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思维是人与其他动物的主要区别。人贵在创造,而创造的精髓就是思维,“没有创造思维,就没有创造”这是千真万确的;同时思维决定了人们行动的成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在于思维方式与思维水平的差异。任何成功是思维的成功,任何失败是思维的失着;思维还在智能训练中起着核心、骨干的重要作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同样离不开思维的教育和训练。干什么事都有个思维。思维是驾驭智力就体现在思路上。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蜘蛛吐丝是从概念到概念,蚂蚁搬物是从事实到事实,它们都创造不出新东西。而蜜峰酿蜜,是从事实到概念,它把花粉酿制成蜜。我们应该像蜜峰那样,勤采花,采百花,为认识提供丰富的养料;应该像蜜峰那样,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思考,使之升华,成为深刻的、全面的、理性认识,思维能动地指导实践。思维是艺术、是修养,培养这种素质,必须从道德、审美、心理、感情入手,只能长期地潜移默化,而不能“立竿见影”。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有的科学家指出:“教育的本质就是那些遗忘后剩下来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大学毕业多年后,许多在书本上学过的知识大部分是遗忘的,而剩下的就是素质和能力却会伴随我们终生,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创造。因此,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特别在现代,许多知识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而不必死记硬背,而你的素质和能力却无法复制。 2当前思维训练的状况 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性往往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仅是我们的家长有所忽视,就连学校教育也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重视位置,特别是思维训练更被忽视。这表现为:一方面对学生很少进行发散思维和分析思维的教育,另方面则不能把把学习知识和思维训练作有机的结合;只重视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在过程中进行方法和思维的教育。因此,传统教育培养的学生既是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又是缺少思维激情的产物;只知道记忆、复制。而很少灵活运用和创造。正如今年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告诉记者:“从今年作文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表现不甚乐观。目前来看,最大问题是思维能力较弱。普遍存在:没有读懂材料,没得套”。 3为什么要重视过程、抓紧过程的训练? 首先,任何事物的过程都饱含着思维:在我们的读书、写作、做事、管理、诊断。。。甚至买菜、设计菜单和烧菜等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无不需要思考、理解、探索和总结。知识不是思维,但对知识的理解才是思维。每一份理解,都增加了理解力,为思维“充了电”。而所有的思考、沉思、反思,这些都与思维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重视过程,抓好过程的理解、训练就是加深理解、提高思维上下了功夫。国外的教育,往往用延长教学时间,不追求进度,而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学会方法,加深理解、提高思维能力和其他能力。 其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是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进程,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量变到质变,如果我们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抓好、抓紧变化中的各种元素,不仅能及时了解和发现事物发展中的变化状况,而且能控制变化朝有利的方向发展;重视结果只能坐视结果的好坏而不能加以控制。 再次,思维和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人的智力( 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是潜在的,不用它,就等于一张废纸,只有用思维来驾驭它,才可以变成现实的能量,才有意义。思维在驾驭智力的过程中,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思维能力。我们在做的过程中思维总是越来越敏锐:我们在用思维驾驭智力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接着,再用提高了的思维能力驾驭那提高了的智力。如此循环旋式上升。 最后,从思维的特点来看,也需要一个过程:欧阳绛指出,思维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潜在、无形第二是有个性,因人而异;第三是越用越多,不用则萎缩。他又说:“最好的的办法是每个人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中寻求以上三点的理解。因为只有”自己的“的理解,而且”使用“是最好的理解”。 总而言之,过程是培养思维和能力是必要性的,第一的,我们只有通过多看、多听、多感觉,才能增进我们思考的能力。我们的头脑就是不断地做出比较,才能分清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和相异点。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思维和能力,这不是光靠终结所能做到的。 4怎样抓紧过程训练: 在《思维是一种能量》中,欧阳绛指出:“语言和文字是开发思维能量的第一手段;操作、运转、行动,是开发能量的第二手段。总之,使用就是开发。”可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是培养和训练思维的最好时机。对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而言,在学校里进行思维和能量的培养和训练是重要的场所和契机。因为学生相当多的时间在学校度过,而且思维与科学知识的学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课堂上,他们大量接触到各种知识,遇到大量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特别是语文和数学科,正是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好机会。如果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本身能抓住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机会去思考、探索、讨论,甚至是争论,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和训练思维和能力,当然这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和分数。 对我们的家长来说,课余时间则是培养孩子思维的难得机会。父母是孩子的最好教师,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在生活中有大量机会对孩子进行思维教育和培养。生活就是课堂,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把生活与知识联系起来,使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学到课堂上看来枯燥的知识,同时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我们应当让孩子的学习材料“生活化”、学习过程“生活化”、学习成果“生活化”。显然,“生活化”就是要抓住日常的各种事物的“过程”进行教育和引导。可惜,许多家长忽视了这个机会。 在这个“过程”训练中,首先,家长要抓紧孩子学习动机的教育,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及时的讲解和辅导,因为学习目的明确了,知道读书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将来更好的生活,为社会更好的作出一份贡献。只有孩子真正明白了,他们才会自觉地重视学习,可惜现在不少学生并不明白,也不知道为什么样做作业,只当成一个任务或负担;另外,我们的要抓紧学习过程的训练:家长不能把眼光只盯住分数,不能只看结果不理过程。就像数学科,你不能只看计算是否正确,而是要观察孩子是否掌握计算方法、思维分析是否正确,有没有养成细致的、认真的习惯。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的成绩,而是培养能力和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作文或考试,而是培养理解力、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家长不仅要培养起孩子爱读书、多读书,还要注意,让孩子多写读书心得和笔记。通过写读书笔记和心得,更容易锻炼和培养孩子的思辩能力,更容易让孩子从他人的思想精华中攫取有益的养分。同时,还要培养孩子读活书:读自然之书、社会之书和生活之书。让他们珍惜每个学习的机会、每一种能力的培养。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做个有心人。 要抓紧过程的训练,不仅仅是家长要加强引导,也要注意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孩子在学校接受的可能是大量的模仿教育,那么在家里,家长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主动去做,远比大人教要好得多。我们教他,他在模仿,他们自己发挥,他们在创造。我们要注意爱护他们的兴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当孩子对某种事物表现出兴趣时,家长不能简单地因为自己认为“没用”而加以指责和否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