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菊

 chh71 2012-11-20

亚菊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亚菊

亚菊

亚菊
  科属:菊科亚菊属
  学名: Ajania pallasiana
  产地:我国新疆
  生长习性:生于河边石缝中,海拔3200米。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通常不分枝,被贴伏的短柔毛,但上部及花序枝及花梗上的毛较多。中部茎叶卵形,长椭圆形或菱形,长2-4厘米,宽1-2.5厘米,二回掌状或不规则二回掌式羽状3-5裂。一回全裂,二回为深裂。末回裂片披针形。茎上部叶常羽状分裂或3裂。基生叶和下部茎叶花期枯萎脱落。全部叶有柄,柄长0.5-1厘米,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或有极稀疏的短柔毛,下面白色或灰白色,被密厚的顺向贴伏的短柔毛。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疏松或紧密的复伞房花序。总苞宽钟状,直径6-7毫米。总苞片4层,外层长椭圆形,长2.5-3毫米,中内层长卵形,长约4毫米。全部苞片有光泽,淡麦秆黄色,边缘无色透明宽膜质,而外层苞片顶端有半透明蜡质扩大的圆形附属物。边缘雌花约3个,花冠与两性花花冠同形,管状,长3.5毫米,顶端5齿裂。雌花与两性花花冠全部黄色,外面有腺点。瘦果长1.8毫米。花果期8-9月。

编辑本段栽培繁殖

  分株或扦插繁殖。梅雨季节扦插易霉烂,最好在秋季进行。分株繁殖在早春或秋季进行,每3年分栽一次。植株在夏季高温时易成丛枯死;不宜在林下或林缘种植,雨滴将使叶片易得灰霉病,严重时成片枯死。

亚菊

亚菊(5张)

编辑本段园林用途

  观花观叶喜光地被植物。布置花坛、花境或岩石园;也可在草坪中成片种植。

编辑本段病虫害防治

  亚菊枯萎病又名疫病,是亚菊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病率不高,但危害大,植株遭此病害侵染后,很快萎蔫枯死。发病初期,地上部顶端生长缓慢,一个分枝或数个变为淡灰色,失去光泽。发病后期,枝条萎蔫下垂,最后枯萎,叶片颜色变淡。常常是植株的一侧枯萎明显。幼株受害时,造成畸形。解剖病茎,可以看到维管束中有变褐色的条纹,条纹从根部一直扩散到茎的最上部。从下向上逐渐变淡。引起病害的主要原因是病原细菌在病残件中及土壤存活,来年随工具再修剪,摘心及搬运中扩散,自植株伤口侵入。病害发生最适合温度为27~32度,湿度90%~100%.温度15度以下,湿度低于80%时病害很少发生。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该病发生严重。[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亚菊(5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