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名家:弘仁

 七紫 2012-11-28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弘仁(1610-1664)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僧。出家后,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他兼工诗书,爱写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属“黄山派”,又是“新安画派”的领袖。弘仁的个人思想与政局变迁关系密切,因而在诗画中常有流露。出家为僧后,云游四方,十余年中足迹遍大江南北。其艺术的可贵处在于:既尊传统,又主创新,所谓师法自然,独辟蹊径,是他艺术思想的核心。曾有诗云:“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藜;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说明他不甘囿于先入藩篱,勇于常变。此种艺术境界,除石涛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故后世有独创性的艺术家对都倍为尊重。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峭壁竹梅

款识:渐江学人。印鉴:弘仁、渐江僧

题跋:一、弘仁字渐江,休宁人。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前明诸生,甲申后为僧,尝居齐云,工诗文,山水,师倪云林。新安画家多宗清閟法者,盖渐师道先路也。没后,友人于其葊种梅数百本,因称为梅花古衲。余每爱其手迹,层崖陡壑、伟峻沉厚,非若世之疏竹枯株者比也。笠檐书。印鉴:汪、野。二、峭壁凌清溪,高寒自终古。梅竹有贞性,咫尺精灵聚。同心托嵁巗,根株互相抚。所以君子交,不与尘凡伍。中江袁启旭。

《峭壁竹梅》构图简致,古风流韵,禅宗奥旨,意境高远。全幅左大半留白、右侧画峭壁,中仅以一枝老干连接,经营布局极见功力。其代表性的艺术元素如峭壁、梅花、钩竹等具全,充分展现了这位画僧的艺术面貌。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山岚松风  水墨纸本                      峭壁孤松  立轴 设色纸本 1651年作

清代山水画欣赏(一)

黄海松石图   纸本淡设色 1660年作

弘仁虽继承宋元,但又有鲜明的自家面貌。可谓取宋人精谨而去其刻划繁缛,融元人笔墨而强其结构风骨,形成了自己刚正、平实、清醇、蕴藉的艺术风格。此图取黄山一景,突出山之陡峭,但构图重心偏向左面,右面以两峰头与之呼应,石之凹凸处略施淡墨烘染,以加强其厚重感。虬松横出石隙,突出山之险峻。画家以渴笔焦墨勾皴层岩,以浓润的细笔写树,风格冷峻劲峭。自识“黄海松石。为文翁先生写,弘仁”。左下署“庚子”年款。按庚子为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作者时年五十一岁。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江边独棹  立轴 水墨纸本 1637年作

款识:1.淡山如客树如禅,意到无声各杳然。落笔不知谁是画,和身都入水精天,丁丑六月于水香庵,渐江。印鉴:弘仁之印

明末清初,在安徽徽州地区,形成了一个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山水画流派—新安派,画家多为明末遗民,主要继承元代倪瓒画风,弘仁即为此派领袖,他与同郡的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合称“海阳四家”,与石涛、朱耷、石溪并称“清初四僧”。

弘仁,擅长山水,初从宋人入手,后学元四家,尤受倪瓒影响,以瘦劲简淡的笔墨,表现幽僻萧疏的景致,传达冷逸秀峻的格调。同时他亦十分重视师法造化,经常游历黄山、雁荡、白岳等名山,作品多以黄山白岳为胜,尤以黄山著称。此幅山水是弘仁学倪瓒的山水画,从中既可看出弘仁对倪瓒的醉心,亦透露出独特的追求,画面与景色基本遵循倪瓒画的程序,近景坡岸古树,中景一片空白,是为水的世界,后为远山。豁出寥廓天宇,境界荒凉空寂。所不同者,倪瓒画中多不见人,而此中江上有一小舟,舟上尚有高士独坐。诚如作者自题,人和自然完全交融成一体了。瘦硬的笔法,简淡的墨色似倪瓒,然笔墨已显刚健,顿挫转折也较多,勾勒中并有皴擦,树石勾皴多有渲染,这些都是弘仁的个人风貌。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冈陵图卷  1639年作弘仁、李永昌、汪度、刘上延、孙逸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格庵山水合锦卷  手卷 水墨纸本 1651年作

清代山水画欣赏(一)

枯槎短荻图

此图所绘为弘仁的诗友香士的书斋。简陋的茅舍与阵设衬托出主人品格的高洁与孤傲,虚堂静敞,门外二树枯槎直指苍穹,一湾清浅的溪流江集成潭,环绕在高低错落的岩石间,水波不兴,犹如主人不逐名利的平淡心境。石边,水际短荻丛生,清润可爱,为这幽寂的贫士生活增添了几许生趣。前景池环石抱,池边岩石用棱角分明的直线、横线空勾,几无皴染,池水用大片的留白来表达,不擦一笔,塘侧,几丛芦花迎风而立,笔致柔婉。不远处野屋一椽,亦用直线勾划,线条规整、细劲,屋内空寂无人,两株古槎高耸屋前,枝疏叶落,给人以纯净,空漠之感。远处大片空白,不着一笔,似天、似水或水天一色,显得空明、悠远。整幅画墨色枯淡,用笔简疏,无大块点染,无跃动的笔触,一股洁净、冷寂、清逸之气从纸上溢出。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林樾寻梅图  立轴设色纸本 1658年作

题识:惠应寺林樾荒古,游屐罕通。元美居士渊穆爱静,停装偃息其中,许子逢尧与俱焉。良友异乡昕夕相对,信足乐也。学人探梅南郊,移筇过访集言两日,颇洽清欢。隔畦普照,海化火逢老导。余至前又出近所作梅花诗歌咏其下,意兴酣适。俄而,夕阳在山,天风拂拂竹影琳宫荡为金碧。生平游事于此轶畅。别归涂此用赠元翁以志一时良遘。戊戌二月初旬,渐江学人弘仁。钤印:弘仁、渐江僧

此图写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梅岗的惠应寺景色,款署“戊戌二月初旬”,戊戌为顺治十五年(1658),渐江年四十九岁。据《弘仁年表》记录,这一年春天,弘仁在南京宿惠应寺。画面构图巧妙,山水环抱,大出古人畦径。用笔简约,林木萧疏,屋宇清樾,人物传神,为渐江中晚年的佳作。与此类似的作品如:五十一岁时画的《黄山天都峰图》及《黄海松石图》、《陶庵图》等可以看出,这时他的艺术风格已十分成熟,笔墨简洁、清刚、纯净,主要用线条空勾,以大小几何体造形,极少皴擦,因而冰冷宁静的气氛特强。在艺术上已达到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高峰。

渐江的画代表了真正的山林之士和遗民画的最高水平,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几乎没有第二人能和他并比。周亮工《读画录》:“收藏家以无渐江画为“恨事”,江南人家则以有无渐江画定雅俗”。渐江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清逸刚淳。“闲静简远”、“胸无纤尘”是古代画家最向往的境界,也是古人认为最美最高的风格。弘仁画最足当之。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雨余柳色图  纸本墨笔 1656年作 纵84.4厘米 横45.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化高远为平远、深远。江渚遥岑,水波不兴,山体坚凝,村舍掩映。山石结构严谨而用笔松灵,墨色滋润,呈现出一派春柳又绿江南岸的清新气息。自识“雨余復雨鹃声急,能不于斯感暮春。花事既零吟莫倦,松风还可慰宵晨。为闲止社兄写意于丰溪书舍,丙申三月渐江仁”。钤“弘仁”朱文圆印。另钤“润州戴植字培之鉴藏书画章”朱文印。丙申为顺治十三年,公元一六五六年,作者时年四十七岁。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断崖流水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656年作       湖山平远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659年作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丰溪秋色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此幅山水笔墨取法於倪、黄之间,而自具面目。山石尚简,用乾笔淡墨勾勒,线条爽利,转折处或圆转露棱角,少皴擦而有山石方硬的形体,局精密,结构严谨,而无板滞之感,得风神懒散、气韵荒寒奇致。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南华高致图  立轴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林泉图   纸本设色 1659年作 纵89.4厘米横41.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弘仁的艺术造诣固然与他师法古人和得心造化分不开,但他能独得倪瓒和黄山骨质,导“黄山画派”之先河,标新帜于艺苑,究其因,是其思想品格和人生操守的写照。《林泉图》意境十分清幽,恍如世外桃园。江中巨礁上虬枝恣肆飘逸,迎风微荡;占据画面中心的是以简笔勾画的山石,同样用笔寥寥而意蕴跃然,是具有典型弘仁风格的山水佳作。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松壑清泉图

弘仁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他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被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弘仁出身贫寒人家,性格孤僻,他是明末秀才,明亡后,他希望能抵抗清朝,于是离开安徽歙县,去了福建,后来在武夷山出家为僧。

弘仁很推崇元朝画家倪瓒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也相当简洁,笔墨苍劲整洁,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但相比倪瓒,他的画没有那么荒凉,多一些清新的感觉。这幅《松壑清泉图》用干笔淡墨勾勒,线条简练,转折处有棱角,岩石中的松树疏朗清丽,大山斜立,山转水流,画面相当生动,富有自然意趣。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松石居图  水墨纸本 1658年作          深山幽居图  立轴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天都峰图  纸本设色 1660年作 纵307.5厘米横99.6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有人曾称:“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得黄山之质,也就是得黄山之骨,而这质骨,也正是渐江和尚不肯随世俯仰,视腴媚如仇,惜名节于慎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禀赋刚正,志操清亮这一人品的写照和表征。千古文章根肺腑,画道亦然。此画近景二古松虬曲扭结,中景陡峭直插云天,笔法松秀,山石棱角方硬,行笔极清劲,笔笔清晰可见。山迎阳一面浓墨勾皴,不加罩染,稍后染以淡墨,托出了主峰的体积感。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桃源寻纵  立轴 纸本 1657年作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山居图  设色纸本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松溪石壁图  1656年作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弘仁明亡后出家为僧,以画黄山著称,为新安画派奠基人。作品笔墨苍劲整洁,设色淡雅,多干笔焦墨,营造出清寂冷逸的山川画面,寓伟峻沉重于清淡简远之中,意趣高洁。画面右上作者自题“浙江学人寄伯行居士“。整体画面,格调高古清雅,有宋元之遗风浓重的残留在画面当中.加之渐江本身自有的人文修养及情怀.似整副山水有了非凡的境界,意境幽远.布局稳中求胜,险象环生,意味深长.的确是画论中所谓的:一副好画不光有笔墨.重要的是观画者能体会到:"可观,可游,可居."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莲花峰图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山水  设色纸本                                 寒林图  立轴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西岩松雪图  纸本设色 1661年作 纵192.2厘米横104.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表面看,四位画僧中,弘仁要算是一个出家后与尘世脱离得最彻底的,他涵养深厚,出家后,每日挂瓢拽杖,芒鞋羁旅,或长日静坐空潭,或月夜孤啸危岫,俨然一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西岩松雪图》画大山兀立,山石如刀削般险峻而清朗,岩石上的偃松则冷竣静寂,整幅作品,布局精密,结构严谨,而无板滞之感,得风神懒散、气韵荒寒的奇致。山石尚简,用干笔淡墨勾勒,线条爽利,转折处或圆转或露棱角,少皴擦而有山石方硬的形体。弘仁的山水画最初学习宋人,后来师法倪瓒和董其昌,在这件作品中看到倪、董二家风格踪迹的同时,更多的是看到作者的自家面貌。图上题款为:“西岩松雪,辛丑春为象也居土图,弘仁”。可见作品创作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是他艺术上的成熟时期。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始信峰图  纸本设色 1663年作 纵124厘米横84厘米 广州美术馆藏

是图作于渐江逝世前一年(1663年),描写黄山始信峰景色,与《黄海松石图》、《西岩松雪图》、《莲花峰图》一样,同为渐江晚年的代表作。右下部以简洁的线条,勾出大片空白,略作皴点,作坡石状,显得纯净空灵,起到了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接着,一块巨岩从右下角直插画面中部;岩下一溪,岩上一径;溪径旁数株古松,点缀其间。画的左部,坡石之上,乃一片石林,参差嵯峨,如凿如削;岩石缝中,奇松或点或片,隐现其中。右部巨岩之上为一平坡,坡上丛树茅庐,庐内空无一人。茅庐之上,直插云霄者,即为始信峰。峰上曲径盘绕,峰下千仞壁立。左上部有渐江自书款,右部有王艮题识。

该画结构错综复杂,有别于渐江一般作品,与倪云林的“散淡萧疏”更有天壤之别。由于疏密有致、气韵生动,故而并不迫塞,反使人感到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恬淡静穆,厚重而不失空灵。线条细润圆劲,寓方于圆,转折处蓄势待发;浓淡干湿,徐疾畅涩,随形而异,随意而施;真可谓“行于当行而不可不行,止于当止而不可不止”。奇松姿态清苍,虬枝疏针;俯仰侧偃,如飞如行。山道迂回隐显,小溪清澈有声。设色淡雅,若有若无之间而清韵自在。整幅作品气象冷峻,傲骨铮铮。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幽壑鸣泉图  立轴纸本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松壑溪泉图  立轴 水墨绫本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深山读书图  立轴纸本                                石梁仙居图  水墨纸本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溪山读书图  立轴纸本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夏山清寂图  立轴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山水冊  纸本水墨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山水冊  纸本水墨 天津市博物馆藏

清代山水画欣赏(一)

临水双松图  纸本设色 纵25.2厘米横25.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弘仁山水画笔墨精谨,格局简约,虽师法倪瓒,但又能“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此幅《临水双松图》中,弘仁极少用粗笔浓墨,也少点染皴擦,不让作品中出现丝毫的粗犷霸悍,张扬外露的习气,全以精细的松灵之笔徐徐写出,于空灵中显充实,静谧于寓深秀,结构出一派纯净、幽旷而又俊逸的意境,给人以品位无穷的审美感受。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溪山寂静  水墨纸轴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山水  镜心 水墨纸本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溪山深逸  手卷 水墨纸本

渐江和尚画笔师法云林,又得徽州山水特别是黄山松壑云泉的蒙养,加之性格刚硬,所以其画并不为云林所囿。磊磊落落,逋峭冷隽,笔底山川,或幽深邃密,或峻拔嵯峨,气象高华而趣味淡宕,人品画品皆为时称道,是新安派中首屈一指的领军人物。此卷从起首到峭壁孤松为渐江亲笔,平淡悠远岩壑奇秀,用笔瘦硬,皴染枯淡而墨韵清润。松岗左方的沿江景物,疑为后人所补,用笔稍秃,结构较松,趣味略异。然渐师画传世不多,长卷尤少之又少,又经王南屏等名家收藏,更称难得。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幽涧疏林图  立轴 1663年作                 枯木竹石图  立轴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枯木竹石图轴  纸本水墨 1660年作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渴笔淡墨写寒柯片石,几丛小竹点缀其间,格调冷峭秀逸。题款耐人寻味,“古木鸣寒鸟,深山闻夜猿,唐句也”。这是作者借诗抒怀,以画寄情,追求一种空远寥廓的岑寂意境。自署“庚子腊月灯下重题于澄观轩中,弘仁”。澄观轩在安徽歙县五明寺内。庚子为清顺治十七年。

清代山水画欣赏(一)

绝涧寒窠图   纸本设色 纵116.6厘米横51.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在四僧画家中,弘仁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清逸刚淳。观弘仁的《绝涧寒窠图》,会有“千钧屈腕力,百尺鼓龙须”的气魄和功力。但画面中的千钧之力又不是一泄无余,而是徐徐使出,如盘弩曲铁,控制得恰到好处,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并做到不可增一,不可减一。山石树木的行貌、体量和神髓就是靠这精钢一般的线条结构出来的,显得简劲俊秀。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竹石幽居图  纸本水墨 1659年作纵58.5厘米横34厘米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竹石幽居图》画断崖脚下,孤室筑于巨石之上,疏竹依傍,泉溪回绕,青松与枯木皆挺拔而立,意境简淡清逸,远离尘埃。渐江山石画法出自“折带皴”但用笔更加灵活多变,略有生活气息,表现出自家的风格。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幽亭秀木图  设色绢轴                              山 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652年作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幽亭秀木图  纸本水墨 1661年作 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辛丑结夏澄观轩为作幽亭秀木图,奉岳生大居士教。渐江学人弘仁。钤印:弘仁、渐江。

“辛丑”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受赠者名罗衮期,字岳生,安徽歙县呈坎人,是一位信奉佛教的儒生。图上有罗衮期小跋:“启悟师久慕渐江笔意,属予代索,遂以寄予者转赠之。”又有弘仁侄江注题诗“吾师漫写倪迂意,古木孤亭水石幽。优钵昙花题品在,禅门珍秘抗王侯。为启公题家师笔”。

作为明遗民画家,弘仁他眷怀故国,作诗曰:“偶将笔墨落人间,绮丽楼台乱后删。花草吴宫皆不问,独余残渖写钟山。”钟山是明太祖先元璋的陵墓所在地,此诗悲凉沉郁,感怀至深,表达了弘仁不忘故国的坚贞气节,正是这种情怀,使他的绘画倾向于倪瓒的风格,倪画中荒寒萧瑟的意境引起了他心灵的共鸣。此图是弘仁晚年居住在歙县五明寺时所作。画风为倪瓒的变格,作平远布局,近处坡岸茅亭,亭前后有松杉杂木高耸,略去浅水遥岑,使前景成为独立的主体,加强了山石结构的表现,产生较为平和的亲切感。画上坡石用笔为倪瓒独特的折带皴,若淡若疏,骨力内蕴。树木的勾勒点染也出之以简疏的笔法,中锋下笔,复笔皴擦,看似简淡,实含腴润。正如杨翰《归石轩画谈》评述的“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弘仁仿倪,绝不是以追求倪瓒的画法为目的,他广泛吸收前人的成果,取其意,而不在笔墨迹象间,师法倪瓒、黄公望,同时以自然为师,抒己胸臆,从而形成了其山水画的基本面貌。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溪山清幽图  手卷 1661年作

款识:1、辛丑八月渐江弘仁。 2、岳生居士,渐江学人弘仁写。钤印:弘仁(朱文)、渐江(半朱半白)、弘仁(朱文)、何处有我(白文)鉴藏印:吴兴庞氏(朱文)、蓉峰鉴藏(白文)、笙林(朱文)、何处有我(白文)、吴郡蓉峰氏刘恕秘玩(白文)、神季子骥德平致真赏(朱文)

题签:叶德辉:弘仁溪山清幽山水图卷。□辰正月叶德辉题。钤印:德辉(白文)、涣林(朱文)

题跋:1、弘仁此山水卷笔法枯瘦简洁,意境极为清幽。山石皴擦并用,刚柔并济,奇峭之笔显现其间。画中景致高低混澹,自然和谐,树叶勾点横斜曲直,序列谨严,颇具倪瓒笔法。其结构繁密,气势雄伟又出于倪瓒之外。光绪六年仲秋师邧,江标敬识。钤印:江标之印(白文) 2、道人与沧州杏放棹,清溪水自流,我亦收编归虚隐,碧山烟月五湖秋。观弘仁溪山清幽图卷,壬辰正月郋园叶德辉题。钤印:叶德辉(半朱半白) 3、零落苕花春雨多,旧溪何处问沤波。披图不画怀贤意,谁为青山葺薜萝。岩空谷逈野云深,路绕溪桥岸远林。何处幽人专一壑,数间茅屋对山阴。辛丑七月既望黄石刘世珩。钤印:刘世珩(白文)、葸石(朱文)、镏五(朱文)

引首:清幽图。光绪十八年正月,郋园叶德辉题。钤印:叶德辉(朱文)、涣林(朱文)

罗衮期,字岳生,安徽歙县呈坎人,是一位信奉佛教的儒生。本幅为弘仁赠送罗氏之物。画风为倪瓒的变格,作平远布局,近处坡岸茅亭,亭前后有松杉杂木高耸,略去浅水遥岑,使前景成为独立的主体,加强了山石结构的表现,产生较为平和的亲切感。画上坡石用笔为倪瓒独特的折带皴,若淡若疏,骨力内蕴。树木的勾勒点染也出之以简疏的笔法,中锋下笔,复笔皴擦,看似简淡,实含腴润。

故宫博物院藏有《幽亭秀木图》画轴,图中弘仁题:“辛丑结夏澄观轩为作幽亭秀木图,奉岳生大居士教。渐江学人弘仁。”为同时期画作,时弘仁仍居于歙县五明寺,故宫所藏画作为“辛丑结夏”所作,“结夏”为佛教用语,即佛教僧尼自农历四月十五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谓之“结夏”,又称“结制”。而本幅《溪山清幽图》卷,案题识为“辛丑八月”所作,两作相差时间不过数月,从画面笔墨风格及落款方式上看均无较大差异。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策杖图  水墨纸本 1660年作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仿倪云林山水  手卷 纸本水墨

款识:七月十日写图并为长歌赠古民先生、瓒。印鉴:弘、仁、仪周鉴赏、王文治印、芝孙审定 

弘仁从宋代绘画中得到重视观察自然,重视法度规矩的传统;同时吸取元人重视神韵逸趣的精神,使其用笔用墨清淡虚灵,蕴藉而富于变化,从而形成自己清劲、简瘦、纯净、高洁、空旷的艺术风格。清人杨翰在《归石轩谈画》中评弘仁的画说: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可谓知言!这件手卷就是弘仁典型风格的体现,卷首有陈鸿寿题端“溪山淡宕”,画面近景为几树枯槎立于水滨,中景为几间村舍横斜错落,小桥流水,一座茅亭,远景为一带丘山绵亘开去,境界开阔,就像一支冷逸淡雅的田园诗。表现手段得倪云林的简淡,疏放秀逸,但是比倪画更简括生秀,用笔也更见刚直。小楷长款亦端严瘦硬,意在欧阳率更与柳诚恳之间,与画面颇为协调。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山水  四条屏  水墨绫本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柯亭清江  镜片 水墨纸本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秋山图  立轴 绢本 1658年作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秋江幽居  设色纸本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丹林窠石图  立轴纸本

清代山水画欣赏(一)

柳岸春居图   纸本设色 纵16.8厘米横51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作为新安画派的开路人,其画山水,层崖陡壑,伟俊沉厚,皴法喜用折带皴,转折方硬,笔路清晰,干淡笔折带皴,画面简净峻峭。《柳岸春居图》是弘仁的一幅扇面画。画面尺幅虽小,但极尽丘壑之深远。扇面的右边高岗上悠然矗立一亭子,边上一丛清竹飘逸而俊雅。随着山势的逐渐降低,豁然于观者眼前的是一曲铁盘弩的虬松,其随意清雅的风姿是画中的点睛之笔。画面右侧则用淡泊之笔勾勒出一片山石,更突出了画面的深远和宽广。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芝易东湖图  纸本 29.7×419.1厘米  波士顿美术馆藏

清代山水画欣赏(一)

清代山水画欣赏(一)

清代山水画欣赏(一)

清代山水画欣赏(一)

江山无尽图卷  纸本水墨  淡设色 1661年作 纵28.5厘米横292.8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清代山水画欣赏(一)

疏泉洗研图卷  纸本设色 1663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结构严密,笔法老练娴熟,画面清逸怡静。以山居屋宇二幢为中心,树木参差,修竹丛生,疏柳一株,迎风摇曳。围墙内的正屋,是幽静简朴的书斋。围墙外小屋内一垂须老人,倚窗眺望。屋宇周围丘壑绵密,山顶松树挺拔,茅亭半现,泉水自东向西湍流,潺潺有声。屋外一冠书生,移步于山涧流泉,一童子捧砚紧随,生动地表现了疏泉洗砚之情景,极富生活气息。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山水图卷  纸本设色 辽宁博物馆藏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梅花图  立轴 纸本 1657年作

款识:吹灯转觉纸窗明,一树空蒙夜雪晴。尝拟抛书闲半月,不妨闭户坐三更。冬春之际复何事,耕凿以先无此情。幸未成蹊生处远,板桥冻滑碍人行。丁酉春,坐桃源草堂戏为修己居士写意,并书徐巢友梅诗。渐江学人弘仁。钤印:渐江。

[转载]清初四僧 <wbr><wbr>弘仁作品欣赏

梅花图  墨笔纸本

弘仁(1610—1663),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后改名舫,字鸥盟。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明末诸生。明亡后清兵进逼徽州时,曾参加反清复明斗争,后于武夷山落发为僧,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又号梅花古衲。数年后重返故里,一心研习画学。此画仅绘梅花一枝,梅花几朵,老枝虬曲,却丝毫不影响其表现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