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让车碾死却被车堵死的悲剧

 阿里山图书馆 2012-12-09

看到网上记录129日北京晚报的一则悲剧:一位车祸的伤者,在救护车第一时间感到后,车祸发生在周五下午558分,没有被罐车碾压死的,因为那道路上的堵车,3公里的救命路程,救护车走了40分钟,最后在救护车被堵期间死亡。

看过那段报道,您会犹如在那现场,更想看到一场惊险片!救护车不仅鸣号,亮灯,而且用电喇叭喊话,“请您让一让!”医生急得让司机将救护车开上自行车道,又遇到违章车在堵在自行车道上;再想逆向行驶,可就是无法穿过和跨越;期间,前后有4辆车让道,其中一部车是开到人行道才让出了一段道。救护车的司机满头大汗,将外衣都脱了。无奈那被堵的道路,硬是出现每小时4.5公里的救护车速度。

病人在救护车内去世了,面对亡者,那救护车上负责抢救的王医生难过地表示:这是她从业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抢救

或者从宿命论上说,那亡者的死与车有缘,他骑着的自行车,被罐车碾压,他被道路上的车堵,最后在救护车上离开了人间。

或许那亡者就算到了医院,也难逃一死?!当然或许他早点到医院可以免于一死?!至少从现象上看,那是一次冤死。

最近8个月在新西兰开车,也有遇到过救护车的鸣号,那里与中国一样,交通法律规定,所有汽车必须礼让鸣号的急救汽车,而不可能看到那些急救车被堵。回到上海,有12年汽车驾龄的我,突然发现在上海真的感到开车之难,马路上汽车很少礼让,您看看那些汽车相互挤,不断插,那让您手脚都乱了方寸。而遇到了堵车,那您就是心急如焚,也只能够无奈挪动着。走进很多小区,那开车的环境比汽车考试都难。中国的道路因为汽车进入家庭,已经成为停车场。中国的很多道路,真的难以让道。用太太的说法,在上海,就是生病需要急救,也要算好时间,选好地段,不然您就认命了。

汽车被称为现代化的标志,汽车让社会加快了节奏,汽车让距离变缩短。汽车也让社会的GDP不断提高。可那么多的好处,却带来汽车的过多带来的社会灾难。不仅社会资源在被无效的消耗,而且因为堵车让人命早亡!

中国的城市化,让我们看到的是高楼越来越多了,建筑密度越来越高了,汽车的增加,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大了。

因为汽车多了,中国的车祸开始领先国际社会、因为汽车多了,原来造的房子道路不够用了。因为汽车多了,公共道路变成停车场了。

汽车工业发展曾经让中国人为之骄傲,使得中国政府的税收增加;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让世界汽车投资者享受了中国消费者的红利。

中国的人口状况不合适大量私有汽车的拥有,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上海早就开始采用每月限量拍卖私人汽车用牌照,可人们以外地上牌照的方式推动汽车的增加;北京也不得不采用抽签摇号,可私家汽车还是不断增加着;很多城市都在开始限制汽车的增加,可太多的外地车不断涌入城市。堵车,尤其是上下班时间的堵车,在北京实施选号、限流的情况下还是难以改变。堵车,中国的汽车单位消耗汽油的数量保持世界高位。

中国大城市到底是发展公共交通?还是发展私家汽车?那么多的私家汽车最终导致的不是消费者的方便,而是社会出现难以承受的环境污染。出现因为堵车死人的情况,这将不会再是个案,我们开车人应该为亡者祈祷,抱歉。我们的政府需要反省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政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