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艺不精为何被说成是三脚猫功夫

 杂货店伙计 2012-11-20

 

 

 

 

技艺不精为何被说成是三脚猫功夫

 

 

 

    三脚猫名词的来源:据现在资料记载,“三脚猫”最早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集》:“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按非熊即飞熊,姜尚的号,渭水飞熊本指姜尚。文中讽只有三条腿的猫,却被人当成飞熊。

 

    此为关于三脚一词现在史料的最早记载。

 

    三脚猫怎么成为功夫的代名词:有两个民间传奇故事,分别发生在上海和扬州,下边是原文摘录:

 

    1、扬州的三脚猫功夫来源:“三脚猫”这一俗语在扬州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但这个俗语并不是扬州土生土长的,因为在在江浙沪的很多地区都有类似的说法。关于这一俗语的来历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在清代光绪年间,有一武林高手经常在上海十六铺江边卖艺,他十八般兵器无所不精,最后一招即提举起江边的铁锚当中做武器表演。艺人走后,许多人即上前试提铁锚,但均败下阵来。铁锚有三只脚,于是,人们便戏称某种技艺懂而不精的人为“三脚铁锚”,后简称为“三脚锚”。“锚”、“猫”谐音,日久,“三脚锚”居然讹传为“三脚猫”了。

  

    2、上海的三脚猫功夫来源:上海人的“三脚猫”非真猫也,盖言其人凡事仅略知皮毛,并无真实本领,如猫之仅生三足,虽具猫形,而残缺不全,究竟不像个东西。何以不说“三脚狗”、“三脚羊”呢?这问题大堪研究,据老上海说“猫”系“锚”字之讹,“三脚猫”也有一个小小的典故:大概是四五十年以前的故事,上海南码头来了一艘走江湖的船,船上有一位白发老拳师,每日即在江边旷场上卖武艺,他除了使枪弄棒以外,还有一种绝技,能将他船上的两个铁锚当作兵器,每锚足有五六十斤重量,他能舞动如飞,当时哄动上海社会,都要去看白发老头的“三脚锚”,(小船上的锚都是只有三只脚),白发老翁在南市停留了年余,便开船他去,而“三脚锚”名词已传遍人口。以后就成了练功夫的专名,此人能够拳术,便说他“懂得一点三脚锚”。

 

   由此,三脚猫遍被形容来懂点功夫了。

 

   那三只猫功夫怎么就变成了技艺不精,武功不强呢。经过前边的解释,三脚猫和三脚猫功夫,已经被中国人所知晓了。而在历史的长河演变中,三脚猫功夫逐渐变成了学艺不精、武功不强的代名词。这里也有故事。

 

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载:“嘉靖间,南京神乐观有三脚猫一头,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猫的专职,“三脚猫”的本职技能很不错,却“走不成步”,所以“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就这样,“三脚猫 ”一词成了做事技艺不精的意思了,并一直沿用到今。

 

   “三脚猫”到了现在,可作“皮毛”解,常用“三脚猫”来形容那些在技艺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已有了藐视之意。可见此词,只可在好友互开玩笑时使用了,其他场合人物,还是少用不用为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