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让老翁当刘翔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1-18
莫让老翁当刘翔
魏海波
  魏海波

  晚饭后散步时,我常常能看到几个年近九旬的老翁,走起路来跌跌撞撞,常要小辈搀扶。但是我惊奇地发现,他们每每在过路口时,不知从哪来的动力,居然能健步如飞、连奔带跑地冲过红绿灯。我不得不好奇地问老翁,您哪儿来这么大的精神头?他苦笑地对我说:“这儿的绿灯亮的时间太短,我不加快速度根本过不去。”我仔细地观察了徐汇区和长宁区的部分路口,自己也模仿老年人的步伐实地演练过,发现不止一个路口,不仅老年,就是青壮年也得以小跑的速度奔跑。尤其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过路口时,尽管流一身臭汗,还是恨不得生就“刘翔”那样百米跨栏的速度,否则只能望路兴叹。

  在国内大城市,对老年人来说,“过马路难”已经是人人皆知的现象,且不说国内的汽车看到红灯依然可以小转弯,而且百分之八九十的司机完全没有行人优先的意识和习惯。所以老人在过马路时,看到绿灯也不敢贸然起步,先得像侦察兵一样,左右观察,打量一番,才敢准备冲刺。

  但是,除了无视行人优先的汽车之外,还有难以数清的摩托车、助动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专用车和自行车,常常无视红灯,横冲直撞令老年人无法招架,所以老年人的很多交通事故往往发生在斑马线上。

  老年人毕竟不是刘翔,要让他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过交通要道,确实太难。据统计本市65岁以上的老人已达 235万,占本市常驻人口的 16.6 %,值得注意的是,本市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到2030年本市65岁以上老人占常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0%,上海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老龄化城市。

  既然老龄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我们当然得研究一系列老龄化社会对策,诸如养老金制度的改革、老年社区的建设、老人设施的完善和建全,都应当是各级领导、各级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

  换句通俗的话说,我们现在不考虑这些问题,我们自己就会身受其害。不管你地位有多高,不管你掌握了多少亿的财富,你都无法回避你也要成为老人的这样一个生理规律。

  谈到老人设施的完善,城市的交通路口,红绿灯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首先,红灯亮的时候汽车是不允许小转弯的;其次,汽车必须是礼让行人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行人不至于被右转弯的车辆冲撞。他们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参考。他们在设置红绿灯的时间时,往往骋请专业交通科研机构对该路口人流量进行长达三个月到半年的测量、统计、调查,之后,才确定红绿灯的通行时间。而且这个时间是根据节假日、早、中、晚以及一年四季的变化而调整的。这样的设置本身已经很人性化了,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每年根据居民的反映而进行调整。

  而我们的绝大部分路口,从早到晚红绿灯的时间是固定的。这样的设置固然简单,但是,它恰恰没有考虑到居民出行的需要,也忽略了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既然,我们人人都要变老,现在也没有什么奇方妙药让老人变成刘翔,为什么不能为我们的父母们,也是为明天的我们自己多考虑一些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