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宛如风去

 上古真人 2012-11-18

 

图片


  有一种植物叫“合欢”,一直想当然的以为那是一种奇异的花,有着绯红的对开的花朵,有着袅娜的茎叶。因为合欢这名字本身就含着浪漫的暗示和幸福的情愫,那么此花定然连接着妩媚与温柔,很夺目很张扬的开在晨露中,开在月光下,给人无限的遐想和美好的希冀。后来,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张合欢的照片,我才知道原来是一种树,而且还是我极为熟悉的树,我的家乡很多,乡邻叫它夜合子,我很诧异的知道它原来竟然有这么一个很温馨很诗意的名字“合欢”。不知道为什么,此后,我总是时时想起它,想起她别致的容颜,尤其是那美丽的花朵。那灿烂于我童年记忆中的美丽花朵一再如云霞般弥漫于我的视野,几乎使我不能旁顾。冥冥中,我似乎觉察到她与我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甚至早就给了我以某种人生的暗示与启迪,只是我一直未能读懂她,而且,因为光阴的流逝,她已经被遗忘在岁月的深处。


 图片

  

       她的树形并不高大,据说也可高达几丈,但我早时所见到的都不伟岸峻拔,乡人既不用作栋梁架屋,又很少用做板材制器,无花的季节里默默的生长于林边水畔,混杂于杂树中多不引人注意,所以,没有人注意他的存在。乡人既不刻意修剪她,也不刻意护佑它,任牧童攀折,任斧钺斫伐。只在开花的季节,人们望一望那秀出于绿叶之上的如丝缕的绯红与粉白相间的花,才吝啬的淡淡的说上一句:夜合子开花真好看。她有在着含羞草一样的叶子,清秀玲珑,当夜幕降临,细碎的叶片也如含羞草被触碰一样合起,如美人微闭眼睫,在星月下做着芳菲的梦,透着一份特别的矜持与羞怯的韵致,让人心生怜爱。每年夏天,当大地是一片绿色的时候,她开出奇异美丽的花来,灿烂妩媚。如同叶子一样昼放夜收,我想这正是乡人称之为夜合子的原因。虽然朴素,但也很切合她的特点。我不知道她怎么会被叫作“合欢”,在意义上多了些象征,带着点直白的浪漫与暧昧,让人想入非非,反倒露出了俗气。



图片

   

   艳阳下,她那历尽寒暑的树冠上总是被装扮得花团锦簇,青绿的叶子那般祥和舒展,清秀而自由,疏密有致,姿影婆娑,花朵亦有一份自由自在,别具妖娆之魅惑。花儿几乎是悬浮在空中,绿叶犹如花儿足下的祥云。我喜欢那平和含蓄的叶子,有着幽雅内敛的风姿;我喜欢那沉静不张扬的花朵,如丝如缕,如烟如梦,妩媚而矜持。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自自然然。花叶清奇,如梦如幻。她有树的骨骼,有花的容颜,有草的灵魂,是树中的娇女,是花中的丈夫,是草中的志士。这就是我家乡随处可见的夜合子,有雅致深趣。我穿越在人生路上,在我远离家乡原离年少之后疲惫的转身,才突然发现,家乡的有那么多群花修竹和槐树桃树,唯让我感怀的竟然是当初熟视无睹的夜合子,给疲惫的奔波于生之途的我以慰藉与鼓励,并告诉我人该这样活。最近,那苍劲的枝干,那婆娑舒展的细叶,那缤纷迷离的花朵一次又一次的在不经意间灿烂我的视野和心空。


图片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当我一再寻思的时候,我惊异的发现她很想我认识的一个人。而这种“像”显然与“合欢”这个容易让人产生定向联想的名字无关,大概可以叫做“此恨无关风月”吧。那人是一棵安静的站在丛林边的开花的树。她微笑的看着这个俗云翻转的世界,既不嘲弄,也不献媚;她淡定的看着芸芸众生的匆匆脚步,既不随波逐流也不愤世嫉俗。她行走在人群之中而生活在人群之外,跟这个世界,她能始终保持着一种不离不弃若即若离的距离,所以她活得更清丽更快乐。比起我这个彳亍于人群的边缘却又牵手尘世、脚踩泥泞却又眼望远山的人要更为高明和智慧。那发自灵魂深处的快乐可以在刹那间照亮人灰暗的心空。在种种诱惑中,保持着内心的淡定平和和简约,活得自然、本真、笃定、从容,心里一片纯净如朝露,面容微笑如春花,她让生活在别处的人有了安慰和支持。这种安慰与支持正如夜合子所给我的。

 

图片

     安安静静的真性情,这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情怀,一种古典的诗意,走近她,顿觉有暗香盈袖。也许这就是她深谙了这种花对生命的诠释吧。琴心而剑胆,柔弱而坚强,随意而笃定。不去惊扰世事的繁杂,在阳光下微笑,在夜幕中酣眠,就那么从容淡定的开放,美丽却并不炫耀,妖娆却不媚俗,清逸而不浓郁,淡然而不孤傲。在这喧嚣的尘世中,如空谷幽兰般演绎着自我的人生,让这个浮世有了一缕可人的不耀眼的光亮。闲看岁月轮回,卧听时光流走。是树,却不睥睨众生;是花,却不献媚邀宠;是草,却不自怨自艾。以一份洒脱恬淡的心态来面对喧嚣的红尘,以优雅从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云卷云舒。这种飘逸的行走的姿态,既不是冷漠的拒斥、无奈的固守,也不是矫情的展示,它来自于清雅明净、高远绝尘的情怀,玄奥的人生哲理被她不经意的参破。这种境界也许难以企及,但是我们不妨走在追求这种境界的路上。


                   图片    


       宛如花开,宛如花落,宛如风来,宛如风去一样自然。一直惦记着合欢树后面那一片葱绿的麦苗和金黄的油菜花,今天,当晚风一如既往的殷勤探望的时候,我卸掉了一天的重负,终于又能徜徉于那曲折如柔肠的阡陌之中了。不久前金黄的油菜花、麦苗的翠绿居然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但大地并不因此显得萧索,恰恰是满目的生机与希望,细长的菜角、满眼的麦苗都已是一片微黄,空气中漂浮着成熟的气息,让你感到不远的收成,于是,我异常羡慕起农人,他们是快乐的,他们的快乐就来自朴素的并不遥远的希望,一粒种子完成生命的轮回并不会让农人期待很久,黑亮亮的种子,青葱的菜苗,金黄的花朵,饱满的菜角,再到一片金黄与芳香,它会时时会给你惊喜,只要你愿意,你每天走上田头去看看,它都会向你展示全新的面孔,给你一个甜甜的笑靥,生动可爱,充满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只有面对宽厚慷慨的大地,面对轮回不已的谷物,时光的流转才不会让你心生悲怆。


图片

    它会给你一个实实在在的承诺,它会让你会感到时光的温情和回馈的丰厚。我坚信农人是快乐的,从他们淳朴的面庞可以看出,从他们沉稳悠闲的步伐可以看出,从他们仁厚的目光可以看出,从他们源自心灵深处的笑容可以看出。我这样说很容易被讥为矫情,但惟有我自己最清楚,脚下有大地、头顶有蓝天、手中有锄头是怎样是一种真实而不乏乐趣的生活,因为我更多的时候,是恐慌的发现自己无法知道自己身在何方,我找不到耕耘的地方,也不知道该撒下何种种子,所以我无法奢望收获绿色。一个人连幻想的自信都没有的时候,他就只有置身峡谷幽壑般的怖惧与忐忑了。我来自农人的家庭,世世代代在土地中寻找生存的依托,但我不愿意重复上辈的轨迹,于是我在一番奔突之后,成了一个教书匠,每天在讲台前一脸深沉的评说孔子庄子,每天在电脑前敲着智能ABC,但似乎并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看不出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有时真觉得自己像极那个可怜西西弗斯。

图片

    大约正是因了这一点,在后来的生活中我常常忍不住要回望父辈的生活,回望农人的生活,并心生羡慕与感恩,我留恋羡慕而又不愿意真正的走回,这又是人生的一个悖谬所在。耕耘、稼穑,躬耕于大地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面对这新翻的泥土,呼吸着泥土的气息,疲惫会慢慢消融,目睹着手植的禾苗一日一日茁壮起来的,心中定会流淌着疼爱与希冀,再多的辛劳也会化为快慰。我曾经对农人心怀悲悯,悲悯他们生存的艰难,然而现在,我发现我早已经没有悲悯的资格,我更多的是把悲悯留给了自己,因为自己在阡陌中走出,步入了另一个丛林,不自觉的失去了人性中许多原始而厚重的东西,比如质朴,比如智慧,比如宽厚,比如简单而快乐的心境,比如打量这个世界的纯净透明的目光。沿途的行囊里,却莫名其妙的装入了猜疑、复杂,困惑和永无止息的欲望,囊橐越来越沉重,还要自以为是的虔诚的背负着它,走得步履艰难还要故作优雅。

 

图片

  有些东西的失落便注定无法找回,怀拥着一颗早已不再纯净的心再去寻找纯净往往是滑稽而徒劳的,但寻找或许可以姑且让它不再继续蒙垢;有些东西仍在疲惫的固守着,自己都怀疑固守的时间和意义,却依旧缺乏舍弃的明智和勇气。我有时想,也许我们要比农人活得优雅些、清闲些,也许体面些,但我们并没有获得农人那样的真正的快乐,我们一边从那里杀出一条生路,破城而出,又深情款款的回望,我们可以回望赞美向往,但我们决没有重返的决绝,极少有人能迈出重返的步伐,因为有许多有形无形的东西牵扯住了我们的目光、我们的脚步。世界总是只有一半人活得快乐、幸福,因为幸福的人永远在我们的对面,地球永远也只有一半是美的,因为风景只在别处。幸福永远微笑着在我们的对面眨着诡秘的眼,眼中略带嘲弄。我们一边把绿野田畴大地晚风关在门外,一边在狭小拥挤的房间里摆上山水小品,挂上水墨字画。

 

图片

    我们一边留恋大自然的春华秋实,一边挂上厚厚的窗帘,用空调营造出和煦的春天,我总是担心,人若总是徘徊在四壁之间,是不是很容易活的虚假不真实?是不是很容易活得狭隘不开阔?也许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人类应该有一种东西恒在,它应该是一种原始的也是最持久的、朴素也是最绚烂的、最愚拙也是最智慧的、最平凡也是最崇高的情怀,应该是一种与自然同呼吸共休戚的真诚志趣。行走在坚实的土地上,呼吸大地的气息、呼吸禾苗和草花的芳香,任晚风拂过额头,人的心灵定是安顿而平和的。所以,我对农人,更多的是敬畏,我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许多原始命题的答案,让我在人生困境中有了挣扎的勇气和匍匐的方向。此时,有人从我的身边走过,奇怪的看了看我,又继续走他的路,我沿着他行走的方向望去,朦胧于雾霭中的村墟居然有一股久违了的炊烟在竹林外缭绕。不禁感慨,现实总是无情的提醒你,很多常见的东西越来越稀少了,很多熟悉的东西越来越陌生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