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定荣: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调查 作者:胡定荣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07年第3卷第1期 点击数: 摘要: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162名中小学教师对评价一堂好课标准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得到部分体现;教师理想的评价标准和现实的评价标准之间存在差距;一堂课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结构,指向善于讲解、设计环境、调动学生、运用手段、选择目标五个维度,学段、学科、性别、年龄对教师的评课标准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教学评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小学教师;西部地区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关键一环。其中,如何寻求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是近年来研究的中心议题。 近年来,有关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评价的理念基础和方法论的反思。就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理论基础而言,研究表明,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主要依据苏联的教学论,在评课标准上重教轻学,主张采取整体分析方法与内涵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基本策略来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或根据学生发展的要求来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或根据教与学的统一性来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就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方法论而言,研究者一致认为,目前的方法论重演绎,轻归纳,强调日常经验总结,缺乏科学方法,在这种方法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注重他评,难以成为被评价者自我调节的内在标准的问题,主张把自下而上的归纳实证法和自上而下的演绎的理论方法结合起来。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对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认识,在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上,主要从发达地区或课堂教学的一般性出发,在评价标准上表现出趋同的特点,尚未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农村地区和各学段、学科的特殊性;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依据上,主要从系统掌握知识的要求出发,尚未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的方法论上,片面依赖主观经验,缺乏科学的观察、调查;在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运用效果上,缺乏指导改进教学和促进教学改革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上,如何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农村地区和各学段、学科的特殊性,使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建立在科学的调查基础上,这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是裴娣娜教授所主持的《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研究》课题的一部分,试图通过问卷、访谈调查,了解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的看法,为构建具有导向性、适切性、正当性和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事实依据。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西部地区教师对一堂好课标准的看法; (2)不同学段、学科、性别和年龄的教师在上述方面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中国西部的两个县的两所初中、四所小学发放问卷180份,有效问卷162份,问卷回收率达90%。这六所学校都参加了新课程通识培训,了解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也是两县课堂教学质量优秀的学校。162名教师中,小学84人,占51.9%,初中78人,占48. 1%;语文学科55人,占34%,数学学科55人,占34%,英语学科15人,9.3%,物理学科13人,占8%,其他学科(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政治、生物) 24人,占14.7 %;男教师65人,占40.1 %,女教师97人,占59.9 %;21-30岁49人,占30.2%,31--40岁62人,占38.3%,41--50岁38人,占23. 5 %,51岁以上12人,占7.4 %。 2. 研究工具 收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课标准,统计出现的频率,抽取17条,内容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制成量表,用于调查教师对每个项目所持的“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的态度。对教师心目中一堂好课的标准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同时,围绕一堂好课的标准,与教师进行了座谈。 3. 研究程序 问卷由研究者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在当地行政部门的安排下,研究者组织由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员参加的座谈会,了解他们对一堂好课标准的看法。对教师问卷的封闭式问题部分用SPSS10. 0进行频次统计、卡方检验和因素分析,对教师问卷的开放题通过编码后进行了频次统计。 三、研究结果 1. 一堂好课标准的得分情况 在17条评课标准中,根据每条得分情况,假定在后33%分点以下的条目为最不受重视的标准,在前33%分点以上为最受重视的标准,具体内容见表1和表2。 由表1和表2可见,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如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等,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同时,传统的讲解和注重教学时间效率的观念仍受重视。相比之下,教师对教学的基本功,教学基本环节如提问、复习等的重视程度不高。体现新课程要求的合作学习和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未得到应有重视。 2. 教师评价一堂好课标准的因素分析 17条标准先经过项目分析,结果发现均达到显著性。对17条标准进一步进行因素分析,抽象出五个维度(具体指标见表3),共可解释原始数据的64.048%的信息量,属于中等结构效度。这五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善于讲解、设计环境、调动学生、运用手段、选择目标。其中,“讲课内容深浅适度且有一定挑战性”的因子负荷小于.50,应删去,选择目标这一维度题项太少,需要补充。其他各维度项目的因子负荷较高,有区分度,为有效的题目。 从表3可见,根据各维度贡献率,被调查教师对一堂好课的看法,首先看教师的讲解;其次,看对教学环境的设计;再次,看调动学生,运用教学手段;最后,看选择教学目标。其中,第一、二、三、四维度的得分差别不大,这说明,传统的注重讲解和新课程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要求的价值追求并存,课堂教学质量、效率、时间控制与气氛活跃、体现教学民主、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并存,其中,讲解和质量效率的价值追求仍占主导。 对教师评课标准在学段、学科、性别和年龄因素上的差异进行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科、年龄的被调查教师在上述五个维度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P>0.01);经过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学段、性别的教师在上述五个维度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P >0.01)。这说明,学段、学科、性别和年龄因素对教师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无显著影响。 3. 教师心目中一堂好课的标准 为了弥补对教师评课标准的定量分析可能带来的对教师整体感受的忽视,提高教师评课标准的构想效度,研究者设计了一道开放题,“在您心目中,什么是一堂理想的好课? 请简要说明。”60%的被调查教师做出回答,分以下9类(见表4) ,计算每一类的频次和百分比。 从表4可见,被调查教师理想的好课的标准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课堂气氛、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其中,答案设计到教学效果占到43%,不少被调查教师认为,一堂理想的课,不管教学形式过程如何,关键看教学效果。具体到每一要素,课堂气氛突出了轻松愉快,教学过程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的主导参与、探究和师生互动,教学结果突出了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兴趣。归结起来,被调查教师理想课的基本特征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开放题统计结果与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因素分析的结果相比较,基本一致,只是从具体内容来看,更加具体。 为了解西部地区教师对一堂好课标准的真实看法,研究者还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县教研员、课题参与校骨干教师的意见,形成了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如下意见: 第一,课堂评价应结合西部地区教育相对滞后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不宜一概而论。 第二,应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准则,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课改精神,用新课程学科标准去衡量课堂教学,结合各科特点予以具体评价。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教师的个体素质与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要先进,符合课改理念,教师要强调教育教学的主体性,要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精神。 第四,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方案,自己制定、控制学习计划,并能完成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第五,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应明确,要有重点,要突破难点,不能搞花架子,不好高骛远,搞“天女散花”式的教学形式,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在学中乐,乐中学,要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第六,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要有精心设计的练习。 第七,每堂课不能给学生划句号,每堂课都永远是一个逗号。 从上述意见可以发现,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两县教师希望能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上体现明确性,切实性,教学内容上突出重难点,教学过程上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结果上突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习习惯、方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上体现地区、学科差异,保证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性、切实可行性。 四、讨论 在一堂好课的标准上,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如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等,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同时,传统的讲解和注重教学时间效率的观念仍受重视。相比之下,教师对教学的基本功,教学基本环节如提问、复习等的重视程度不高。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上,既注重生动活泼的人文价值取向,又注重教学质量效率的科学价值取向,这可能与中国的中庸思维有关。但是,教师对教学基本功重视程度不够,在西部地区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体现新课程要求的合作学习和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未得到应有重视,这反映了西部地区目前的班额过大,教学技术手段严重缺乏的现实。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因素分析所得到的教师评价一堂好课的五个维度,与目前中国中小学的评课标准的维度(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结果) 基本一致。但更突出了教师讲解的能力对一堂好课所起的作用,这反映了目前西部地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现实。 不同学段、学科、性别和年龄因素对教师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未产生显著影响。这与预想的结果和实际的情况有出入。这可能与样本数量和偏差有关,也可能与题目的设计过于一般,没有反映出学科差异特性有关。 被调查教师理想的好课的标准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课堂气氛、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与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因素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因素分析的结果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理想的课堂标准更突出了过程的轻松和结果的有效。这反映理想和现实的课堂教学标准之间存在差距。同时,教师理想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反映出实用主义的态度,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理想主义的愿望,轻松愉快地学知识,轻松愉快地得高分。这是需要纠正的。一方面,理想的教学结果建立在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基础上,教师培训人员或教研员应注意通过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启发教师教学行为和理性意识,帮助教师切实改进教学过程。另一方面,理想的教学结果建立在辛勤的劳动基础上,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成长、超越的过程是愉快的,也是痛苦的。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内在求知欲,形成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教学策略。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上,两县教师的评课标准突出了对教师在教学目标的陈述、内容的理解和呈现上的要求。这是重要的,应该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凸显出来。 五、结论与建议 1. 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如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等,受到了两县教师的高度重视。同时,传统的讲解和注重教学时间效率的观念仍受重视。相比之下,教师对教学的基本功,教学基本环节如提问、复习等的重视程度不高。体现新课程要求的合作学习和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未得到应有重视。要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上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理念,应辩证处理新与旧的关系,改善教学条件。 2. 两县教师理想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现实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间存在差距。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3. 一堂课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结构,指向善于讲解、设计环境、调动学生、运用手段、选择目标五个维度。具有中等效度。学段、学科、性别、年龄对新教师的评课标准不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应增加样本容量,结合两县教师所陈述理想和现实的评课标准,以及学科专家提出的评课标准,制定更为正式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在此基础上,进行信度、效度的分析,编写评价手册。最终形成具有导向性、适切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本研究得到了裴娣娜教授主持的《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研究》课题提供的工具和数据的支持) |
|
来自: laoxuesheng >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