季,茶农们只采鲜嫩茶芽的一芽二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在国外红茶的饮用者比例,比国内要高出许多,加之祁红受到英伦皇家追捧与西方茶文化的饮用习惯的影响,饮用红茶时会搭配牛奶、白兰地等勾兑混合,风味更佳独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