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义勇为小英雄麦热达尼·如孜

 地球村360 2012-12-13
见义勇为小英雄麦热达尼·如孜
    17支跳跃着的火苗映衬着麦热达尼·如孜的笑脸。11月29日,救人小英雄在湖北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他的17岁生日,鲜花和祝福让远离家乡的他再次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因为一个月前长江救人的义举,麦热达尼·如孜在湖北荆州几乎家喻户晓,在家乡阿克陶县,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令父老乡亲骄傲的符号。
□文/图 本报记者 赵西娅
    11月19日,受麦热达尼·如孜寒江救人义举的感染,武汉警官职业学院500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内培班学生宣誓加入好巴郎志愿者服务队。

“我比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幸运”
    阿克陶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距离喀什市不足四十公里,地缘优势加上近年来不断加大的援疆力度,使这个偏远小城处处散发着现代气息。麦热达尼的家在县城以东江西大道旁的一条巷道内——阿克陶镇亚格恰克村塔孜力克路420号。江西省援建的江西大道一直通到麦热达尼的家门口,竖立在道路两旁的路灯,已经让人忘记了这是一个城乡接合部的小村庄。12月3日,得知记者来访,村民们热情地围拢过来。无论是60岁的村委会主任米吉提沙吾提,还是16岁的麦热达尼儿时伙伴阿不都外力,大家谈到麦热达尼时,都不禁流露出自豪的神情。“听话、懂事、感恩”几乎是大家对麦热达尼的一致评价。
    麦热达尼六岁时父亲去世,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比同龄人懂事早。当同龄人在村子里玩耍时,他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或者帮妈妈干家务。因为生活困难,镇政府、村委会及左邻右舍经常会关照这个家,多年前就为他们申领了低保。九年义务教育加上国家对农村各项优惠政策补助,麦热达尼一家过得平实而幸福。
    2009年,国家、自治区出台优惠政策,南疆三地州学生免费接受职业教育。三年后,初中毕业的麦热达尼享受到了这一政策,考入湖北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和他一起入学的还有阿克陶县一百余名孩子,他们是阿克陶县第二批考入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今年9月,带着憧憬与梦想,从没走出过家乡的麦热达尼,第一次踏上了南下的列车,第一次看到了小学课本里描述的武汉长江大桥。
    入校后,麦热达尼学习非常用功,他需要先上一年预科强化汉语,后三年免费学习专科,同时还享受国家每年1500元助学金补贴,除此之外,学校每天补助伙食费三元。他常对班主任老师丁俊说,“我比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幸运,看到了祖国美丽的长江。在内陆免费上中专,并且学的还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我很满足。”
“救人是本能反应”
    11月10日12时,周六,荆州刚刚下过雨,麦热达尼和几个女同学在位于长江荆州宝塔湾段游玩,相比家乡温暖的初冬,对于这里的湿冷,麦热达尼多少有些不适应。大家正在聊着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时,麦热达尼忽然看见不远处一名女子落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女子很快被卷出十几米远,并沉了下去。当时,麦热达尼来不及脱衣服,飞奔过去跳入江水奋力游向那名女子,潜到水里找到了她,将意识模糊的落水者扳成仰姿,然后逆流向岸边游去。
    麦热达尼救人的长江荆州宝塔湾段是一处较陡的迎水堤坡,“长江人链”距 救人现场上游约150米处(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荆州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救人,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荆州当地人描述,事发江段每年都有人淹死,就是水性较好的人也不敢轻易下水。当媒体记者多次问及麦热达尼是否知情时,得到的答案都很肯定。他的汉语说得还不太流利,重复最多的就是“救人是本能反应, 我不能看着她淹死。”
    距麦热达尼的家不足半公里处也有一条河叫库山河,游泳的本领是七八岁时在那里学会的。9月初,当他第一次来江边时还向同学问起过“长江人链精神”纪念碑的具体位置。听“说是3个大学生为了救落水的孩子牺牲了,就在我跳下去的那个位置附近。”麦热达尼觉得自己比较幸运,不仅把人救起来了,自己也安然无恙。
    “‘长江人链’说的是救人的故事,长江边有着这样的故事,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在麦热达尼的心里,他对“长江人链”精神理解得很简单,跳水救人完全出于本能。我以前的学校、现在学校的老师都教育我们要多做好事!”
“好好学习,回到家乡为乡亲们做事”
    麦热达尼所说的“以前的学校”是阿克陶县一中,和现在疆内许多县城一样,学校是县里建得最漂亮的建筑。12月3日,记者一进学校大门,几幢粉色教学楼映入眼帘,初中部主教学楼“赣新楼”有五层高。被400米环形标准塑胶跑道围绕的运动场上,学生们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最让人意外的是这所县域普通中学竟然有一幢能容纳三千多名牧区学生食宿的公寓。
    校党支部书记高强用了“翻天覆地”这个词描述学校的变化。他说,六年前阿克陶县一中还是一所只有两栋被鉴定为危房教学楼的学校。这些年来,国家重视新疆的教育,将大量资金投入教育事业。现在的阿克陶县一中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教学质量和教育环境一流的现代校园,麦热达尼正是在学校环境改善最快的几年内完成初中学业的。
    阿克陶县一中的德育教育一直走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教育系统前列,多次荣获“自治区级德育示范学校”“先进团组织”优秀家长学校”“ 等称号。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已成为师生们自觉行为,学校德育室挂满了锦旗和感谢信。2010年,该校三百余名老师还自发成立了一个公益社团组织——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帮扶团,每学期捐助资金为贫困孩子购买冬衣及学习用品,麦热达尼也连续三年分享到了来自爱心爸爸妈妈给予的温暖。
    麦热达尼说,在他生长的地方互帮互助的事情非常普遍。他还清晰地记得,在他十四岁那年,村里的两个维吾尔族老乡,救了一位落水的汉族老人。
    从小在这种社会大家庭的浓浓关爱下,感恩的种子早已扎根在了麦热达尼的内心深处。
    麦热达尼初中班主任热尼古丽告诉记者,麦热达尼救人不是第一次,2008年,他也曾在阿克陶县救过一名落水的学生。这个孩子的责任感特别强!”班里的门锁、玻璃坏了,第一个去修理的一定是他,参加植树、清雪等义务劳动他也总是冲在最前面。
    初中毕业后,麦热达尼选择了很少有男孩子去学习的护理专业,他的想法很朴实:护士和医生一样是救死扶伤、平凡而崇高的职业,学护理可以尽早就业来回报社会并为家里分忧。“我带着很多人的希望来的,我要学习好,毕业做个优秀的护理员,回到家乡为乡亲们做事。”麦热达尼对未来充满信心。
    11月18日,由自治区团委和湖北省团委组织的首支以新疆籍团员青年为主的“好巴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荆州技术职业学院成立。19日,武汉警官职业学院500名博州内培班学生庄严宣誓,加入好巴郎志愿者服务队,走上街头巷尾、敬老院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自治区团委提出的“感恩、自信、坚韧、担当、拼搏、奉献”的新疆青年时代精神正在湖北大地传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