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反对以互相理解为交往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人们非常看重对方是否理解自己,索取理解成了最正当的行为,而指责对方不理解自己成了最严厉的谴责。同时,人们又踊跃地要求理解别人,以此名义强迫别人袒露内心的一切。在爱情和各种亲密交往中,这种因强求互相理解造成的有声或无声的战争难道还少吗?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当然对,但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纷争恰恰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如果说前者是文明人的起码品德,不伤害他人,自己活也让别人活,那么,后者便是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尊重他人,你按你的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
3、怎样算是替他人着想,有两种相反的理解。在一种人看来,这意味着尊重他人的个别性,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不随意搅扰别人,不使他人为难。在另一种人看来,这意味着乐于助人,频频向人表示关心,一种异乎寻常的热心肠。我持前一种理解,并且希望别人也这样待我。
4、泰戈尔说,社交场上的热心人只是在挥霍,并非真正的慷慨。我的理解是:挥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东西拿出来,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拿出来。社交场上的热心人不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有什么价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挥霍掉。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宁愿在孤独中从事创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实奉献给世界。 5、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话对女子不公平。其实,“近之则不孙”几乎是人际关系的一个规律,并非只有女子如此。太近无君子,谁都可能被惯成或逼成不逊无礼的小人。 所以,一切交往,不论是恋爱、结婚,还是亲密的友谊,都以保持适当距离为好。
6、在任何两人的交往中,必有一个适合于彼此契合程度的理想距离,越过这个距离,就会引起相斥和反感。这一点既适用于爱情,也适用于友谊。 也许,两个人之间的外在距离稍稍大于他们的内在距离,能使他们之间情感上的吸引力达到最佳效果。形式应当稍稍落后于内容。7、健全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靠的是尊重,而不是爱。道理很简单:你只能爱少数的人,但你必须尊重所有的人。 爱你的仇人——太矫情了吧。尊重你的仇人——这是可以做到的。孔子很懂这个道理,他反对以德报怨,主张以直报怨。
8、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借此积聚“天上的财富”。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种交谈,而这三种交谈都是在独处中进行的。9、我需要一种内在的沉静,可以以逸待劳地接收和整理一切外来印象。这样,我才觉得自己具有一种连续性和完整性。当我被过于纷繁的外部生活搅得不复安宁时,我就断裂了,破碎了,因而也就失去了吸收消化外来印象的能力。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时间进食,大部分时间在消化。独处就是我消化世界。
10、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个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12、对于一个人来说,独处和交往均属必需。但是,独处更本质,因为在独处时,人是直接面对世界的整体,面对万物之源的。相反,在交往时,人却只是面对部分,面对过程的片断。人群聚集之处,只有凡人琐事,过眼烟云,没有上帝和永恒。也许可以说,独处是时间性的,交往是空间性的。 10、直接面对自己似乎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所以人们要设法逃避。逃避有二法,一是事务,二是消遣。我们忙于职业和生活上的种种事务,一旦闲下来,又用聊天、娱乐和其他消遣打发时光。对于文人来说,许多时候,读书和写作也只是一种消遣或一种事务,比起斗鸡走狗之辈诚然有雅俗之别,但逃避自我的实质相同。
11、独处是一个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感觉。不厌烦自己是一个起码要求,一个连自己也不爱的人,我敢断定他对别人也不会有多大价值,他跑到别人那里去,对于别人只是一个打扰,一种侵犯。一切交往的质量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美好的友谊。
12、世上有一种人最怕的是独处,让他和自己呆一会儿简直是受刑,闲下来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和自己面对面。对此我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自己也觉得自己贫乏,和这么贫乏的自己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变得越来越贫乏,形成恶性循环。
13、人是社会性动物,他需要与同类交往,需要爱和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可怜虫。
14、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
15、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固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16、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17、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