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次质量检测反思

 天雷教育 2012-11-20
                                                      第二次质量检测反思
                                                              sunjian的思品教育博客    
                                                                        2008-12-26    
  
     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各科、各班的成绩已经出来,我所任教的班级成绩、自己的班成绩都是一般,经过自己分析试卷、分析学生、分析自己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思品质量检测试题的难度适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对学生能力的运用考查,达到了质量检测的目的。本次思想品德质量检测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三种类型,本次质量检测题每种题型都以时事热点材料为背景,结合材料回答相应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宽泛,注重基础,突出重点;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体现教育性注重个性体验,体现开放性关注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注重联系当地实际、具有地方性;命题新颖灵巧、生动活泼。本次时间为50分钟,比第一次少了10分钟,对于学生来说时间上比较紧迫,这次很多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的分值相对比较低,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上的真实水平并没有如实的展示出来。

二、分析学生

   学生在选择题方面做的比较好一点,每个班15分满分的同学在1/3左右,这说明学生在做题方面能做到认真审题,做题比较仔细。在简答题方面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多了,第16小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难度适中,绝大部分学生对此题的问法没有理解到位,出现乱答题现象、好的同学分析的方向正确,但在组织答案方面不够具体全面。此题学生十分比较严重,反映出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方面不够好。第17小题学生做的比较好一点。材料分析题中第18小题中关于对奥运会三大理念理解的考查,学生前两问做的比较好,但第三问、四问失分多。第19小题是学生十分较多的题,第一问学生不知道答什么,学生对此种类型的题目的不熟悉。第二问比较简单,但学生很多没做完,造成失分严重。

三、分析失分原因

   1、认真审题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强。

   2、思维能力不强,不能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3、部分考生答题技巧仍较欠缺。

   4、对时政的关注度不够

   5、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或者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四、自身原因分析

    在时间上的减少没有告诉学生,当然我是为了真正把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为下一步复习准备第一手的学生资料。所以学生很多不适应,出现很多学生没有完成试卷,从而出现分数普遍较低。自己存在对学生要求还不够严格,可能一部分自制力差的同学出现成绩下滑严重。我班中自始至终进度慢,老师提不起速来,学生复习进度慢,时间上保证不了,这次我们六班学生政治成绩仍然没有上来,不过我认为期末成绩差不了,我的想法先让三大主课赶上,理化赶上,政治能好赶点,总归学生下上力期末还是能赶上的。

五、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1、教学中应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旧的教学观念.真正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

   2、抓好基础知识落实,强化知识渗透

    “能力测试”并非无本之木,其一切都是以学科的知识与能力为基础。因此.首先必须重视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搞好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之后再注意加强向相关学科的渗透,达到真正综合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围绕国内外重大时事思品、社会热点问题命题始终是命题的重要特点,以这些重要内容为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方法。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通过寻找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空间.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4、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

    基础知识不牢固然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但思维不活跃,能力不强却是学生获得不了高分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能力就成为今后复习、备考的重点课题。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在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欠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法,做到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相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