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备课制度

 劳动者2010 2012-11-21
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实施教学的过程。为了使教师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化,全面落实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目标,切实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备课的作用,特提出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备课要求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须持教案上课。
2、备课前:
⑴弄清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课文的知识结构、例题、习题的编排意图,以及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⑵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和思想状况。
⑶教师必须阅读和查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资料中获取新的教学信息,求得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3、备课中:
⑴教师要理清教学思路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⑵从教师的直接经验和社会生活出发选择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多设计有利于学生研究与思考的教学情景和问题情景,体现出学习方法的指导。
⑶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的学习需要。教学内容的处理,要在科学、合理以及符合学生实际状况下鼓励教师突破书本,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和组合。
4、备课后,要理顺和简化教学思路,抓筋抓点:
⑴进行教具、学具、课件及学生学习资料的准备。
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总结得失,并对后续教学作适当调整。
二、 教案书写:
1、教案是体现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的有效方式,教案的书写格式通常由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七部分组成的。
⑴学习目标:①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③情感目标。
⑵认知水平:指学生以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水平。
⑶重难点、易错点分析。
⑷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五个内容。
①教学程序: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
②教师引导:学习铺垫材料,教师在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指导、问题情景的创设等。
③学生活动:学法要求,学习活动形式。
④结    语:概念、方法、研究结果、结论。
⑤练习设计:题型,层次要求,练习形式。
⑸板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知识概要和它们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⑹教学反思:抓住成功与失败寻找原因,对教与学的精妙之处给予记录。
2、提倡对教科书的圈圈、点点或在课文中的补充、插入,把教案的思想和方法直接反映在课堂上。
3、教案书写都有一个从繁到简的过程。(分层管理)
①教龄在10年以内的年轻教师,必须写详案
②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校科研小组教师,必须写体现课题的教案
45岁以上的教师可以写简案,但教案必须完整,教法、学法要有充分的体现。
三、备课管理
1、假期备课可超前一周,平常备课超前3-4课时为宜(一周课时不到三课时时超前一周)。
2、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各年级备课组要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可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备课小组成员根据本学期的教材,可以电子备课的形式,分担一至两个单元的备课任务,实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其他教师在他人的教案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与本班学生的特点,把修改的意见写在自己的备注栏内。修改意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总的设计思路是否符合我的学生?2、我的学生还会在课堂中出现哪些问题?我将如何解决?3、本教案的哪几个环节使我得到启示,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后反思也应有自己的个性。
3、组长每月中期对组员的备课进行检查,学生作业进行抽查。并做好记载;
4、学校月末以月考核形式对教师的备课进行详查,学生作业进行抽查。每月由教研组长收齐教案、学生作业上交教导处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