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依恋的城市 我依赖的熟悉

 四月叶 2012-11-28
 
我依恋的城市,我依赖的熟悉
      曾经有一位老师在我的记念册上留过一句话:“深圳是你的第二故乡的”。那时,我很不以为然,总是在想,深圳怎么可能是我的第二故乡呢,不就在深圳呆过两年而已吗。而今,深圳是乎真的就变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这种感觉也是刚有没多久。
       中秋节回家,在家呆了两天,就去市里面找工作,到处都跑遍了,就是没喜欢的工作,朋友也介绍了,自己却没那能赖。弄得自己精疲力尽之后,我去了上海。到上海,我并没有很陌生的感觉,一样的车站,一样的地铁,只是相对深圳来说拥挤了一些。
       在上海,哥哥把我安顿在他的朋友家里,他们白天都要去上班,我到也无聊,时不时的就去网吧发发个人简历,可也就石沉大海。我一个人出去找工作,就像是一只无头的苍蝇一样乱窜,也看不到什么工作的希望。于是,我开始觉得这个城市离我真的是那么的遥远。偶尔,我也会到小镇上去逛逛,我感觉这里的小镇很温情,他跟深圳不一样,他有着属于它的朴实,有着属于它的格调,什么样的建筑搭配什么样的装璜,买着什么样的商品,你不会有不协调的感觉。有时,我也会一个人出去买买菜什么的,看到那些朴实的菜民,我觉得很亲切。他们会因为我是外地人而告诉我这个地方的什么菜好吃,会告诉我说什么菜跟什么菜不可以放在一起吃。这让我心里一直都暖暖的。以至于从我去过上海后,我就说上海人很好。说上海人很好,这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在火车上,我认识了一个上海人,他是想去我们那里做生意的,听他说他这次是去考察,回去研究十几天后会重新去我们那里,在车上,刚进上海,他就告诉我说这里就是上海了,属于郊区,他向我讲诉了上海哪个地方是什么样子,还给我们一张上海的地铁线路图,告诉我我去的地方在哪个方向。后来到站后,我们都各自走从自己的方向出发,哥哥说会来接我,可他就没告诉我说他在哪个出口,于是我就随便顺着一个出口走了出去,可我总是看不到路,这时个,和我一起乘坐火车的那个上海人看到了我,他说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你在这里你哥怎么可能找得到,这里出口可多了,你得找一个有明显标致的地方等你哥。这时我却蒙了,我怎么会知道这里哪个地方有明显标致啊。就在这时候,他对我说,我带你去汽车南站,你就在那里等你哥,说不定你们还要乘坐汽车,这样也方便,于是他把我带到了上海汽车南站后就走了——我还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在汽车南站,哥在火车南站找我找了两个多小时,哥哥找以我之后说,你怎么就跑到这里来了,我只是笑了笑说,一个上海人把我带过来的,他说这里比较好找,哥哥说那你也要说清楚啊。我一直都很感激这人上海人,因为在异乡我真的是第一次遇这样的好心人。综上所诉,都是我在上海遇到的好。这也并非就让我对上海人只有上面的看法。比如说上海的公车地铁上,让坐就没深圳人这么主动了,深圳人给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让坐很常见,而在上海,我看到的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好多都是站着的。
       在上海的郊区,可以看到金黄的稻谷。这让我看到这他城市的多元化,让我感觉到很温馨。可是,我却不能融入这种温馨中。在上海,我感觉到很多的不方便,我出去不知道几点前要赶回家,因为我不知道这里几点就没公车了,出门我不知道要穿多少衣服,因为我不知道那里的温差有多大,我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我看不到一个招聘信息与劳务所。于是上海只是我的一次旅行。至始至终,我还是要回深圳的。
      到深圳,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把工作给敲定了。在这里,虽然很多东西很多人都很势力,但我却也很习惯。至少我不用愁着该如何找工作,不用愁着几点前要回家,不用愁着穿着多少衣服。
     在深圳这个城市,他不像故乡一样让我感觉温暖与朴实,不像上海一样让我感觉温馨,但它让我感觉到踏实,让我在这里可以生存下去。我想,我之所以依赖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是依恋这种熟悉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