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厨房经验总结

 长庚书库 2012-12-08

我来总结了,轻易暴露一个二把刀的显摆心态。

结婚以前,是完全不入厨的人,我觉得国内70代及80、90这种情况很普遍。好好学习,考好成绩,家事是不大需要做的。我不爱做菜,甚至厌恶,觉得好烦好累。哪怕在学校吃食堂,只要不用我动。来美国后过小日子,不做也得做。周围一群高手,五年了,愣没给我熏陶出来,这是定力!

随着年龄增长,对生活的理解与爱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我喜欢上了厨房,喜欢一堆沾泥带土的菜,洗洗切切,瞬间变付模样能吃进口。饱腹、饱满足感。尤其有了孩子后,给她健康、合理的饮食,让人又有了更多动力。

我现在仍是一绝对的二把刀,在厨艺一事上并无太大天份。比如至今对盐把握不好,换一个盛盐的器具,我就放不稳定了。换到别人家去做个菜,新的火,新的锅,又指定影响水准。一句话,还是火候不到。但,量变引发质变,还是要大量做,做完总结、思考,学习他人,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几年主妇生涯下来的厨房经验总结:

1、新手首先要学会择菜和切菜。千万别小看这个,菜的切法不同,出来的味道真得有差别。肉是要逆着纹理切还是顺着;滚刀块怎么切;什么菜最适合什么切法。难怪厨师们首先要打几年下手,处理食物原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2、学会配菜。其实菜想好吃,又想看着有点水准,要学会配菜。洋葱、青椒、红萝卜、香菜,种种色彩与味道,搭配好了就有升一格档次的感觉。

3、会用调料。其实,所谓高手都是很会使调料的人,菜的味道很rich。饭店菜好吃,也是高汤、味精大把洒出来,所以吃完总是口很干。再高手境界的则是能把食物原味保持得极好,清淡但好吃。当然,吃的人也要有品味,我们这些添加剂喂大的人,接受清淡原味也是一个蜕变的过程。

4、会炸东西。有些菜要炸了才能出饭店style,不推荐常用,偶尔为之。

5、再然后是讲究火候。一定要做饭到一定程度以上,才能慢慢理解火候这回事。初期我总觉得菜都不熟,拼命煮才满意,都老得不行了。逐渐理解到火候,青菜真的大火爆炒半分一分钟即可。烫菜,也是略一氽烫,如菠菜类,甚至要水开了关水丢进去,马上过凉水。芽菜,放铁盆,将开水浇上去即可,再过凉水,泡入冰水最脆爽。我至今把握不好,但在实践的路上。

6、要会利用工具。各种锅,各种厨房小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膳魔师锅,你只需把粥或菜在火上大概煮十分钟,放进锅外胆里,不需要任何电和外部能源,它自己就能慢慢熟透。很省事。

7、会利用冰箱已有的菜。刚开始做菜时,严格按照食谱,有一味调料或一味配菜没有,完了完了,我这菜毁了,上窜下跳地要去把那东西补上。但我们是居家过日子,并不以专业来要求,会善用冰箱里的东西最可贵。现在的我已经成功的“吊儿郎当”了,没有?没有就不用呗。地三鲜缺一味,就吃地二鲜嘛。

8、会将隔夜菜变身。隔夜菜不够健康是自然,但居家真避免不了。我们尽量每天做菜,但日程繁忙,都要上班,一天主要做一顿饭。遇到隔夜菜我是不会扔的,但隔日不爱吃时就改头换面。比如炒饭与炒面,是消化家中剩饭菜的好渠道。

9、会利用冰箱的冻箱。煮高汤费火,一般煮一大锅。放凉,装入几个小玻璃containers放进冻箱,做菜前一天拿出一个放入冷藏室解冻,其余的继续保鲜。连菜也是,偶尔做的一大锅菜,不想吃二顿,先冷冻起来,过几天再吃。电视里教连面包都可以放冷冻室保鲜。

10、会合理搭配时间。炖汤时切菜,小火焖东西时洗碗等。一个高手做完菜时,初期使用的锅碗基本都洗完、厨房台面也清得差不多,不会全留在饭后一大片收拾工作。

11、最重要是做计划。

1)每一周如果能拿出一点时间做出一周计划,将会节省大量时间。这个计划可以不用具体到每一道菜,大概可以是:周一吃鱼,周二吃排骨,周三吃素什锦,周四吃面,周五吃饺子,周六外食之类。适合自己使用即可。

2)前一天晚上能把翌日要做的肉类拿到冷藏室解冻,这种慢慢解冻的方式对肉类的保鲜为最佳。最怕是做菜前发现还在冻箱,用流水一直冲,用微波炉解冻都是浪费能源并对口感不理想的方式。

3)一个好的主妇或主夫,是不会让买来的菜坏掉的。常检查冰箱里有的东西,按新旧程度首先使用。

好了,二把刀总结完了,希望和我一样的新手共勉之。欢迎大家补充、批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