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文化殖民地的奴化思想

 普化散人 2012-12-01
过去殖民地的人必须学会宗主国的语言才有资格读书找工作。现在滥考英语等于培养整个社会英语高于一切的潜意识。滥考英语等于强行推广英语,把为中国培养人才变成了为外国培养奴才。英语不过硬不一定不能为中国所用,但不会英语则很难为外国所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英”们傲视一切,专注英语,给整个社会造成一种错觉:有知识必须英语好,英语好才算有知识。这无形中贬低了中国文化的地位,歪曲了“知识”一词的内涵,搞乱了整个社会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助长了崇洋媚外情绪。(这使人想起都德的《最后一课》里的两句话:“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举一反三,把这两句话改头换面一下送给今天的某些中国人正好:“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中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却只会拼命学英语!”“不知亡国当奴隶滋味的人民,只要轻视忘却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到一把打开通往监狱大门的钥匙”。)
这就是全民英语教育的奥秘,过去是几千年就只会在孔孟之道的圈子里打转,现在是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研究生十几年围着英语打转,把整个青春都献给对绝大部分人没用的英语考试上了。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的“考试精英”变成不要国家利益,心甘情愿的洋奴买办——这归根到底是用“会考英语”冒充“有知识”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