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造币改革 ——发行机构的战略研究 新西兰储备银行 货币局局长 布莱恩·让 自1967年起,我们在新西兰使用的就是十进制的货币流通制度;在1989年,面额为1分和2分的硬币已经停止发行,到这年的年底,面额为5分的硬币也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将面额为10分(即1角)硬币作为法定流通货币中最小的面值。 实质上,我们将使“分”成为记帐货币,当然这也需要得到实际的应用。对于单独的物品或多样物品的购买而言,一个最终的购买价格需要一个交易价格。为了能够实现找零,因此,所有交易都需要是10分的倍数关系,这也是使用硬币的基本目的。 为什么新西兰会采取这个措施?正确的评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公共服务机构包括储备银行和财政局发生的文化变化,将有助于了解我们采取这些措施的动机。 几乎整个二十世纪中,大多数国家的公共服务的实际职责还是给国内政府、机构和个体提供业务上的支持,从国内保守的经营管理方式中获益。他们优先考虑的是运行效率、可预见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存在于公共领域的内部化管理活动培养了以上这些特点,并从而产生了重视传统、惯例、技术知识和工作保障文化。不幸的是这些特点导致我们倾向于关注等级制度和统一意见,却不重视商业实践。 也许有人认为规则化的运作形式能提高效率,但是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对外界的变化无动于衷。滞后的科技发展速度会影响私人业务领域的开拓,一成不变的工作方法会加重社会不必要的开支。 1984年,新西兰储备银行(即央行)和新西兰财政局成为许多多数官方发行机构的典型代表。职员入行早,高级职位仅对行业内开放,同时我们的法定目标既模糊又不协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新政府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使公共服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公共部门的改革随之而来。1989年,新西兰储备银行“独立”,并获得了所有流通货币包括纸钞和硬币的独家发行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高效率和有效性上。包括实施早已成熟的货币改革,取消1分和2分硬币,以1元和2元纸币代替,以及改进其余纸币的设计图案和安全特征。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新西兰储备银行成为了一个更集中的有效率的机构,但它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如何从制度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机构功能和运作模式有战略的认识,适应改革带来的变化。 新型的商业化环境,导致央行在1998年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采用新技术将所有正在流通的纸币转换成塑料钞。 央行给予战略性计划充分的重视,将其作为整个年度计划和预算进程中首要一步。到了2003年,纸钞的发行方式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储备银行的运作模式就好比一个批发商一样。关闭支行,并大量裁员。 我们也启动了外购纪念币的项目计划。在新西兰,我们鼓励政府部门将商业行为和政策行为分离开来,避免矛盾冲突;纪念币的销售就是一种商业行为。 在我们货币发行的功能中唯一还没有改变方式的就是流通币的发行,特别是材质为铜镍的低面值硬币。50分和20分硬币的发行量非常大,在1967年英镑、先令和便士应用的年代之前就得到了使用。 在我们将纸钞转换成塑料钞之前,按年计算,每张流通纸币的成本是5分;目前已经降到了2分以下。在2003/04年6月的财政年度,纸币的发行成本是130万元,而硬币的发行成本则是410万元。 在我们2003年战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流通币领域以观察为主。随后2003/04年度央行的首要任务是终止供应低面额硬币,从而使硬币制造成本更经济,更便于公众使用及现金处理。 首先,我们确认以下要求为适合新西兰民众的硬币的关键要求: l 硬币面额应便于交易; l 便于处理和使用; l 易于互相区分; l 安全性(独特和稳定的物理、电磁性能); 此外,作为发行机构应尽力通过最经济的途径满足这些关键要求。 通过研究国际惯例我们发现有些并不适合新西兰,包括: l 许多国家当地或州的税收都是以最终价格为基准,这就造成大部分的现金交易需要进行1分和2分或等价低面值硬币的交换。在新西兰我们有商品和服务税,它们都已经包含在基准价之中。 l 一些硬币发行者经常改变硬币图案,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从货币铸造税和收藏货币的买卖中获取最大收益。而我们已经将这部分商业运作外购化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l 一些国家造币厂继续发行低面值的硬币,也许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或是因为如果取消将在政治上无法接受。 l 一些国家发行面额为25分的硬币这就意味着它们必须同时发行面额为5分的硬币,除非25分是其最低面值的硬币。在新西兰的零售商估计,如果引入25分的硬币将使每个出纳机的硬币需求量上升23%。 2004年1月我们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大部分公众明确表示支持更小型及便于使用的硬币。虽然硬币的转换需要成本,但大多数的商人也希望缩小硬币的尺寸。 根据“便于持有”这一要求,我们不难做出决定,将最大的20分和50分的硬币尺寸减小。 要决定硬币新的尺寸并且确保它“易于区分”略为困难,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我们不希望改变现有的1元和2元的硬币。采用对我们有帮助的欧元硬币的尺寸,同时寻求盲人和弱视者协会成员的合作,考虑到他们的需要以决定硬币的最终尺寸和边部形状。 如前文所述,现在在新西兰起主导的商业性文化,非常注重在提供服务和生产时的经济效率,以及对革新和新技术的利用。最终我们决定在新的小面额硬币上采用钢芯电镀来代替铜镍合金。 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早期阶段,我们接受了来自售货机行业的建议,他们说钢芯电镀材料不适合需要更高安全级别的硬币,比如50分硬币。 考虑新硬币的电磁性能,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很明显的是,自动售货机如何处理硬币和测量硬币的电磁特征的过程缺乏透明度。目前,测量电磁性能或硬币材料属性还没有标准单位。 机器会产生一个包含几个读数的数字,但其供应商不会说出他们机器测量出了哪些成分,或成分的重量是多少。另外,每个公司的机器各自测量不同的“电磁性能”。 因此,对造币厂而言,无法预先制定出相应的规范硬币的标准。这个过程只能从硬币生产开始,然后自动售货机厂家再校准他们的机器,使其可以接受这类硬币。 要得到这种关键的镀层元素并应用于我们的新型硬币的过程非常复杂,所以我们决定寻求技术支持,并与两名资深的科学家签订了合同由他们负责各类镀层元素的对比并提出使用建议。科学家们访问了各国的造币厂和自动售货机厂商的代表。 我们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和研究,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l 我们应该通过建立新的硬币标准来保护我们自己,并要决定如何应用此标准。 l 和造币厂的合同应规定一整套硬币生产工艺及标准,以便将来制造时参照。 l 造币厂应该把质量控制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使我们相信其生产的硬币的一致性。 去年8月31日,央行正式宣布加拿大皇家造币厂成为其硬币的供应商,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提供钢芯电镀的10分、20分和50分面额的硬币。 用更小型的钢芯电镀硬币来替代铜镍合金硬币的一个显著好处是回收硬币的残值将大于新硬币的制造费用。实际上,日益高涨的原材料铜和镍的价格,可能为新西兰的纳税人带来意外的好处。 在对我们货币制度的检查过程中,最难决定的部分或许是是否保留5分面额硬币。我们的民意调查显示68%的民众支持取消硬币。这个百分比已经比之前的调查结果有了明显的上升(1987年19%、1994年45%)。 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民众是如何处理5分硬币的。有44%的人回答取消流通(放在储蓄罐里或丢弃),有47%的人回答使用它。只有3%的人将其用于停车计时费,还有1%的人用来支付公交车费。 由于5分硬币的高回收率,近年来新西兰央行每年要为400万人口发行三千万枚新铸的5分硬币。即使不考虑大部分民众的意愿,央行要保留5分硬币本身也有很大的压力。一些团体争辩说取消硬币将会导致价格上涨,糖果制造厂家认为他们将会倒闭,传统主义者认为我们将会跟不上同等国家的步伐。 在1990年当我们取消1分和2分硬币时,就曾经委托消费者协会进行过一次独立的调查,结果显示物价实际上是产生了轻微的下跌现象。在2004年我们对大型和小型零售商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如果取消5分硬币那么他们就会采取四舍五入的结算方式。近段时间来,新西兰的零售商协会已经建议他们的成员单位如果遇到结算价格以1、2、3、4特别是5分结尾的情况就采取四舍五入的计算方式。 我们的经济部门已经对如果取消5分硬币而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了一些基础的分析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取消5分硬币对价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新西兰统计局也已经核实了这个分析结论。 我们考虑的另外一个潜在的事实就是在2004年新西兰五分硬币的价值还不到1967年时的一半,而当时推行的也是十进制的货币流通制度。 在当今时代,大部分的基础日用品例如面包和牛奶的价格都超过10分,因此面额为10分以下的硬币在日常交易活动中并不是必需的。很明显提供这类硬币不仅效率低下还会增加社会成本。 新西兰储备银行发行纸钞和硬币来满足公众(包括商用和家用)交易的需求。我们不断检查发行的货币,在公众、零售商和现金管理行业中进行调查,以确保我们达到首要目标,即推动商品的现金交易。 我们把商业惯例应用到自己的生产和服务中去,不仅仅在运作层面,更多的是提升到至关重要的战略高度。这也包括发行的安排。 近几年来新西兰储备银行显著提升了流通纸钞的质量,通过将职责定位成货币“批发”供应商而非提供补助零售服务,降低了成本。一种较小的钢芯电镀材质的10分、20分和50分的硬币的引入及5分硬币的取消,将给现金持有者、零售商和整个公众带来巨大的利益。 官方发行机构面临着一个快速变革的复杂环境,这要求我们采取更灵活和快速的方式做出决策。电子支付方式意味着我们不再能够垄断小型交易;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不仅要做到有效直接,而且要具有创新精神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