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一代美国人的恐惧

 昵称1026904 2012-12-14

这一代美国人的恐惧

这一代美国人可能是第一代日子没有父母过得好的美国人。从种种迹象看,美国人正处于担忧和恐惧之中,至少,他们并不认为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更为欧洲的债务危机和华盛顿的党派纷争感到焦躁不安。即使自20093月在衰退的拖累下创下低点以来,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已涨了一倍。

 

过去十年中,美国市场经历两次毁灭性的股市崩盘,分别在2000年至2002年和2007年至2009年,美国人受到惊吓,开始退出股市。据基金流跟踪机构EPFR Global的数据,自20001月以来,散户投资者从美国股票型基金中净撤资共9000亿美元。据Fed(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数据,股票和股票型共同基金目前平均占美国家庭金融资产的37.9%,较2000年科技类股高峰时的50.5%大幅下降。今年,盖洛普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的美国人称他们的家庭拥有股票(包括个股、共同基金或是401(k)养老金保险计划),比例低于2007年的调查结果65%,也是1998年盖洛普开始对美国家庭的持股情况进行调查以来的最低值。

 

散户投资者正在犹豫要不要重新回到股市,却受到最沉重的一击,这一击来自一度被当作神话的FacebookIPO(首次公开募股)。就在出现了投资银行把内部信息透露特殊客户、技术故障又让Facebook首日上市交易陷入混乱之后,Facebook的股价完全不能达到投资者之前的期望。这一次IPO让许多美国人的钱打了水漂。正如我更早时所担心,如此深负众望的标志性的IPO都玩不转,实在没有理由让投资者对股市再拾信心。他们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始终把一只脚放在门外。

 

2002年,沃伦·巴菲特首次提出美国经济将出现“新常态”,即美国经济未来将呈现缓慢和低水平的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格兰瑟姆等发出同样的警告。现在,资产管理规模二万亿美元的Pimco(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联席CEO—— Bill GrossMohamed El-Erian提出,美国经济要到2022年才会复苏。据《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引用《时代周刊》财经编辑Rana Foroohar的一句话:“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将下行至一个漫长而缓慢的低水平增长。” Rana Foroohar采访Bill GrossMohamed El-Erian后总结出的美国市场的黯淡未来。

 

2005年,Pimco已经警告美国投资者、选民和政客不要迷上“金发女孩”,即期待市场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增长,既不过冷,也不过热。因为某些经济学家预测3%4%的年增长可能是在误导美国和投资者。而Pimco的结论是美国经济2%的低增长水平可能成为一个“新常态”,并且是一个长达数十年的常态。值得注意的是,在华盛顿党派斗争中保持独立的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在2022年之前,美国的年均增长率可能只有2.4%。而低于3%的经济增长会长期制约国家实力和社会福利的发展。不仅如此,美国就业、消费者支出,美国政府财政收入,美国企业盈利,及至美国股市、债市,包括大宗商品市场都将呈现缓慢的低水平增长。而对美国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不再会看到6%的股市实际回报率,能拿到3%就算走运了。

 

至少有一点我完全同意Pimco所分析,即Fed通过连续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注入市场的资金,固然成功营造了今年年初以来美国股市上涨,但对美国经济复苏的长期前景会带来不可否认的副作用。而我不能同意的,是我不认为现在存在所谓 真正“安全”的资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