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清远英西峰林走廊
2012-12-10 | 阅:  转:  |  分享 
  
清远英西峰林走廊

英西峰林走廊位于英西南地区,穿越九龙、明迳、岩背三镇,连绵20多公里。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陈传康考察后大为赞赏,认为是广东目前已发现的最长峰林走廊,并欣然命名“南天第一峰林风光”。



英西峰林走廊位于英德市区西南60多公里的九龙、明迳、岩背三镇一带,这里密集分布着上千座石灰岩山峰,是广东省最密集的峰林游廊。其间有溪涧穿绕,此外还有岩洞和古建筑作为点缀。英西峰林走廊被称为“南天第一峰林风光”,北京大学地理系陈传康教授率学生在此实习考察时,以诗对其作了高度的评价——“飞借桂林山,漓江换明迳,游廊迎奇景,簪峰镇九龙”。



英西峰林有胜似桂林的奇峰异石,有如诗似画清澈透明的潺潺小溪,有景色独特河水穿洞而过的穿天崖,有规模宏大、景色壮观、面积为宝晶宫好几倍的阳岩洞,1000多座山峰呈线型排布,形态不一,错落有致。变幻无穷的云海、雾景、竹林、农舍星罗其布点缀其间,浓郁乡土气息的田园风光,置身其间,大有在蓝天、青山、碧水间回归大自然的神韵。风光绮丽、景致醉人,除迷倒中外游客外,也成为摄影爱好者猎影之地。英西峰林走廊是英石之奇、之丽、之秀的恢宏展示,它与简朴的村庄、纯朴的民风融为一体,充满着浓郁的田园气息。



穿山岩漂游在明迳镇黑岩村内,因一狭长岩洞穿山而过得名。洞长五百米,有水深数尺的小溪自洞中流出,乘船入内至半,弃船走陆路到另一洞口。洞内钟乳倒垂,如莲藕,如玉米,如花生、如灵芝,如山羊倒悬,如金鱼戏水、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出洞数十米,乘竹筏沿溪间漂游至彭家祠,水流清澈,鱼石可数,两岸群峰倒影,村野逸趣,尽收眼底。彭家祠坐落明迳镇螺山山腰,面向西南,依山而建,东北为险要峭壁,山傍临河,颇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史载建于清代中叶,属防御性质建筑,乡间称“寨山古堡”。其建筑形式与西藏布达拉宫相近,游人戏称“小布达拉宫”。现仍保留完好墙壁雕刻、古老窗花和清咸丰年间留下的“明义知方”赐匾。溪村峰林公正峰林距明迳镇三公里的公路两旁,群峰连绵起伏,平地拔起,有似双峰驼,有如下山虎千姿百态,令人流连忘返。穿天岩距九龙镇西二公里,土名岩口陂,因岩洞中有一大一小洞成一特大的“!”号可望蓝天而得名,洞内小河水深盈丈,乘船入内游览,洞壁遍挂钟乳,其一岩石神似白衣观音站于峭壁之上,为乡民祈祷幸福吉祥,乡间称“观音岩”。荣强小桂林距九龙镇南一公里,群峰拔地而起,峰间小河碧水,两岸凤尾竹随风摇曳,青峰倒影其中,真似“山如碧玉簪、江作青罗带”的桂林旖旎风光。此外尚有“明迳倒影”、“螺角山”、“龙角山”、“笔尖峰”、“和顺岩”、“林场云海”等景点和“永丰祖庙”、“飞马庙”等遗迹。



到英西峰林走廊一定要游两大峰林、探两个岩洞、寻两英西峰林走廊处古迹。两大峰林,一个是“千军峰林”,它位于九龙镇南面3公里处。这里的石峰互不相连,却又离得很近,所有的山峰皆向东倾斜,如同一队队准备冲锋的士兵。第二个是“公正溪树峰林”,这里有上千座形态各异的山峰,有多少座山峰就有多少个景致。这段峰林之中还有溪流蜿蜒其间,为峰林增添了不少灵气。两个岩洞,第一个是“穿天岩”,在九龙镇西面2公里处,是一个溪流穿山而过的岩洞。乘船在洞中游览,游程约200米,洞顶有2个穿孔,光线从中透入洞里。洞内生长着茂盛的阴生植物。第二个是“阳岩洞”,位于岩背镇以北约3公里,号称“粤北第一大洞”。洞内的钟乳石晶莹闪烁,质感上佳。两处古迹,一处是彭家祠,位于明迳镇旁的螺山,始建清朝中期,建筑物依山势叠建而上,地理位置险要,是当地彭氏族人为抵御土匪滋扰而建的防御性堡垒。第二处是“小赵州桥”,它在明迳镇北2公里处,以石垒成,没有桥墩,以优美的弧拱形态横跨小河两岸,灵巧轻盈。除了上述景点外,走廊中还有荣强小桂林、龙角山、王朝石山、明迳倒影、吊香岩、和顺岩、迎客松、永丰古庙、飞马庙遗址等景点可以一游。







献花(0)
+1
(本文系薰衣草的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